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9年·第5期

黨報必須高唱正氣歌

——新時代主流媒體引導社會輿論的價值取向

王 博
2019年11月27日09:24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黨報必須高唱正氣歌

  摘要:作為主流媒體的黨報,在傳播主流價值、引領社會輿論中,必須高唱正氣歌,堅持一片冰心唱民歌、一往情深唱黨歌、一腔熱血唱國歌,壯大主流輿論,傳播主流價值,做宣傳新時代、記錄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排頭兵,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輿論支撐和精神力量。

  關鍵詞:主流媒體 輿論引導 主流價值觀

  2018年6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時強調,要“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良傳統,深化改革創新,加強隊伍建設,改進宣傳報道,講好中國故事,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不斷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為主流媒體的黨報,在傳播主流價值、引領社會輿論方面,必須高唱正氣歌,堅持一片冰心唱民歌、一往情深唱黨歌、一腔熱血唱國歌,壯大主流輿論,傳播主流價值,做宣傳新時代、記錄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排頭兵,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輿論支撐和精神動力。

  一片冰心唱民歌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日報是黨中央的機關報。一張報紙,上連黨心,下連民心。”黨報必須高唱正氣歌的責任和使命即在於此。

  50多年前,浙江諸暨干部群眾在實踐中,創造了“發動群眾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的“楓橋經驗”。當今世界,中國創造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大局持續穩定的兩個奇跡,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充分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體系的獨特優勢。這是維護正義與和平的一種力量、一種精神、一種正氣,展示出作為中國人的自信。

  人間有正氣,黨報有擔當。1963年,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明確要求充分珍惜、大力推廣、不斷創新“楓橋經驗”。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通過人民日報和各級黨報的跟蹤報道、大力宣傳,半個多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從鄉村“楓橋經驗”不斷衍生出城鎮社區“楓橋經驗”、海上“楓橋經驗”、網上“楓橋經驗”等。

  2018年11月12日、13日,人民日報分別在一版刊發《“楓橋經驗”為何歷久彌新》的報道和題為《讓“楓橋經驗”在新時代發揚光大》的評論員文章。隨后,全國各地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報道連續幾天出現在人民日報上,集中力量謳歌新時代人民群眾的創新精神,產生了良好的聚合效應。

  “楓橋經驗”之所以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堅持人民至上這一不變初心。“一片冰心唱民歌”,就是要求黨報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成為黨的聲音的傳播者、實踐者,成為人民群眾的好朋友、引導者。

  一往情深唱黨歌

  黨報唱黨歌,就是要始終堅持用主流價值引導社會輿論,凝聚起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磅礡力量。

  在新聞輿論工作中把黨性和人民性統一起來,是我們黨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一條重要經驗。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黨的新聞輿論媒體所有工作,都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都要增強看齊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黨報應時刻牢記“48字”職責使命,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做好輿論引導。

  “我最關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貧困人口脫貧。”“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讓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是我心中的牽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牽挂的,是困難群眾﹔念茲在茲的,是脫貧攻堅。

  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是中國共產黨向世界作出的庄嚴承諾。今年1月7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位置推出“總書記的深情牽挂——來自貧困鄉村的精准脫貧故事”系列報道,記者沿著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足跡,選取十多個村庄進行深入採訪,觀察脫貧攻堅進展如何、成果怎樣,鄉村面貌和群眾生產生活有哪些變化、還有哪些要緊事要辦,展現廣大干部群眾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奮力脫貧攻堅的新作為,感受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摘下貧困帽的喜悅心情,記錄脫貧攻堅中具體而生動的故事。第一篇通訊《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布楞溝村——引水修路產業興 增收致富日子紅》,從“引水修路,緩解‘六大難’”“扶貧車間,促內生動力”“種養結合,抱團謀發展”3個方面,通過大量事實反映甘肅布楞溝村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同時提煉習近平與干部群眾共商脫貧致富奔小康大計,提出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具體要求的核心要點以及“速讀脫貧”的數字圖表和黨的十八大以來地方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的“延伸閱讀”。

  1月7日到2月7日的一個月時間裡,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位置先后推出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布楞溝村、湖南鳳凰縣菖蒲塘村、河南蘭考縣張庄村等9個貧困村的系列報道。每篇組合報道都是簡潔醒目、清爽大氣,既增強了貧困地區脫貧的決心,更堅定了人民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

  圍繞這個主題,信陽日報也組織了多篇有分量的報道。信陽是革命老區,貧困人口和貧困戶數均佔全省的1/10,2018年全市有6個貧困縣的脫貧摘帽任務,市委、市政府發出“集中總攻”號令。信陽日報從2018年5月18日至24日連續刊發3篇評論員文章——《親勁,彰顯為民立場》《韌勁,展現優良作風》《拼勁,詮釋堅定信心》。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闡述了對群眾的親勁、久久為功的韌勁、敢於擔當的拼勁,產生了強烈社會反響,鼓舞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干勁。如今,全市6個脫貧摘帽縣已經過市級審查,新縣成為信陽市第一個“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也是鄂豫皖大別山深度貧困地區兩個脫貧縣之一。

  作為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及時准確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是黨報職責所在。隻有旗幟鮮明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政治家辦報的政治方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牢固樹立“四個意識”,黨報才能發揮好正面引導輿論的積極作用。

  一腔熱血唱國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這個論斷展現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性變革,揭示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必然邏輯。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處在意識形態斗爭的最前沿,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媒體格局如何變化,新聞工作者都要努力成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要堅持“四向四做”,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2018年7月31日,新華日報刊登長篇通訊《王繼才:忠魂長守開山島》,據報道,1939年侵華日軍從灌河登陸,首先佔領的就是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此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民兵哨所所長王繼才與妻子王仁花以島為家,默默守島衛國32年,倒在了執勤崗位上,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32年,他們每天迎著朝陽升國旗﹔32年, 他們每天面對一片海水、兩條海岸﹔32年,他們用生命踐行著“島就是國,守島就是衛國”的誓言。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強調“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很多媒體尤其是黨報對此都進行了積極正面的報道,進一步激發了中華兒女的赤子之心、愛國之情、報國之志、效國之行,進一步弘揚了偉大民族精神。

  正氣在,民風正﹔正氣存,黨風好﹔正氣長,國運興。黨報高唱正氣歌,就能凝心聚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中華民族就能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系信陽日報理論評論部主任)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