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的冷思考
——以教學體系內容設計為視角的探討
基金項目:2017年“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國際視野下重構紡織服裝高等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課程體系”(2017BKJGLX050)﹔2017年“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紡織服裝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 2017BKJGLX051)。
(中原工學院 新聞與傳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7)
摘要:智媒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新的媒介環境中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和矛盾,陳舊的教學體系需要重新建構,本文提出我們要以“像”為原點架構課程體系,以人文和美育為核心的“創意思維”作為課程體系的血肉,以“賦能課”作為課程體系中“消化酶”的建構等,多角度探索智媒時代需要的個性化教學和創新人才培育的具體方略。
關鍵詞:智媒時代﹔編導專業﹔影像教育﹔創意思維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10-0000-05
在“萬物皆媒,人機共生”的新媒介生態環境下,機器人將越來越多的深入到傳媒領域,當機器人可以深度學習、實現自我進化時,未來傳媒人靠什麼生存?從2018、2019年兩會報道上可以看出,各路媒體智媒技術比拼的背后其實還是“內容”的競爭,以技術來完成更具藝術性更有想象力、創造力的多媒體作品才是王道。內容創意生產方的品質、品格、品行決定了內容品的狀況﹔內容傳播方的價值、審美、判斷、責任決定了內容品的布局﹔內容產銷者的需求、共治意識與能力、價值與判斷等又造就了內容品的格局。內容生態系統的健全關鍵在人。”[1]而高質化內容的生產則取決於傳媒人的“創新與創造力”,主要即影像理解力及內容創意生產力。如何培養這類人才,最終要體現在整個教學體系的設計上。目前全國大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學體系設計明顯陳舊、雜亂等,難以符合新時代形勢的發展。
一、教學體系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課程體系缺乏系統化的建構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缺乏系統化的建構,突出問題表現為:課程設置駁雜。以筆者所在的中原工學院為例,我們對歷屆編導畢業生做了一份關於“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課程設置的調查問卷”,共發出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96份。在“對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你總體的感覺是什麼?”一題中,認為課程設置“太雜”的佔了將近一半(49.74%),另有37.95%的人選擇了“其他問題”(如圖1)。
圖1 2019年1月中原工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課程設置總體印象統計圖
毋庸置疑,課程設置“就米下鍋”、修訂過於頻繁、跟風現象頻發、課程編排缺乏有機的滲透與銜接等都造成了課程體系的雜亂無序,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
1.1專業定位不清
南京大學周安華教授提出,當代影視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影視藝術教育”,或“影視技術教育”,而是“影視媒介教育” 。[2]這種觀點高度契合了“萬物皆媒”的智媒時代,傳媒業的邊界在不斷的消失、融合,我們的視頻消費將實現由單屏消費----多屏消費----跨屏消費----無屏消費時代。在這種形勢下,編導人才的培養還有必要固守著廣播與電視這兩塊陣地嗎?以紙媒為例,《新京報》將徹底轉型,紙媒將不再是其主戰場﹔南方傳媒集團旗下的《南方農村報》早已不局限於“報”了,已形成媒體、農資與農產品、資訊培訓三大事業群的“南農媒體群”。電視台方,隨著央視、上海、北京等廣播電視台融媒體中心的成立及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全面啟動,未來已至,勢不可擋。反觀我們的傳媒教育,已然落后於時代的發展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當代藝術的語境下幾近消亡 ”,[3]取而代之的將是多種媒介的編導工作。重慶大學楊尚鴻教授提出“媒介編導”這一概念,他認為“編導”應該是基於媒介融合技術的信息編碼工作,編導要掌握這一整合了圖像、聲音、口語、文字、動作等的“表現媒介”和整合了報紙、雜志、廣播、戲劇、電影等的“傳播媒介” 。[4]媒介日趨多元的智媒時代,編導面對的將是一系列媒介上奔跑著的影像、數據、信息流和人機協作的新局面,隻掌握傳統的廣播、電視藝術的特征來進行創作的“編導人”將終被時代所淘汰。
