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10期

媒體融合背景下的學術期刊轉型之路

於茜
2019年12月10日11:07 |
小字號

【摘要】進入媒體融合發展時代,資訊傳播方式出現了巨大變革。新媒體的發展給學術期刊帶來巨大沖擊的同時也帶來機遇,有利於進一步促進學術期刊與媒體融合的創新發展。媒體融合背景下,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內容為王、創新為要”十六字方針為指導思想,探索傳統學術期刊的轉型之路,旨在為媒體融合背景下學術期刊的創新發展提供支持。

【關鍵詞】媒體融合﹔學術期刊轉型﹔十六字方針﹔實踐探索

一、引言

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重點闡述了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的重要性,並且提出了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重大任務。“媒體融合”再度成為媒體界、出版界關注的焦點問題。作為學術傳播主要媒介和陣地的學術期刊,如何更好地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探索媒體融合背景下的轉型之路已成為重中之重。

媒體融合就本質而言,即“增加新聞和信息平台的數量,以使新聞資源得到最優配置的一種方式”[1],旨在構建媒體多平台出口的內容傳播渠道,實現新聞資源的最廣泛傳播。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啟動了各大主流媒體在媒體融合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各主流媒體積極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主動創新媒體融合模式,拓展新聞資源傳播渠道,不斷擴大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的傳播范圍,提升傳播能力。如人民日報社通過拓展傳統紙媒、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移動手機客戶端、網站等多種傳播方式,打造了“多介質輿論陣地”,構建了人民媒體方陣,包括330萬份報紙、294個新媒體發稿終端,覆蓋用戶達7.3億人次[2],遠遠超過了原先的傳播力。

由於受到自身特殊性的限制,當主流媒體在媒體融合領域蓬勃發展,不斷增強傳播力的時候,傳統學術期刊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獲得的發展卻乏善可陳。盡管有一些學術期刊意識到實現媒體融合的必要性,開展了新媒體建設,但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相對機械,“停留在把傳統紙媒直接照搬到新媒體平台的階段,沒有實質性的融合發展”[3]。以微信公眾號為例,很多學術期刊在推送內容上沒有對文章進行充分的創作與再加工,呈現形式缺乏新意、創意﹔服務功能上較為簡單,多數為被動地傳播信息,缺乏和作者、讀者之間開展充分的互動,也未針對目標受眾實現個性化、精細化服務。

造成媒體融合背景下學術期刊發展窘境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學術期刊界對媒體融合的認識還不充分,對利用新興技術實現傳統學術期刊轉型發展的探索還不夠深入。本文通過分析媒體融合對學術期刊發展帶來的沖擊與機遇,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內容為王、創新為要”十六字方針為指導思想,旨在探索傳統學術期刊的轉型發展道路。

二、媒體融合背景下學術期刊的挑戰與機遇

(一)媒體融合背景下學術期刊受到的挑戰

1.媒體融合發展沖擊學術期刊的傳播效率

學術期刊作為承載學界科研論文等研究成果的重要載體和傳播渠道,是目前世界較為通用的衡量學者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標,是眾多科研人員獲取權威資訊的重要來源,也是高校及科研院所評定職稱的重要參考依據。然而在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下,在線搜索、電子化閱讀等模式的興起,海量資源共享技術的成熟,人們得到了全新的獲取、傳播信息的方式。讀者獲取信息的注意力正大規模地向網絡、手機移動端領域轉移,過去傳統紙媒在信息傳播中的主體地位正在受到挑戰。“學術期刊發展面臨著紙本發行量逐年下滑、並將逐漸淪為保存本的僵局”[4],無論是發行數量還是傳播范圍和影響力,都較新興媒體有較大差距,傳播效率受到極大沖擊。

2.媒體融合發展沖擊學術期刊的盈利模式

“期刊訂閱(費)、版面費、數字版權轉讓費、廣告費是期刊出版單位的主要收入來源”[5]。然而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學術期刊的受眾越發受局限,發行量不斷下降,期刊出版單位的主要收入不斷縮水,原有的盈利模式難以適應新的時代背景。同時由於互聯網文庫的受眾不斷擴大,學術期刊出版單位在與數據庫企業進行數字版權轉讓合作時也缺少了議價的籌碼。

(二)媒體融合背景下學術期刊獲得的機遇

1.媒體融合發展促使學術期刊編輯模式變革

當前學術期刊的傳統編輯模式完整的周期平均需耗時3個月,該模式下研究者向期刊投稿開始后,需要經過編輯初審、同行評審和作者修改,再交由編輯加工,最后完成排版校對、印刷發行等過程。但是隨著媒體融合背景下傳媒技術的飛速發展,一些學術期刊秉持讓學術信息和知識交流更快傳播的理念,變革了學術期刊的編輯模式。預印本應運而生,採取文章先發表再進行同行評審的新嘗試,大大縮短了論文發表周期。

2.媒體融合發展促進學術期刊傳播方式多樣

當前學術期刊的傳播方式主要是“作者—期刊—讀者”的單向度傳播,即作者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學術期刊發表傳遞給讀者。這種傳播模式下,讀者是接受者,難以與作者進行互動或參與多向度分享。但是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傳播渠道極大拓展、傳播技術極大發展,讀者可以通過新媒體平台實現與作者、其他同行的互動與交流,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習慣選擇傳播方式,成為信息的再傳播者。

