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從前有座靈劍山》:這麼傻的劇怎麼就火了?

龔衛鋒
2019年12月02日07:27 | 來源:羊城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這麼傻的劇怎麼就火了?

男二號“海雲帆”(右)被質疑戲份太重

王陸(許凱飾)拜在王舞(張容榕飾)門下學藝 許凱在劇中提到自己出演的上一部大熱劇集《延禧攻略》

《從前有座靈劍山》解構了仙俠題材

最近,根據網絡作者國王陛下創作的男頻網文改編的仙俠劇《從前有座靈劍山》,在愛奇藝悄然上線,沒想到播著播著就火了。

《從前有座靈劍山》由愛奇藝、騰訊影業、恆星引力傳媒、ABB良品制造出品,於中中執導。劇情講述九州大陸面臨危機時,天分極高的王陸(許凱飾)進入靈劍派,拜在五長老王舞(張榕容飾)門下學藝。王舞外貌美艷但性情不羈,常常惹是生非,師徒二人在爆笑互懟中經歷重重險境,最終成為九州強者……乍一看,該劇故事線很常規,不少觀眾純為“下飯”才打開看看,沒想到一入坑就再也爬不出來。

《從前有座靈劍山》被網友戲稱為“沙雕劇”,劇中搞笑梗用到停不下來﹔但嚴肅講故事時,卻能一本正經地引人流淚。有人說,上一次能把解構手法用得恰到好處的古裝劇,要追溯到13年前的《武林外傳》。近日,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該劇總編劇范侃,請他梳理該劇的創作邏輯和改編模式,以尋找其火爆的原因。

A

團隊:

四個中國傳媒大學的同學

最近幾年,男頻文改編的劇集鮮少出現爆款,就連《斗破蒼穹》《武動乾坤》這類大IP也紛紛“扑街”。《從前有座靈劍山》是仙俠題材男頻文的代表作之一,承擔這次改編工作的是ABB劇本工坊。編劇團隊有四人,包括總編劇“小村村”范侃以及編劇李菲菲、許芃芃、方羌羌。四人均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從2012年成立編劇團隊,磨合了7年,如今終於迎來屬於他們的“爆款”之作。

羊城晚報:原著作者國王陛下有沒有參與編劇工作?或者給了什麼建議?

范侃:在改編劇本的過程中,我們會階段性地跟他開會。他非常尊重我們的改編,我們也沒有改到“喪心病狂”,所以他對劇本還是認可的。

羊城晚報:改編的難點在哪裡?

范侃:難度最大的是如何把原著的氣質、精髓保留下來。我們考慮到“破次元壁”的問題,除了原著粉,希望讓普通觀眾也能看明白。但劇本寫完后,我們心裡沒底,非常擔心那些喜劇梗演起來會尷尬,於是就找了個笨辦法:與導演一起,找專業的喜劇老師先演一遍,他們一邊演,我們一邊調整劇本。現在有觀眾也在問,為什麼原著裡一些有趣的梗不見了?因為我們是真的試演過,發現很別扭,就刪掉了。

羊城晚報:你們是不是引入了游戲的結構、走向來進行編劇?

范侃:有觀眾也發現,這部劇的前兩集有點難進入,但過了兩集就會“真香”。因為這部劇是採用RPG游戲(角色扮演游戲)的結構,沒打過游戲的觀眾可能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比如第二集桃源村的戲份就像刷了一個副本。整個故事分為五大塊:入學考試、山上修煉、下山歷練、老板娘結婚、五大派升仙大會比武。

羊城晚報:這是大部分男頻文在改編中會用到的路數吧?

范侃:是的。其實從當年金庸作品的改編開始,就是按照這樣一個路數來做的,屬於“傳奇板塊”的結構方式。男頻文的特點就是男主角會經歷上山修煉、下山歷練的過程,而從頭到尾會貫穿男主角的內心感受。我們刪掉、合並了原著裡很多女性角色,讓男主角下山歷練時增加了固定的小伙伴——這是我們最大的改動。

羊城晚報:其實讓觀眾最驚喜的是,《從前有座靈劍山》融入了明顯的喜劇基調,對吧?