1.2專業發展方向模糊
國內開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各類院校,因其學科背景、師資等方面的差異,在專業定位上呈現出幾種不同的培養模式:“編輯+導播”模式、“編劇+導演”模式、“採編+記者”模式。很多學校將其中的幾種模式混攪在一起,培養定位沒有明顯的區隔性,培養的學生類型單一,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需求。北京電影學院劉軍教授提出“多類型學生的培養定位”的思路值得探討,比如可以分職業編劇、藝術評論、制片營銷型等方向進行培養﹔師范院校則可以著重培養懂藝術的教育家,提升中小學影視藝術素養,促進高校影視藝術教育的良性長遠發展 。[5]這樣分類的培養模式是編導專業在當代藝術語境下不斷被肢解時應對時代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也隻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找准學生的興趣點,力爭培養好每一個學生。
從專業發展方向看,智媒時代需要我們以“大傳媒視野”來思考專業的發展。“沒有一種媒介具有孤立的意義和存在,任何媒介隻有在與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實現自己的意義和存在。 ”[6]不管是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等都在進行深度的融合,幾種媒介獨領風騷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大傳媒視野”不單單是打破媒體介質形態壁壘之后各種傳播媒介的大組合,更是各種傳播媒介基於網絡應用和數字平台的大融合。相應的,從業人員不僅要具有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的處理能力,更要能靈活的對接全媒體平台。基於分類傳媒的事實狀況和理論梳理建立起來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雖然仍有其相對合理的一面,但在總體趨向上已呈現出被動與滯后的態勢。因此要謀求“大傳媒”語境下知識系統的重構,著力發展“大影視”教育 。[7]如此定位專業的發展方向是符合智媒時代發展潮流的,由此也才可以實現傳媒教育的全面升位。
2.標准化教學模式與藝術個性人才培養的悖論
智媒時代對創意的渴求,面對創新力的競爭大過於以往任何一個媒介時代。藝術終究不能循規蹈矩,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培養的人才應該是渾身洋溢著自由精神,有個性、藝術氣質附體,別人眼中“另類”的影藝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存在。”在馬克思看來,一個社會、一個群體、一個民族,其成員如果缺乏個性就沒有凝聚力,如果不注重個性化的教育管理,就會抹殺個性化差異,這個民族也就沒有生機,就會喪失前進的內在動力,最終就會成為一個沒有創新和活力的群體。可見,個性化的藝術教育及其他領域的教育模式對於發揮個人乃至集體的創造力是至關重要的 。[8]然而目前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藝術教育有一些不容忽視的頑症:首先,教學安排“一刀切”,忽視藝術生培養的特性。例如理工科院校的編導專業必須開辦兩門《數學引論》課程、所有課程上課不能播放超過5分鐘的視頻等強制性的教學要求令人匪夷所思。其次,師生比超乎想象。教育部規定藝術生師生比為1:8,而現實卻高達1:36,甚至更多。大班趕羊式教學使動輒一百多學生濟濟一堂上創作類課程的現象屢見不鮮。第三,對於“賦能課”限制過度,學生參與的國家級、國際級賽事不予認可,不予立項等。這些頑症存在的嚴重后果就是學生被動學習、被動思考,創新潛能受到壓抑。
二、解決教學體系存在諸多問題的具體方略
當前大學生影像創作顯示出年輕一代的激情與才華,但令人耳目一新的優質作品佔比較小,其中最大的瓶頸便是影像敘事能力不足,不會講故事。在技術、設備等硬件條件已然改善的情況下,培養具有影像敘事能力的創作者才能推動行業發展 。[9]要改變這樣的現狀,筆者認為要以“大傳媒”視野來進行專業的建構與人才的培養,這個“大”要求我們的課程內容設計要回歸到:
1.在統攝全領域的“像”這個原點上實施課程體系的建構。“像”,從人,從象,象亦聲。“像”涉及了視覺、聽覺、觸覺等諸多元素。海德格爾認為,現時代就是“世界圖像時代”,“從本質上看來,世界圖像並非意指一幅關於世界的圖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為圖像了。 ”[10]如今,圖像凌越文字,成為當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為創造、表征和傳遞意義的重要手段。美國學者斯特肯和卡特賴特認為:“視覺文化這個術語涵蓋了許多媒介形式,從美術到大眾電影,到廣告,到諸如科學、法律和醫學領域裡的視覺資料等。”由此可以看出,視覺文化涉及范圍極廣闊,大凡運用視覺媒介或形式的任何人類活動均屬於視覺文化范疇 。[11]今天,我們的價值觀、信仰、見解等越來越多的受到視覺媒介的支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傳媒藝術人才的培養,主要是培育對影像藝術的感知,即影像理解力、鑒賞力乃至影像創作力,所以圍繞視覺文化與技術的教育應該作為課程體系的主體,也就是骨骼。就像人體的骨骼發育有個過程,同樣學生的成長也有個過程。課程體系中這個“骨骼”的設計必然要科學、嚴謹、務實,既能體現宏觀層面上對影像藝術歷時性的認知,又能抓住微觀層面上對影像藝術共時性的多樣性探索。
