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10期

全媒體時代“三農”報紙影響力實現路徑

——以《河南日報》(農村版)為例

任愛熙
2019年12月10日10:43 |
小字號

【摘要】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面臨嚴峻挑戰,而在傳統媒體中本就處於弱勢的“三農”媒體,如何在全媒體時代繼續保有一席之地,實現自己的影響力?《河南日報》(農村版)從強化內容生產出發,實現報紙影響力的做法值得借鑒。

【關鍵詞】“三農”媒體﹔內容﹔影響力

《河南日報》(農村版)是全國第一份面向農村基層發行的黨報,多年來,報紙的訂閱對象涵蓋河南省各級黨政機關、涉農機構、企事業單位領導、農村黨員干部群眾。它以權威性、可讀性、貼近性“連接城鄉,服務三農”,被譽為中原“服務三農第一媒體”。

2018年11月15日,在《河南日報》(農村版)創刊55周年之際,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就繼續辦好《河南日報》(農村版)提出要求,希望以創刊55周年為新起點,“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錘煉隊伍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以服務‘三農’為宗旨,總結經驗、發揮優勢、銳意創新,用讀者樂於接受的方式、易於理解的語言,帶著責任、帶著感情,講好‘三農’故事,講好河南故事,傳播正能量,展示新風貌,為在鄉村振興中讓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王國生書記的“要求”使全體農村版人精神振奮,充滿信心,決心讓這張帶著泥土芬芳的黨報在全媒體時代牢牢佔據輿論高點,不斷提高傳播力,加強引導力,提高影響力,擴大公信力。

一、圍繞省委省政府“三農”工作要求,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

作為一張面向基層的黨報,多年來,《河南日報》(農村版)始終牢記政治家辦報的原則和黨報姓黨要求,扛好助力“三農”的時代重任,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圍繞“三農”重點工作,以黨報為立足點,堅持涉農特色,講好河南“三農”故事。

中央“一號文件”現在已成為中央重視農村問題的專有名詞,從2013年開始,連續7年,每年中央“一號文件”、省委“一號文件”發布后,河南日報農村版都要聘請省委政研室、省委農辦的權威人士對文件進行解讀,並在重要版面刊出。家庭農場、推進農業現代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等等,這些涉農關鍵詞通過專家的解讀,使廣大基層干群更加深刻理解了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堅定了“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解讀一號文件也成為《河南日報》(農村版)“三農”報道這桌大餐上的“招牌菜”。

除請專家解讀外,在重大政策宣傳中,農村版積極發揮自己的“本報評論員”作用,用言論的力量鼓舞士氣。今年中央、省委“一號文件”發布后,農村版立即組織本報評論員推出了“全面開啟河南鄉村振興新征程”系列評論,先后刊發了《凝心聚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打造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鄉村振興 文化為魂》《讓鄉村有內涵更有顏值》《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等5篇評論,從產業發展、人才凝聚、鄉村文化、生態建設、組織建設等方面進行論述,為鄉村振興的河南實踐加油鼓勁。不少“三農”工作者在讀了這組評論后表示,評論文章有利於領會十九大作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精髓,有利於把中央、省委的相關精神真正讀懂、弄通、做實,對協力同心推動河南鄉村振興進程不斷取得新輝煌充滿了信心。

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目前“三農”工作的重頭戲。“用心走基層、用情轉作風、用功改文風”,農村版把持續深化“走轉改”與這些重點工作相結合,既鍛煉了隊伍,也收到了很好的報道效果。

2015年底,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2016年新年上班第一天,由報社領導班子帶隊,農村版兵分九路,深入全省53個貧困縣,報道各地脫貧攻堅的做法和經驗,推出“脫貧攻堅戰 中原進行時”專欄,共刊發稿件百余篇。2017年1月3日,由農村版一位副主編帶隊,4名記者自帶被褥,住進了孟津縣白鶴鎮七裡村李淑珍老人家,一周時間裡,記者與村民同吃同住,對七裡村脫貧進行了深度採訪、調查。採寫了1.5萬字的《邙山驅貧魔 大河招福祉——孟津縣白鶴鎮七裡村脫貧攻堅調查》,用兩個整版刊出,在社會上特別是在洛陽市引起強烈反響,洛陽市主要領導在全市脫貧攻堅會上要求學習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的這種精神,並復印該文作為學習材料。孟津城事公眾號以《女主編自帶被褥採寫孟津紀事》為題在網上廣泛傳播。舞陽縣是我省率先脫貧的省定貧困縣,為更好地激勵全省脫貧攻堅工作,2018年5月,河南日報農村版派出十幾名骨干記者,組成四個採訪組走進舞陽,探尋舞陽脫貧攻堅的做法、經驗,以整版篇幅刊出。從2015年開始,河南日報農村版就每周拿出一個整版,專門開設了“脫貧攻堅”專版,全面反映基層干部群眾在脫貧攻堅中的好經驗、好做法,聚焦全省駐村第一書記,講述他們在脫貧攻堅最前沿夯實基層黨建、精准施策促脫貧的精彩故事,為脫貧攻堅加油助威。

