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靠專業用心的採寫收獲讀者敬意
《大國棟梁》系列報道部分版面。
“中國‘天眼’FAST工程所在地,位於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去往這裡的山路,是我走過的最長最險的山路。但,這也是我最堅定的一次出發。”這是《楚天都市報》記者徐劍橋在尋訪“天眼之父”南仁東之后,寫下的一段感悟。
過去的兩個月,《楚天都市報》從國家表彰的一批功勛模范人物中,選取20人,派出9名記者實地採訪報道,累計行程達3萬公裡。徐劍橋和同事們追尋楷模足跡,東到江蘇連雲港開山島,西至新疆烏恰縣吉根鄉,南到廣東汕頭,北至內蒙古四子王旗。與此同時,該報連續推出《大國棟梁》系列報道,20個整版內容,深情禮贊了這些功勛人物,有力地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精神。
立下採訪規矩:與受訪者面對面
這樣的報道主題宏大,《楚天都市報》編委會定下基本方向:所有人物都要力爭實地踏訪並爭取面對面採訪,隻有到了現場,才能將這些人物的事跡寫得鮮活可讀。
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多是大家,他們有的年事已高,有的默然低調,有的遠在邊疆……對於一家地方媒體而言,要在短時間內採訪到他們或其身邊人,並非易事。
記者們想盡一切辦法、調動一切資源進行突破。“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年過九旬,記者劉閃多次聯系未得面訪機會,最后一次溝通中,得知黃老近期要接受央視採訪,記者借機提出“能否旁聽”,終於如願完成採訪。為了到達“人民楷模”王繼才生活過的開山島,記者劉孝斌坐高鐵、乘大巴、轉公交、搭輪船……最終才登上小島。為了採訪“草原母親”都貴瑪,先要解決語言問題,記者劉毅先在中南民族大學找到一名蒙古族學生代記者與老人通話,定下採訪時間,之后千裡奔赴內蒙古四子王旗后,再找到一名當地人充當翻譯,保証了採訪順利進行。
達成寫作共識:多一些現場感
《大國棟梁》系列報道中的20名報道對象,每個人都是一本厚重的書,每個人都可以寫幾本傳記。如何在約2500字的篇幅內,有效提升報道的可讀性?經過多次商討,記者們達成了共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多一些現場感,講好人物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幾個故事﹔盡量將細節情感化,突出稿件的思想高度與深度。
例如,《於敏:氫彈之父的姓名絕密28年》一文導語:“這份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義給予的國家最高榮譽,在於家其實並未驚起波瀾。也許是因為於老今年年初離去留下的傷痛還未消散,但更多的原因是,親人們受他生前寧靜淡泊的影響,早已和他一樣淡定從容。”這種源自記者一手採訪所得的真實場景,反差之大,帶給讀者深深的震撼。
又如,《布茹瑪汗:58年巡邊把祖國刻心中》文中寫道:“如果把中國地圖比作一隻雄雞,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就是雞尾,烏恰縣吉根鄉則位於雞尾的最西端,被譽為‘中國最后一縷陽光之鄉’。將畢生獻給祖國邊防事業的護邊員——77歲的布茹瑪汗·毛勒朵老媽媽,就長年堅守在這裡的邊境線上。”記者用形象的比喻,准確點出了人物的方位和從事的事業之偉大。
在《楚天都市報》官方微信上,網友為這組報道點贊:“國家棟梁的事跡非常感人。向英雄致敬,向記者致敬。”讀者樊孝權還給記者發來信息:“你們為了傳播大國棟梁的思想和精神,跋山涉水,風雨兼程,我每次讀到你們寫的報道,油然而生敬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