2.以“創意思維”作為課程體系核心基礎的建構。在我們發放的調查問卷中,其中“你認為未來傳媒領域最核心的是什麼”一題中,通過詞頻分析發現:排前兩位的分別是“創意”(39%)、“創新”(25%)﹔“你認為作為一名編導應該具備的最核心的素質是什麼”一題中,選擇“創意思維敏捷”的最高(84.1%)(如圖2)。
圖2 2019年1月中原工學院廣播電視編導畢業生評判編導核心素質統計圖
“無論在哪一個年代,無論媒介形態如何變遷,無論表達形態如何迭代,人類核心訴求從來沒有變過,那就是表達、參與、溝通、記錄時代。 ”[12]因此,“內容為王”應重在創意和思想性上。智媒時代的創意過程雖然將發生變化----創意的生成、完善、實現和轉化由單純傳媒人完成到人機協作完成,這並不意味著對傳媒人創意性要求的降低,恰恰是對傳媒人的創意要求更高了。“技術越發達,越需要多元化高質化生長的內容作為支撐”漸成行業共識。智媒時代的傳媒業一定會呈現出一個高質量內容的發展。我們編導人才培養的教學內容設計要以“創意”為核心,在視覺文化和技術教育為課程骨骼的基礎上,以人文與美育教育作為課程體系核心基礎的建構,這部分課程可以比喻為血肉。骨骼能否發育健康健全,需要血肉來輸送養分。影像之所以能上升到影像藝術,是因為影像是審美的形象,是一種更完善更崇高的美,這部分營養的輸送要靠人文與美育教育的滲透。目前,高等教育都在積極轉變育人觀念,如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哈佛大學都非常重視人文教育。從人出發,以美為本,探索人類多樣美的藝術美育之道,為學生開設媒介創意、創意寫作、媒介審美、媒介批評等創造性及審美性的課程,再輔以扎實的文化藝術修養課程,將有助於啟迪心智、培育學生正確藝術理解力,提高學生的媒介審美力和媒介創造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文人素質”的影藝人。
3.以“賦能課”作為課程體系中“消化酶”的建構。視覺文化與技術教育類課程作為課程骨骼、人文與美育類課程作為課程血肉養分,這兩部分課程內容的完成類似於人體的整體構建,要想成為一個有“社會屬性”的人,必須讓人體“活起來”。“賦能”這部分課程就是讓學生“動”起來,通過“動”讓他們把骨骼(視覺文化與技術教育類課程)和血肉(人文與美育類課程)作為一個整體機制協調起來,消化吸收,賦予人體以“精神”,轉化為更大的能力,去完成他們想要完成的事情。
作為九十年代中后期成長起來的這個新世代群體,追求個性、崇尚差異化,不接受“應該”教育,他們正在佔據著“形式”霸權,不僅喜歡形式奢華的影視作品,學習也成為一種很形式感、表面化的東西,當他們涌入內容生產的大軍時,將很難生產有價值有意義的內容 。[13]因此,我們強調“內容為王”的時候,不僅要認識到內容本身很重要,還要認識到生產內容的人更重要。當這些作為生產者的大學生佔據“形式”霸權時,我們的教育需要陪著他們回歸現實,拉近他們與現實的距離,讓他們用實踐行為與現實生活產生對話、交流、實驗、情感等,以此“賦能”激活他們的創新力,而回歸現實體驗的“賦能課”即為實踐課程。筆者通過對河南省10所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培養計劃調研,發現實踐教學佔比最低的是25%,最高的是40%。很顯然,地方院校大多實踐課佔比小,忽視藝術生培養的特點,實踐效率和質量令人堪憂。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提高“賦能課”比例。理論課和實踐課的佔比多少合適?在我們發放的調查問卷中,其中“你認為編導專業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多少合適?”一題中,贊成實踐課佔比應達一半以上的人數為70.26%(如圖三)。 在發達國家的藝術教育中,一貫重視實踐環節,如加拿大安大略藝術與設計學院,他們將實踐教學作為培養學生藝術素質的重要手段。所有專業課程大致有75%是在工作室內進行,隻有25%的理論課程學習 。[14]
3.2實踐課程設計要規范化、系統性。實踐課程教學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各門課程各自為政,導致一個學期學生可能要拍多部片子,造成粗制濫造式的應付。課程之間實行“作業大聯合”可以扭轉這種局面,如《劇本創作》《腳本創作》《影像藝術》《剪輯藝術》四門課,創作各個環節歸各科老師把關,老師們分別從劇本、腳本、攝像、剪輯等角度對最終呈現的作品給予評判。
3.3“賦能課”要加強“社會體驗過程”的指導、測評,傾斜於片場師徒制的言傳身教。以《紀錄片創作》為例,在項目的架構下,師帶生,把學生調研、採訪、拍攝過程中撰寫的調研報告、採訪報告、拍攝報告等作為課程總成績的50%(有的課程可以達到70%),鼓勵引導學生積極進行社會體驗,而這也是創作一部優秀作品的必備條件。
