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9年·第5期

踐行“四力”強筋骨 匠心“打磨”出精品

康 勁
2019年11月26日14:05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踐行 “四力” 強筋骨 匠心 “打磨” 出精品

  深入基層、行走一線,是記者永遠不能退化的本能、本色、本根,是遠方的呼喚,更是時代的召喚。踏遍祖國各地,記錄偉大變遷,考驗的不僅是行走的功夫,更是在行走中錘煉敏銳觀察生活的眼力,在深思善悟中提升思考時代、思考社會的腦力,捕捉社會發展的不息律動,洞察美好生活背后的奮斗力量。唯有如此,寫下的文章才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三九四九,棒打不走。”元旦過后望春節,這段時間雖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但各路記者都會心潮涌動,帶著滿滿的熱忱與祝福出發,講述鼓舞人心的中國故事,迎接新時代長征路上的新春天。

  工人日報記者連續9年參加“新春走基層”活動,用一篇篇報道生動記錄祖國大地的新氣象、職工群眾的新作為、各地發展的新篇章,與勞動者一路同行,充分展現各地職工群眾昂揚奮進、辭舊迎新的精神風貌。

  以“三工”(工廠、工會、工人)為主要服務對象,工人日報記者更應該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永葆初心、磨煉匠心、秉持恆心,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工人故事、中國工會故事。在2019年“新春走基層”活動中,工人日報記者採寫的通訊與深度報道《小泥工家過大年》《“勞動者幸福的樣子,真美”》《“慢火車”裡“趕場子”》及融合報道《提前的年》等4件作品獲評優秀作品,6名記者獲評先進個人,這是對我們踐行“四力”的肯定和鞭策。

  行走:是時代的呼喚,是永遠的狀態

  日前,在報社內部有關今年“新春走基層”活動的交流研討中,一位入職不到3年的年輕記者引用了汪國真的一首詩,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 “如果遠方呼喚我/我就走向遠方/如果大山召喚我/我就走向大山/雙腳磨破/干脆再讓夕陽涂抹小路/雙手劃爛/索性就讓荊棘變成杜鵑/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

  是的,行走不僅是遠方的呼喚,更是時代的召喚。就是這位年輕記者,在一年一度的春節長假期間,跑到了距離家鄉1300多公裡外的湖南栗山村去,克服水土不服、跳蚤咬人等困難,跟著全國人大代表、“小泥工”鄒彬及其家人過年。跟蹤採訪10天時間,寫出了5000多字的深度報道《小泥工家過大年》,湘中人民的吃苦耐勞、勤奮追逐幸福生活的畫面一幀幀呈現在他的筆下。他在採訪手記中寫道:“走在鄉間村野,我逐漸明白了,記者,乃記錄時代變化的行路者。”

  要往基層走、往現場走,很多的場景和故事隻有來到一線才能發現,才能真動情。而且,許多基層走一次、兩次遠不夠,要經常走、深入走。

  近年來,建設一批為市政環衛、快遞物流、司機交警等戶外職工提供“歇歇腳、喝喝水、取取暖、納納涼”等服務的“職工愛心服務站”,成為各地工會組織的一項重點工作。幾年來,記者也多次採訪和參加過圍繞服務站點開展的活動,可以說對情況非常熟悉。但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層”活動中,我們還是堅持在“三九四九冰上走”的季節,走進“職工愛心服務站”,和在裡面休息的工人師傅們談天說地。面對面,看著他們呷一口熱茶,表一番心跡,慢慢地也被他們的表情和神態所感染。

  “用腳採訪,用筆還原。”最終我們意識到,我們手拉手、面對面,在環衛工人的臉上、在公交車司機的臉上、在快遞小哥的臉上“讀”出的同一種表情,就是“勞動者幸福的樣子”,這正是發展中國、溫暖中國的生動“符號”,承載著全社會尊重勞動、工會組織關愛職工的濃厚情懷,這種表情正是今日中國的時代風貌。

  記者,就是行路者。“且行且寫”更是新聞記者永遠的狀態。回顧中國新聞史,一代代新聞記者懷揣著理想、追求、思索,走在行進的路上。范長江在1935年從成都出發,走過川、陝、青、甘、內蒙古五省,歷時10個月、行程4000裡,每天要走40裡路,且時常是在“馬不能行”“盡在懸壁”的路上踽踽向前,所寫沿途見聞結集《中國的西北角》,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的經典之作。

  雖然進入了互聯網時代,通訊方式、出行方式極大方便,但深入基層、行走一線,是新聞記者永遠不能退化的本能、本色、本根。今天,我們要用腳力踏遍祖國各地,記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偉大變遷,考驗的不僅僅是記者行走的功夫,更多的是要在行走中錘煉敏銳觀察生活的眼力,捕捉社會發展的不息律動,在深思善悟中不斷提升思考時代、思考社會的腦力,洞察美好生活背后的奮斗力量和中國道路。唯有如此,我們寫下的,才會是一個個體現時代與未來的新鮮故事。

  現場:初心見真情,匠心出味道

  走基層,就是到現場。但作為傳統的紙媒,在邁入融媒體的時代,工人日報的記者應該給受眾呈現出怎樣的現場呢?

