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河: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數據驅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子河。攝影/張啟川
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 “2019數字政府服務能力暨第十八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會”今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主題是“打造智慧服務型政府,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會議聚焦數字政府服務能力、政務數據質量、政務數據治理等內容。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子河在大會上致辭,以下是致辭全文: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謹代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對大家參加今年第十八屆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的發布會,以及2019數字政府服務能力評價大會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我們第一次啟動了一個Logo,大家能看到大屏幕右上角有一個DGPE,P在上面紅色的Logo,數字政府和數字治理績效評價的Logo,這個就代表著我們的業務,我們做了十八年政府門戶網站的評估,今后我們主要關注數字政府和數據治理方面的方向。我針對這個大方向談三點主要的認識和理解:
一,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全面滲透。當前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以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已經席卷全球。一個月前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提到信息化和數字化十三處之多,其中有兩處值得我們特別關注,一是明確將數據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參與到市場活動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據有效共享,依法保護個人信息,這充分反映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已到來的數字化轉型,高度關注數字資源的管理和應用。
二,數據賦能,數據已經成為經濟轉型的關鍵要素。當前,數據已經成為驅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構建數字政府的核心要素,據統計,2018年全球數據產量為33澤字節,預計2025年將達到175澤字節﹔2018年我國數據產量達7.6澤字節,預計2025年增長到48.6澤字節,全球佔比將從23.4%增長到27.8%,成為第一數據大國。
我們對於數據的認識也在不斷地提升,數據作為國家基礎性、戰略性的資源,正在逐步被各界所認可和接受,從時間上來看,充分利用好數據資源,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於促進部門的協同,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公共服務,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有利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在此背景下數據質量成為影響經濟、影響政府轉型的重要因素。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建設數據驅動的數字政府是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判斷。
作為重要因素的數據,其資源的多寡和利用情況的好壞將深刻地影響數字化轉型的進程和效果。為此,加強數據治理,提升數據質量,確保數據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充分發揮是我們實現數據重要價值的重要前提。
三,聚焦評估。深度支撐數字中國的建設,作為工信部的新型智庫,我院長期關注國內外數字經濟、數字政府的建設發展,數字化轉型,數字治理領域承擔著理論的研究者、決策的支撐者、建設的見証者和成效的評價者的角色,為各地地方政府提供大量的支撐服務。以數字政府為例,今年以來我們支撐網信辦開展政務信息整合共享的評估,參與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這樣的課題,出版了數字治理和數據安全的叢書,前兩天還在給雄安做一個數據資源目錄課題的研究。
今天我們在此召開數字政府服務能力和政府網站評估結果的發布會,正是基於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的精神,助力數字政府建設,支撐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安排和考慮。這一次的評估工作,主要是關注數字政府服務能力建設,政務數據質量以及數據治理體制機制建設等方面的內容,與往年相比,我們正在從網站的評估向能力的評估轉變,從內容的評估向數字的評估轉變,希望通過這種轉變,來總結數字政府建設的經驗,發現亮點,能給各地,各部門提供參考和依據。
本次會議我們邀請到了數字政府領域的專家、主管的領導,以及技術單位,介紹他們的心得體會。稍后評估團隊也會對數字政府服務能力系列的評估報告進行發布。自2002年到現在中國軟件評測中心開展政務信息化的評估工作已有18年,這18年中我們與諸位一起努力,促進了政府網站的建設與發展,為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管理水平提供了強大的助力。在今后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將在大家的關心和支持下,與大家攜手同行,按照數字政府建設的最新要求,繼續探索和完善我們的評估體系,優化評估服務的模式,為各地、各部門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最后再次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論壇和發布會,祝大家工作順利,身體健康,謝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