4.以“個性化”作為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我們想要培養出渾身洋溢著自由精神,有個性、藝術氣質附體,具備“文人素質”的影藝人,就需要尊重藝術及藝術生發展的特點,實現個性化人才培養,具體要做到:
首先,轉變理念,人才培養突出個性化建構。從學校、老師、學生三方著手,構建完善的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學校層面上要在觀念上重視個性化人才的培養,老師層面上要做到對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引導,制度層面上要對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提供保障。
其次,實現小班授課。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有很多創作課和實驗課,目前很多院校都採用的大班趕羊式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創作的嚴肅性、個性化特點,教學效果極差,嚴重影響了師生創作的積極性。
第三,課程設置注重分層。要加大選修的比例,為學生提供自主靈活的學習和發展空間,使不同層次、不同發展方向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選課、上課、修學分,實現自我個性化發展﹔增加“賦能課”比例,讓學生與現實有更多的互動、感受、認識,進而創作出個性、創意和思想性兼備的藝術作品。
第四,考核方式注重過程測評。死記硬背的考試容易使學生形成“及格萬歲”的惰性心理,難以形成教與學的良性互動。以創作課為例,過程性測評吸收了片場師徒式教與學的優點,對學生的整個創作過程可以實現全過程跟蹤,能夠及時發現新問題,做到不斷的反饋—-修正,再反饋—-再修正等,同時對於學生做出的成績也要不斷的肯定,使其體會到學習與成長的信心與樂趣,最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評價的能力,提高整個學習過程的質量。
結 語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智媒時代已來,不管科技怎麼發展,科技改變更多的是“媒體內容”的生產方式,“媒體內容”在任何情況下仍然是競爭的核心。因此,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的培養既要站在時代的最前端去考量,更要把握住人才培養的根本,即“影像藝術教育”與“創意思維”,以此為核心實現對編導專業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理性的思考和設計。
參考文獻:
[1]胡正榮.內容生態健全才有未來[N].綜藝報:“文娛銳見”專欄,2018-10-12.
[2]張宗偉.“廣播電視藝術學科體系建設論壇 ”綜述[J].現代傳播,2010(1).
[3]李立.從職業化到反職業化——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中華文化論壇,2014(2).
[4]楊尚鴻.傳播學視野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定位再思考[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5]劉軍.多學科藝術教育模式對當下影視教育的檢視[R].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影視教學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影視教學高端論壇發言,2018-11-24.
[6](加)馬歇爾·麥克盧漢著.何道寬譯.理解媒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7]張宗偉.“廣播電視藝術學科體系建設論壇 ”綜述[J].現代傳播,2010(1).
[8]王國建.全球化圖景中的個性化藝術教育[J].藝術評論,2010(6).
[9]袁佳,陳昱旻.“新媒體時代的影像教育與創作教學研討會”綜述[J].當代電影,2015(12).
[10]孫周興.海德格爾選集[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899.
[11]周憲.視覺文化的轉向[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6.
[12]陳星星.用短視頻“秒”懂世界[R].2019全國短視頻創意峰會發言,2019-04-18.
[13]敖柏.迎向“新世代”青年美學觀念挑戰的高等影視教育[R].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影視教學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影視教學高端論壇發言,2018-11-24.
[14]劉玉立.工科院校藝術教育創新探析[J].中國美術,2012(3).
(作者簡介:耿紅霞,女,中原工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