范侃:傳統的少年冒險劇,例如《斗破蒼穹》《武動乾坤》,少年冒險戲份佔80%,喜劇戲份佔20%。《從前有座靈劍山》中喜劇和冒險的比例是對半分。

羊城晚報:你們幾位編劇都是學的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范侃:不全是,但專業都相關。我們四個都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同學,很默契,而且實力相當,可以取長補短。我本科學的是制片,碩士學的是藝術理論,博士學的是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后做的是傳播學研究,現在還在中國傳媒大學教書。許芃芃是我師姐,她是電影學碩士﹔方羌羌是我師弟,他本科學戲劇影視文學,研究生學文化產業﹔李菲菲和我同屆,本科學電視編導,碩士是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B

劇本:

慎重避開男頻文改編的雷區

如今,男頻文改編已經成了很多編劇的雷區:改動小了,劇集容易灌水﹔改動太大,原著黨會抵制。《從前有座靈劍山》對原著進行了大量改編,雖然同樣有原著黨認為改編過多,但普遍反響是認為這部劇的改編把握了原著的精髓。光這一點,就是勝利。

羊城晚報:現在很多IP改編劇會被觀眾吐槽不尊重原著,你怎麼看?

范侃:一定要尊重原著。但小說和電視劇有不同的敘事方式,小說有很多主角的心理描寫,而改編成電視劇則需要戲劇情境,進而需要人物關系去塑造。所謂“孤木不成林”,必須在主角身邊添加人物。我認為,尊重原著體現在兩點:第一是尊重原著的類型氣質,比如一個男頻少年冒險故事,不能改成女頻言情戀愛故事﹔第二,在改編時,哪怕我們會增加故事線,但人物性格,特別是主角性格,一定要依據原著,因為這是原著最精彩的部分。

羊城晚報:原著黨和非原著黨的意見,會影響你們的創作嗎?

范侃:我們在創作之前會做幾件事情:第一,認認真真把小說看好幾遍,做筆記﹔第二,跟原著作者溝通﹔第三,在網上看各種輿情評論,包括百度貼吧、豆瓣評論、動畫片彈幕、漫畫相關評論。我們會把評論整理分類成“嚴肅型評論”和“發泄型評論”,留意網友對哪些地方不爽,從而進行規避。

羊城晚報:男頻文改編在業界是不是非常棘手的領域?

范侃:是的。我個人很喜歡金庸,在我小時候,我身邊的男生、女生都很愛看這種男性向的作品,但前兩年有種觀點叫“得女性者得天下”。其實在我的認知裡,我身邊的男生很少看偶像劇,但我身邊的女生會去看男人戲,比如《士兵突擊》和金庸劇。所以我一直覺得,男頻文的改編應該有成功的可能性,不成功一定是方法不對。我們這次改編就很慎重,想避開男頻文改編的雷區。

羊城晚報:哪些地方容易出現雷區?

范侃:因為男頻文體量大,動輒上百萬字,需要壓縮灌水的部分,但壓縮過程中很容易操作失誤﹔其次,男頻文的愛情部分該怎麼處理?可能有些作品在改編時增添了太多愛情線,粉絲就不買賬了﹔此外,有的作品特效含量特別高,制作成本特別大,反而影響了創作水准……至於《從前有座靈劍山》,我們用很多喜劇元素替代打斗和特效,這也是為了回避雷區。

羊城晚報:男主角和男二號的戲份之爭也是這兩年觀眾熱議的焦點。有人發現“海雲帆”這個男二號角色相比原著加了不少戲,你們是怎麼考慮的?

范侃:我們毫無疑問要保男主角的戲,男二號的存在更多是為了給男主角當話搭子。如果放到女頻文中,“小海”的功能就是娘娘身邊的丫鬟。但劇中那條懸疑線跟他有關,確實讓觀眾以為我們給他加了戲。寫得不夠好的地方,我們認,但我們的初衷不是奔著給男二號加戲去的。

羊城晚報:演員的表演有沒有實現你們對角色的設定?