  “新聞現場”近年來頗受關注。特別是在移動端、大數據、雲計算、4G(5G)傳輸乃至VR攝像、智能識別、虛擬場景等新技術的驅動下,新聞的編採方式、生產方式、傳播方式正在被重新定義和拓展,新聞作品正在過渡到新聞產品,由以往單純地看新聞、聽新聞,變為通過手掌上的一部手機就能“走進”現場,身臨其境“感受”新聞。

  在從傳統的、平面的文字報道走向“文字+圖片+視頻+音頻+H5”等立體報道過程中,工人日報的記者在努力學習新技術,在錄音筆、採訪本之外,努力探索手機視頻、VR攝像、無人機拍攝等新的報道方式。不過,在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努力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打造新興主流媒體的過程中,我們也一直在思考這樣一些問題:在技術創新推動內容創新的過程中,新聞記者的眼力是否有所提升?我們對新聞價值的判斷、議題設置的能力是否隨之增強?從報紙的有限版面,走向客戶端的無限空間,如何防止產生信息“過量”?我們的目標受眾——工廠、工會、工人,渴望看到什麼樣的新聞產品?……

  春節前夕,工人日報記者和往年一樣,繼續關注著春運一線的普通勞動者,融合報道作品《提前的年》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今年春運,身為太原客運段動車車隊列車長的岳鵬翔值乘的是太原到西安的動車,同車隊的妻子馬婧則值乘太原到北京的高鐵。除夕這天,夫妻倆在列車上度過。馬婧不想給孩子留下遺憾,農歷小年這天,她和岳鵬翔決定趁休假趕回朔州五寨老家,提前把春節過了,也算和孩子年底團圓。

  面對這樣的新聞線索,工人日報把新聞現場從奔跑的列車上轉移到了他們的老家。從太原到朔州五寨,一天隻有一趟火車,5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的鏡頭一路追隨著馬婧的思緒, “孩子有沒有長高?”“回家后,他會先叫誰?爸爸還是媽媽……”

  小年夜當晚,一家人終於團聚。吃餃子,做游戲,放煙花……相聚的時間雖短暫,但一家三口臉上一直挂著幸福的笑容。在漫天飛舞的煙花中,記者真切感受並真實記錄著他們團聚的喜悅。第二天清晨,夫妻倆又踏上了回太原的火車,在離別的身影中,報道也戛然而止。這個報道簡潔而干淨,沒有任何過多的枝枝蔓蔓、沒有任何炫技和特效,這對“鐵路夫妻”堅守工作崗位、舍小家為大家、保証旅客順利返鄉與家人團聚的工作風採獲得了完美呈現。

  不論是重大新聞事件,還是平凡人物,唯有現場能夠捕捉到原生態的畫面、形成有質感的文字,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同時,通過多年的“新春走基層”我們也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不能局限於“技術”“技巧”的層面去理解“新聞現場”,而應該從本體、本源的層面思考現場的價值。

  工人日報記者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武盛村採訪農村電商經營者戴元清。這個曾帶著一家人在北京五環外過了4年“北漂”生活的農民工,突然逃離一線城市返鄉創業,轉變的因素也許是一言難盡的苦衷。但在現場,從他嘴裡聽到的是各種電商經營用詞,流量、用戶、B2C……發現這位80后小伙盡管離開一線城市,卻帶回了互聯網思維,特別是他手機殼上鮮紅的標語“不服來干”。更讓記者意識到,返鄉不僅不是一種被迫、無奈的選擇,而是對新的生活和奮斗目標的追求。現場,不僅讓記者捕捉到新生代農民工的轉變,刷新了固化、僵硬的新聞思維,顛覆了原有的採訪提綱,也發現了更加鮮活、廣闊的價值空間。