為做到精准傳播,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農村版還與涉農廳局聯合開設專版、專欄,增強服務的黏性,提高了農村版在涉農廳局中的影響力。目前聯合開設的版面有“鄉村振興”“中原農業”“綠色中原”“現代畜牧”“食品安全”“現代煙草農業”等,成為促進全省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的重要輿論陣地。

及時准確傳達和解讀黨的政策,彰顯了黨報的權威性。而對敏感問題、熱點問題冷靜不盲從,切實起到了主流黨報引領輿論的作用。

2018年“三夏”前,網上出現了“河南小麥遭災減產”“大面積絕收”“假種子”“犁掉麥苗”等各種傳言,對此,農村版以《局部小麥受到晚霜凍害,總體影響不大 河南小麥豐收有望》為題,刊發了有關夏糧生產的深度報道,予以一一回應,及時發出權威聲音,澄清了網上看衰河南小麥生產形勢的不實傳言。報道刊發后,省內外40多家網站予以轉載。河南省委宣傳部《新聞閱評》給予表揚。

二、“自下而上”的典型報道凝聚正能量,引領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崇尚先進、淨化思想

典型人物報道弘揚時代主流價值觀,散發真善美的道德光芒,釋放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是媒體引導輿論和塑造精神的重要傳播形式。

全媒體時代,價值取向多元化,傳統的典型人物報道受到沖擊。新華社曾做過一個“輿論引導有效性和影響力研究”的課題,對典型人物報道的主要問題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數據顯示:68%的人認為是“都是優點,沒有缺點”,61%的人認為是“模式化、概念化”,50%的人認為是“空話、套話多”,39%的人認為是“對典型人物的個性特點挖掘不夠”。

近年來,《河南日報》(農村版)推出了一大批典型人物報道,燕振昌、張東堂、陳廷江、謝守禎、程相文、郭天財、杜冠華、趙化錄、於鬆昌、葉傳林……他們中有基層干部、農民黨員,有醫療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這些人物典型在中原大地熠熠生輝,有的還走向全國,成為人人敬慕的時代楷模。

有別於傳統典型報道的“自上而下”模式,《河南日報》(農村版)推出的這些人物典型,都是記者在基層發現線索,深入採訪、見報后引起有關領導和部門關注的。農村版駐站記者長期工作在基層一線,了解實際情況,掌握第一手素材,通過深入採訪,能夠真正抓住人物的個性特點,通過細節挖掘,塑造的人物真實可學,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起到了“成風化人”的作用。以燕振昌的報道為例:記者下鄉採訪時了解到長葛市坡胡鎮水磨河村原黨委書記燕振昌44年來,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累死在工作崗位上這條線索,記者感動的同時,用3天時間,採訪了數十位村民,以《用生命踐行使命》為題,報道了燕振昌44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基層黨的帶頭人應有的價值追求和使命擔當。文章刊發當日,時任河南省委副書記鄧凱就作出批示,說“這樣的好典型應大力宣傳”。之后許昌市委、河南省委做出向燕振昌同志學習的決定。燕振昌后來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對“平民醫師”謝守禎、澠池縣四龍廟村黨支部書記張東堂、輝縣市冀屯鎮黨委書記趙化錄等的報道,可以說都是農村版首發后,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影響,后被省領導和有關部門所關注。

對這些人物典型的報道不是一報了事,而是開辟專欄,繼續跟進,讓典型扎根讀者心中,在全社會產生廣泛影響。謝守禎是郟縣婦幼保健院的醫生,幾十年扎根基層為百姓看病,記者丁需學“跟蹤”坐診數日,用大量生動的故事和感人的細節塑造了一個“平民醫師”形象。報道刊出后,農村版又開辟了“學習謝守禎 扎根基層為百姓”專欄,並聯合多家媒體舉辦“尋找最美鄉村醫生”大型公益活動。隨后,省直和中央媒體大規模報道,謝守禎事跡在全國反響熱烈。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河南日報》(農村版)獨家推出的基層典型人物有十多個。這些典型真實可靠,可親可敬。正是這些看得見、摸得著、信得過的先進典型,彰顯了黨在基層的號召力,也讓農村版在讀者中贏得了更多的信任。

