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評委點評
洪宇:立足問題意識,唱響"世界之中國"
正如習總書記所講,“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新時代的中國已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她的超大國體量會牽引著世界經濟、政治、社會各個領域的聯動效應。在中外融通的大局中,如何從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立場開展國際傳播?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類別中的獲獎作品從清晰的問題意識出發,為我們展現出不同意義上的有益探索。
1
特色與亮點
本屆中國新聞獎的獲獎作品,以更加全面、立體的視角向世界講述“世界之中國”。這些作品在尖銳國際政治問題面前敢於亮出中國立場,在關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挑戰面前善於表達具有世界精神的人文關懷,在展示中國所取得的發展成就時精於捕捉親歷者的角度、講好中國的故事。獲獎作品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主動命名,引導輿論。在中美經貿戰爆發的前夜,新華社刊發文字評論《美國“霸凌”經貿政策吃不開也行不通》,高度概括、准確揭示了特朗普政府極限施壓、撕裂貿易體系的自私狹隘的做法。“貿易霸凌”概念為國內外社會界定美國的行動邏輯提供了話語支撐,也在一定程度上交代了中方在中美貿易戰中所持立場的判斷依據。這篇評論不回避客觀世界中日益尖銳的支配和反支配的政治話題,而是主動闡釋、准確命名,旗幟鮮明地揭示守成大國試圖遏制新興大國的霸權意圖,因此產生了設置議程的積極效果。
因此,所謂的“世界之中國”並非等同於中國的對外傳播不加分辨地宣揚經濟技術全球主義這種一廂情願的幻想,更不意味著放棄一國的主權精神,而是要在中外融通的大局中提出有助於既有全球秩序向好發展的明確站位。在關乎全球利益的時局當中,理性清醒、澄清是非、有說服力的評論作品尤為珍貴,它們體現的正是激濁揚清的重要國際傳播功能。
世界主義,人文關懷。中國故事、中國的發展奇跡,正產生著聯動世界的效果,但是“發展”的宏大敘事如何回歸到世界主義格局下“人”的價值,是國際傳播應當側重挖掘的選題。獲獎作品中,央視的《醫道無界》和廣西廣播電視台的《家在青山綠水間——信任如樹》這兩部電視專題片,就體現出中國正在踐行的更為健全、包容、以人為本的發展觀與發展實踐。
《醫道無界》講述了始於上世紀60年代中國的對非醫療援助。通過長時段、大跨度以及抗疫現場的生動採寫,專題片呈現出中非外交源遠流長的歷史縱貫線,尤其是中國長期秉持的基於反帝反殖傳統的國際主義精神。跨越國界、跨越種族,醫者治愈傷痛,就如同在治愈今天世界所面臨的種種欠發展、不發展、貧窮落后的人為災難一般。醫療援非的選題、片中所突出的朴實情感以及典型事件中外交舉措對非洲本地需求的重視,都比較有針對性地回擊了西方主流輿論所塑造的“中式殖民主義”“中式馬歇爾計劃”“中式帝國主義”等負面標簽。
跨越梯度,縱橫視角。本屆獲獎作品既有國際領域中政界、商界、學界、藝術界各路領軍人物的高端訪談,也有平凡人不平凡的體會經驗。
中國日報所做的“40年40人”系列報道通過知名人物語錄,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40年在國內外產生的深刻影響,並以舊帶新地對特朗普政府現行的反全球化和單邊主義行徑作出評價,既體現出美國內部難以自洽的政治邏輯,也向讀者展示了國際社會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規律。同樣,央視的“文明對話電視論壇”集結高端講者,就主權、民主、發展展開跨文化間的對話對辯。節目在文明多樣性中發現共通的願景,在一體化中發現多樣性的價值,展示出中國媒體開放、包容、兼聽的價值站位。
相比之下,地方台的獲獎作品更擅長於從平凡人的點滴生活中凝練出“世界之中國”的時代群像。浙江廣電集團制作的《義烏這座城》,發現、報道、刻畫了旅居在義烏這座商貿重鎮的外籍人士,讓人眼前一亮。這群人的心路歷程和奮斗經歷是“世界之中國”的縮影,他們有血有肉、平凡又不平凡,他們和無數奮斗中的中國人一樣書寫著開放、包容、追夢的時代故事。芒果TV的《我的青春在絲路》別出心裁地講述了中國青年在絲路沿線唱響的青春之歌,抽象意義上的古老絲路與青春中國在各行各業青年人的奮斗故事中得以具象地交融呈現。
2
啟示與期許
盡管亮點不斷,但國際傳播類的作品總體來講穩重有余、活潑不足。因此,話語策略需要做出改進。客觀地講,中國在拓寬、加深、改造自身與世界關系的過程中,必然會在現實世界中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與困難,也會在觀念話語層面誘發來自各方的詰問和阻力。在國際話語體系“敵強我弱”的環境中,中國的國際傳播必須做好正面報道和倡導性報道。但是,中國話語要想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需要更全面地反映“中國崛起”所帶來的客觀事實層面的真實與復雜,更主動地為不可避免的爭論與反思提供討論的平台與框架。
一位國際知名的傳播學者曾說過這樣的話:“中國施展國際影響力必定有其戰略考量。”可想而知,在海外高端讀者群眼中,中國的國際傳播內容過於平順。我們知道,中國政府在處理國際關系時秉持的是不同於西方的哲學觀和利益觀,但是抽象的“中國道路”,是由不同類型企業、社會力量、民間團體在不同場景中共同實現的。因此,為了回應西方主流敘事中常見的標簽化處理,中國的國際傳播報道需要在更大程度上表現“世界之中國”內外部的異質性、多樣性,甚至是競爭性。這種以問題為導向、表達清醒客觀態度的話語策略也會為形成判斷力、形成行動方案提供話語空間。
此外,國際傳播界需要更有意識地聯動理論界力量。“講好中國故事”不僅是闡發“我是誰”和“我們要干什麼”,還需要對國際理論場的變與不變保有自覺意識——理論場中強勢的規范性概念往往輻射到新聞傳播活動中。反過來講,中國的新聞與傳播研究恐怕也不能滿足於“政治無意識”的技術主義路線,而是要對知識生產的政治意涵保持高度自覺。中國內地的新聞傳播學在深受北美、港台主流范式的影響之后,能否發展出對話、吸收、超越自由主義的豁達視野,也是推動新時代中國國際話語體系重構的重要工作。
(作者系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評委,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傳播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公共外交與戰略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