  強化現場思維,有兩點不容動搖——

  “新春走基層”所倡導的,就是新聞記者要通過調研式、行進式、體驗式、跟蹤式的採訪,扑在現場、扎在現場,從凡人小事著眼,從日常變化入手,從細小切口落筆展開敘事,用直觀、形象、生動、鮮活的表達方式,記錄時代風潮,發現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內在活力,這樣的初心不能忘。

  作為記者,不僅要不忘初心見真情,更要秉承匠心出味道。要帶著對企業、對職工深厚的感情,從他們的言談舉止和一顰一笑中感悟家國情、中國夢,用生動的語言、引人入勝的表達、深入淺出的闡釋、精煉准確的表述提煉、打磨出自己的獨特味道,讓一線職工、農民工愛看、愛讀。

  精品:來自思想的升華,源於真情的流露

  多年來的新聞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真正的精品力作,一定是來自於思想的升華,源於真情的流露,是把“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融會貫通、持續深化的結果。

  2月4日,工人日報在一版推出了一組三篇有關職工“獲得感”的報道:在中國一汽鑄造公司產品技術部模具制造車間,在裝配鉗工班副班長、第六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鉗工組金牌獲得者劉岩演繹的生產“協奏曲”中,感受“雕琢匠心的獲得感”﹔在合肥市長豐縣楊廟鎮的新社區——馬郢,從殘疾村民夏懷兵、留守兒童瑤瑤和在“村晚”廣場上演出的一個個帶著鄉土氣息的精彩節目中,感受城鄉融合、鄉村振興帶來的“滿滿的獲得感”﹔在江蘇省溧陽市,記錄了當地工會干部在春節前為全市433位勞模辦理“溧陽勞模卡”,提供免費乘坐市內公交,免費進入市內景區,享有醫院綠色通道挂號、取藥等服務和建成一批職工活動驛站、開展服務職工創新創業項目等故事,溧陽市總工會主席鄭麗萍的一句話——“職工的獲得感就是我們工會人的獲得感”,令人更感親切。

  春運,承載著中國人厚重的鄉土觀念和文化情懷。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報道春運故事,要有現場感,更要有歷史的縱深感和思想的厚重感。

  在“春運特別聚焦”中推出的《春運40年:一個流動、進步的中國》的報道,絲毫不回避“啤酒、飲料、礦泉水,讓一讓!”這些曾發生在綠皮車廂裡的歷史畫面,更通過“從1億人次到約30億人次”的數據對比,層層鋪展“選擇多了——高鐵成常態,飛機不再是奢侈品”“家更‘近’了——時速提升約百倍,回家路上少繞彎”“方向變了——反向春運出現,全球旅行過春節”“服務好了——更便捷、更舒適、更安全” 的主題,讓讀者在流動中國、發展中國、安全中國、溫暖中國的生動現場中,觸摸未來中國的發展脈動,激發奮斗激情。

  “新春走基層”要見人之所見,亦要見人之所未見。1月26日工人日報《新春走基層》欄目報道了冬奧會賽區張家口崇禮雪場氣象服務團隊的工作與日常生活,為了給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提供最優的氣象保障服務,來自不同地區的30余名技術骨干在賽區展開數月的冬季駐訓,對各個賽道不同位置精細測量,每天冒嚴寒上山工作四五個小時,通過實地觀測考察、開展觀測實驗、積累預報經驗、改進預報方法等,達到賽時精確預報氣溫、能見度、風力風速等氣象指標的目的,從而提高對因氣象因素影響賽事安排、運動員成績的預判和干預能力,全力保障賽事順利進行。

  通常,舉辦像冬奧會這樣的大型體育賽事,場館建設、交通規劃、安全保障等是籌備工作的主要內容,鮮有人了解氣象服務保障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此番“新春走基層”的報道,讓這群雪場裡的“看天人”從冬奧會的幕后走向了台前,讓冬奧會籌備進程中這個陌生的崗位被更多人知道和了解。

  在“新春走基層”的路上,工人日報記者走近了高鐵上水工、航空配餐員、客運檢車員等諸多勞動人群,記錄下他們工作的艱苦與快樂,同時向公眾傳遞著基層百姓和群眾的情感與心聲,凝聚起推動社會進步、祖國富強、人民幸福的磅礡力量。

  從“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到“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構成了“目的論”與“方法論”的辯証統一,是對新聞工作者政治責任、思想理論和實踐原則的高度概括。行進在路上,心裡就有時代﹔扎根在基層,心裡就有人民﹔思考在現場,心裡就有感動。和人民群眾話拉近、心貼緊,我們的新聞作品就多了真情實感、多了鮮活事例、多了現場魅力,自然會吸引人、打動人、感染人。

  (作者單位:工人日報社)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