記者是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在鄉村振興實踐中,一個群體進入了記者的視線,那就是“新鄉賢”。新鄉賢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的紐帶,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著“友善”“真誠”“敬業”“愛國”等傳統美德,新鄉賢群體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引領者以及鄉村振興的新動能。2017年8月,河南日報農村版派出精干記者深入全省農村,以記者近距離感悟的手法,立體化、全方位地報道河南新鄉賢涵育文明鄉風、促進農村發展、維護農村和諧、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的事跡。報道以“大中原新鄉賢”為欄題,共刊發30篇文章,每篇字數4000字左右。河南省委宣傳部的《新聞閱評》稱贊農村版在深入實施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牢記己任,宣揚河南新鄉賢參與新農村建設、振興河南鄉村的實踐,對持續加快推進我省農村改革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產生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三、為農民說話,幫農民解憂。農民有所求,黨報有所應,實實在在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

作為服務“三農”的報紙,《河南日報》(農村版)始終把維護農民利益當成自己的責任。對農村低保、宅基地確權、種糧補貼發放、農機購置補貼、退耕還林補貼、農村老齡補貼、農村殘疾人補貼、農村五保供養等老百姓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報紙辟出專門版面,做到有問必答,讓群眾讀了報就能成為“明白人”。

《河南日報》(農村版)有個被中宣部《新聞閱評》表揚的《幫忙》欄目,欄目專設了幫忙熱線。農民不管是遇到“三農”政策、生產技術等問題需要咨詢,還是有法律求助、生活困難、鄰裡糾紛等急需幫助,或者有行路難、就醫難、上學難等各類問題需要反映,欄目都及時回復、解答﹔解決不了的就轉發給相關部門,尋求盡快解決。這個幫忙平台,免費給農民刊發過幾千條信息,賣過洋蔥、柿餅、貢梨,賣過小麥良種、黑豬肉、綠化樹苗﹔為“丟了戶口”的馬國上過戶口,給農民工討要過工資……

而對於損害農民利益的行為,農村版則高擎輿論監督的大旗,毫不含糊。2015年6月12日、15日、30日,農村版分別以《“教授”授課享會員價 郟縣數百農戶被忽悠買“三無”化肥》《“牛興牌壯田肥”涉嫌夸大宣傳和欺詐》為題,對“忽悠團”借郟縣縣委黨校舉辦培訓班,忽悠農民購買假化肥致農作物枯死一事進行連續追蹤報道。引起央視《焦點訪談》欄目關注,之后,時任河南省長謝伏瞻作出批示,要求對報道的問題“認真檢查,嚴肅處理,決不能坑農害農。”最終,6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農民未用化肥全額退款,市縣兩級紀委啟動問責程序。

2016年麥播期間,一則冒充河南省農業廳“緊急通知指導小麥備播”的消息在網上廣泛傳播,農村版的記者看到后,憑自己的農業常識判定其為謠言,便迅速聯系了小麥栽培專家郭天財,及時推出了辟謠文章,阻止了農資圈某些無良商人這起所謂的成功“策劃”,提醒農業主管部門及時發布了官方的麥播技術意見,撥亂反正,獲得普遍贊許。

除在生產生活上為農民解憂幫忙外,《河南日報》(農村版)還十分關注農民的精神生活,引導農民正確處理身邊的事情。

四、媒體融合打造影響力

“中原三農網”是《河南日報》(農村版)的官方網站,它和“河南日報農村版”“豫民幫忙”“農資快遞”三個官方微信,組成了農村版新媒體矩陣,促進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較好地實現了紙媒和新媒體的相互補充。良好的媒體互融,使農村版的影響力得到進一步彰顯。

“豫民幫忙”欄目通過微信平台,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2018年7月10日下午4點左右,幫忙熱線接到洛寧縣河底鄉下營村瓜農黃湛江打來的求助電話,焦急的黃湛江告訴記者,他和老伴拉了1000公斤西瓜到洛陽賣,正好趕上下雨,賣了4天都沒賣完。1個小時后,欄目微信公眾號打破常規,單獨推送了《賣瓜遭逢連日陰雨,愁壞洛寧瓜農》一文,幫黃湛江賣瓜。僅僅過去1個多小時,好消息便從洛陽傳來,一家愛心企業打電話給黃湛江,要把他沒賣完的瓜全部買走。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幫忙欄目就通過報紙和微信平台為農民解決賣難買難80多起。

2017年4月,《河南日報》(農村版)在一版頭題刊發了《干實——追記新蔡縣余店鎮二宋庄村駐村第一書記趙超文》,通過“中原三農網”、農村版官方微信等推送后,新華網、中國網等多家主流媒體相繼轉載,瀏覽量達到了10萬+以上,河南省委組織部追授趙超文為“優秀第一書記”,在全省開展學習趙超文的活動。農村版建立的全省“第一書記”微信群,與報紙上開辦的“第一書記微信微語”專欄同頻共振,實現了二次甚至多次傳播,受到河南省委宣傳部專題閱評表揚。

(作者為《河南日報》(農村版)常務副主編)

(責編:段佩伶(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