范侃:許凱就是我心目中的王陸,他身上有小聰明、小可愛的少年感,還像一個高中生,也演出了那種懵懵懂懂的愛。張榕容是一位特別好的演員,她在演戲時是沒有包袱的,既能駕馭《妖貓傳》裡的楊貴妃,也能駕馭王舞的無節操。

C

解構:

“沙雕劇”符合碎片化生活方式

相比以往的仙俠劇,《從前有座靈劍山》最大的突破是它對“仙俠”的解構。劇中調侃了奧斯卡獎小金人,調侃了TVB的“煮面梗”以及“做人最緊要開心”的金句,甚至讓許凱cue自己的代表作《延禧攻略》。許凱飾演的王陸得知師父王舞的秘密后說道:“這簡直就是魏瓔珞一秒變成我姐富察皇后啊。”值得關注的是,《從前有座靈劍山》雖然表面上不正經,但它其實是一部“內涵喜劇”,充滿借古諷今的意味。劇中諷刺了娛樂圈的舞台假唱、明星人設和賣慘營銷等現象,還諷刺了鍵盤俠以及道德綁架,等等。

羊城晚報:劇中加入了很多現代社會的熱點元素,這部劇的價值訴求是什麼?

范侃:一部優秀的喜劇,一定是在讓人笑的同時,也能讓人哭。國王陛下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關注時事和網絡話題的人,他的作品表層是喜劇,但深層理念讓人動容。《從前有座靈劍山》小說的最后,所有人都死了。男女主角在死之前有這樣的對話:“沒有人會記得我們,他們會記得從前有座靈劍山。”五大門派中不管曾經是好人還是壞人,他們在最后面對人類滅亡的緊要關頭,選擇了像群星隕落一樣的死亡。

羊城晚報:你們的改編有為這部劇注入深度嗎?

范侃:雖然這是一部“下飯劇”,我們在改編時也沒想過鐵肩擔道義,但我們還是不自覺地希望它能有一些觸動人性。原著也是一樣的路數。

羊城晚報:這部劇解構仙俠題材的味道很重,你們是怎麼想的?

范侃:我們和國王陛下一拍即合,如魚得水。這個時代,大家願意看一些輕鬆的東西,但輕鬆和賣蠢是兩回事。角色嘴上會胡說八道,而胡說八道裡包含很多智慧。

羊城晚報:我們能從中看出什麼趨勢嗎?

范侃:這是男頻文改編的方向,應該說,傳統仙俠劇在慢慢轉型。現在這個市場足夠大,它容得下多元類型,有偏正劇的,也有偏喜劇的。就像我小時候,既有《射雕英雄傳》這樣很正的武俠,同時也有《少年英雄方世玉》《機靈小不懂》這樣的喜劇類武俠。這個時代也一樣,隻不過發生了一點變化:偏正劇的,會加入權謀、家國理想﹔偏喜劇的,會用到二次元破梗、解構類的搞笑。

羊城晚報:對於“沙雕劇”,現在爭議很大。

范侃:隨著短視頻、媒介融合的推進,社會節奏加快,觀眾對作品的需求也從完整敘事,變成隻需要一個搞笑的點。視頻的長短,代表著你的生活方式。比如,你在上廁所的時候看的那三分鐘,或者說你在地鐵上的那十分鐘,都是短視頻的存在時間。“沙雕劇”符合生活被碎片化后的時間填充,這也是抖音、快手等這些搞笑視頻火爆的原因。但作為電視劇來說,它一定不能全面“沙雕”。隻講段子,觀眾會看不下去,要靠人物、劇情去連綴。

羊城晚報:《從前有座靈劍山》會有下一部嗎?

范侃:這部劇大致講到全書故事的2/5。我們期待有下一部,但能不能做,還要看各方面的因素。我們一開始怕這部劇過於二次元,沒想到當代觀眾接受的尺度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如果有下一部,我們會更用心地去做。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