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獎體會
《見証》:聽"歷史見証者"口述歷史
經半年多的策劃、採寫、編輯、制作,2018年5月11日,特別報道《見証》首播,每周播出5集,共40集,播出跨度長達兩個月。
1
在人物選擇和定位上,明確“是口述史,不是英雄譜”“是見証者,更是普通人”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坐標上,國家媒體應該報道什麼、怎麼報道?從策劃開始,報道的定位就是“還原歷史、立足當下”。還原歷史,是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回望40年裡一個偉大民族創造的奇跡﹔立足當下,是思考我們這個國家繼續前行的方向和動力。這樣的定位意味著紀念改革開放40年,不是一個“句號”,而是一個“逗號”或者“省略號”。基於這樣的認知,《見証》從一開始就確立了一個原則:它是一部改革開放40年的口述歷史,而不是一個40年40人的英雄人物譜﹔選擇的採訪對象不是重量級“新聞人物”,而是改革開放40年來重要的“歷史見証者”。
在人物的選擇和定位上,《見証》最有價值的突破在於以下兩點:
是口述史,不是英雄譜。面對眾多新聞人物,聚焦的內容並不只是他們曾經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某些特殊經歷以及在改革開放40年中的某些貢獻,而是通過他們的講述,著重還原、追溯他們所依托的時代,挖掘和展現時代氛圍、社會情緒,尋找和破解事件、政策突破的深層次原因和脈絡。
是見証者,更是普通人。在精選重大事件親歷者、關鍵改革探索者、主要政策推動者時,注重從普通人的視角,選擇、關注40年改革開放的眾多記錄者、見証人。
40位入選人物可分為四類:事件親歷者﹔改革探索者﹔制度解密者﹔社會記錄者。雖職業、經歷以及擔負的角色不盡相同,但在《見証》中他們擁有一個共同身份,就是“見証者”。
對人物的重新定位和解讀,讓我們獲得了更為開闊的視野。宏大敘事的背后,是無數個體命運的巨變,而無數中國人思想解放后迸發的創造力,正是推動改革開放、創造偉大時代的巨大力量。
所以,選人上的精妙,不僅在於人物所謂的“分量”,更在於和普通人的個體經歷、感受相聯系,展現更為深刻的主題:誰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見証者?是每一個中國人。審視改革開放40年,最具活力的是人﹔紀念改革開放40年,最該致敬的也是人。
2
在史實性新聞的內涵把控上,強調“尊重歷史更立足當下”“重故事性也重思想性”
改革開放40年,人們的觀念、理解已發生或迥異或微妙的變化。如何客觀地對這些歷史事實進行表述?尤其是如何發掘、理解其現實意義?策劃之初,我們請來黨史專家授課,為報道定“調”,確保方向不出偏差﹔同時確定報道定位,並始終堅持。
尊重歷史更立足當下
《見証》在材料選取、細節挖掘和語態表達上,既充分尊重當時的時代背景,將所有人放在改革開放的歷史篇章中去還原、評價,又自始至終、有意識地用當下眼光回望、思考。
例如,胡福明一集,談到當時“兩個凡是”對人們的影響和部分人心中暗暗的質疑,是這樣表述的:“2月,中央提出‘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那麼毛主席發動的‘文革’呢?也不能否定?”——掙脫思想禁錮,尋求理論突破的沖動溢於言表。
更為難得的是,每一期節目,在追溯歷史的同時,都會對相關領域最新的理念、現狀進行盤點和梳理。“2014年起,我國對外投資的規模開始大於引進外資的規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雙輪驅動,已經是新時代對外開放新格局中的重要特征。”在龍永圖一集中,他說,“中國開放,美國一點都沒吃虧”,這些報道通過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實踐,有力地反擊了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在貿易戰中對中國的種種質疑。
重故事性也重思想性
寫史實性新聞,故事性當然很重要。《見証》在講述故事上獨樹一幟,由於挖掘出了鮮活、生動的細節,很多故事哪怕只是三言兩語,都頗有畫面感。
見証我國核電發展的濮繼龍一集,有處細節看似閑筆,但其實十分生動、鮮活,耐人尋味:1987年大亞灣核電站開工典禮上,嘉賓的桌子上擺著的是“當時進入中國不久、市面上難得買到的可口可樂”——既有畫面感,又凸顯了國門剛剛打開的現實。
注重故事性的同時,更注意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而這種思考,貫穿在字裡行間。
如胡福明一集,有這樣一段對話:
記者:“當時如果不是您寫出來,(是不是)也早晚有人會寫出這篇文章?”
胡福明:“對,早晚會有人寫。”(非常坦率)
記者:“(有人認為)這篇文章從學術理論上來講,並不是最高的。”
胡福明:“文章水平高的標准是什麼?社會科學最好的文章,就是能在歷史上留下印記的文章……”
記者:“……解決現實問題的文章。”
胡福明:“沒錯!”(自信而有力)
敘事到此戛然而止,給受眾留下了思考空間。
▲導演賈樟柯接受央廣記者郭靜採訪。
3
在突出廣播特點上,立足媒體融合,既追求聲音的專業呈現,更在意多平台分發中音頻的獨特性
《見証》除了傳統的廣播節目,還在微信上發布圖、文、視頻綜合的專題報道,在微博上主打短視頻。這些短視頻隻有三五分鐘,是採訪中“最有新聞性、最具沖擊力的片段”。作為主打音頻的新聞作品,因此在播音、採錄、制作上,我們表現出了國內廣播業的頂尖水平。
旁白敘事性、思考性強,娓娓道來又克制含蓄,開創了廣播專題片的新風格
《見証》選擇了一位記者型主持人擔任40集節目的全部旁白。“尊重歷史又立足當下”的節目定位也貫穿於旁白中。出於對節目整體基調的准確把握和對每期稿件文字的深刻理解,旁白賦予了節目思想性,也給了故事更多增量信息,不論是對歷史的追憶,還是立足當下的評點,始終保持站在今天、回望昨天的情緒中。整體風格知性、內斂、沉穩,與採訪音響自然相融又保持一定的距離,呈現一種客觀思考的狀態,與《見証》的主題、立意和內容都非常契合。
報道採錄少留遺憾、多些精彩,名言金句頻現
採訪往往是遺憾的藝術,尤其對廣播記者而言,現場採錄對話、訪談對記者的採訪功力包括錄音水平都是考驗。《見証》中名言金句頻現,這和記者的專業素養、自身努力分不開。
如年廣久一集,記者問:“您現在回過頭去看有沒有后悔過,會不會覺得當時如果不那麼出頭,不那麼顯眼,現在可能相對更平穩一點?”年廣久的回答個性十分鮮明:“人平安就是沒出息”。
可以說,正是因為語言鮮活生動、採訪對象發自肺腑,《見証》才擁有了現在的感染力。
音響制作專業精致,提升了可聽性
《見証》40集節目均由專業錄音師制作,其對音響細節的銜接、處理以及音樂的選擇、鋪墊,都是國內廣播制作的最高水准。
高水准的專業團隊保証了節目制作在各個環節上盡可能達到極致。
《見証》播出后,獲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播出第8集時,方正出版社就主動聯系中國之聲,洽談合作出版事宜。2018年11月,圖書《見証:我親歷的改革開放》正式出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隆重推薦了該書。在新媒體端,《見証》系列平均每期的視頻點擊量都在1萬+,最高的一條達到了60萬。
(作者系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中心高級記者、《見証》主創團隊成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