三、媒體融合背景下學術期刊轉型的指導思想

(一)導向為魂——深度挖掘用戶需求

提供產品信息,開發用戶的潛在需求,滿足其意識到或沒意識到的價值取向,這就是用戶價值取向的概念。學術期刊的媒體融合發展需要以用戶價值導向為魂,及時了解用戶真正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甚至先於用戶本身發現其需求。對作者、讀者進行深度挖掘和個性化服務,與用戶之間建立起基於數字平台的深度互動關系。

(二)移動為先——充分利用科技手段

媒體融合背景下,移動傳播為學術期刊的信息傳遞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學術期刊要充分利用好新科技的優勢,重點打造微信公眾號、移動APP等自己的移動平台,同時充分發揮中國知網等已有的商業化、社會化平台的傳播優勢,佔據傳播制高點。要不斷拓展傳播方式,豐富傳播內容,可以借鑒其他主流媒體實現移動傳播的形式,比如源程序、超鏈接、音視頻等,在保証嚴肅性的基礎上用讀者更容易接受的方法傳播學術內容。學術期刊還要不斷增強互動性,通過移動傳媒實現與讀者、作者、審稿專家之間的良性互動,及時掌握所在領域的前沿研究動態,並根據實際需求調整組稿內容,打造兼具權威性和時效性的內容產品。

(三)內容為王——重點保障文章質量

學術期刊的核心競爭力應是內容,它不同於普通紙媒,代表的是某一領域學術界最前沿權威的研究水平,因此學術期刊不能隨波逐流,過分追求移動傳播的形式而忽視了所刊發的內容質量,要堅持“內容為王”,保持內容的准確性和成果的權威性。編輯部要建立良好的選題策劃、審稿和出版制度,首先在程序上保証文章質量。對於投稿的文章,要堅持層層把關,對文章內容呈現的數據、實驗分析、結果和結論,要反復請專家核對,確保學術質量達標﹔對反映作者思想、觀點的內容要堅持政治正確,對於出現意識形態偏差的文章,不論其學術成果是否優秀,一概拒絕採用。

(四)創新為要——突出媒體融合優勢

將傳統的學術期刊和新媒體平台進行簡單的物理式合並,隻能得到“1+1<2”的結果。因此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創新在學術期刊發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要努力實現出版流程、媒體平台、產業鏈、人才隊伍等方面的融合創新發展。將傳統媒體的優厚資源與新興媒體的獨有優勢統籌起來,優化調整媒體種類、布局和結構,淘汰落后產能,重點解決功能相同、內容相似、形式相近的問題,推動媒體集約化、差異化、高效率發展,真正產生“化學反應”。

四、媒體融合背景下學術期刊轉型的實踐探索

(一)建立一套多元化學術期刊運管體系

目前我國學術期刊以散、小、弱的單刊或編輯部為主,主管、主辦單位分離,在出版理念和發展模式上各自為政,存在多頭管理的現象。集約化程度較低的管理模式容易造成權責不一,嚴重影響學術期刊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要不斷提升學術期刊的影響力,就需要走高度集約化的發展模式,統籌布局期刊運行、評價、考核體系,形成一套多元集成的學術期刊運管體系。

首先可對類型相似的不同學術期刊實行集群化運作,採用組建聯合編輯部或者集團化運作的模式,有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對於不同地域間的編輯部可以互聯網為連接紐帶,利用網絡投稿、審稿平台,共享作者和審稿專家資源,將分散在不同地區的編輯部集中起來。對於在同一區域內的編輯部,可以實施強強聯合或“南北合作”,形成大型出版集團或出版聯盟,既避免同行間不良競爭導致資源浪費,還能充分發揮規模效應,促進管理更加科學化、集約化和規范化,增強整體競爭力。

其次要構建新的學術期刊評價體系,主動面對媒體融合發展帶來的沖擊和改變,使以新媒體思維為指導的創新方法能夠及時有效地被每一本學術期刊應用。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外國期刊界已經將網絡瀏覽、下載、轉發、收藏等指標應用於評價系統,構建了以影響因子為主,其他影響因素共同發揮作用的較為成熟完善的評價體系,但國內期刊仍然把文章的影響因子作為主要的考核指標。因此,要適應媒體融合的大趨勢,就可以借鑒國外期刊的評價模式,對現有的評價體系進行合理改革,綜合考慮新媒體傳播的影響力,建立應對新媒體蓬勃發展的評價體系。

再次,建立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編輯績效管理體系。傳統學術期刊側重於對編輯文字功底和文字處理能力的考察。新媒體融合背景下,編輯對互聯網的應用能力和熟悉程度,對通過微信、微博等即時通信工具所反映問題的及時應對能力,與作者、讀者、審稿專家的網絡溝通能力等,都應是對編輯素質的綜合考評因子。因此,新的編輯績效考核體系要由單一性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建立涵蓋編輯新媒體素養的綜合考核體系,引導編輯隊伍不斷轉型。

(二)培養一支高質量期刊人才隊伍

高質量的期刊人才隊伍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適應媒體融合時代發展的復合型編輯人才,二是優秀的作者人才。

傳統學術期刊要成功實現轉型,必須首先有一支復合型編輯人才隊伍。這支隊伍要具備良好的選題策劃能力,要有良好的文字處理能力,要熟練掌握計算機、移動傳媒技術,要能利用新興媒介為作者、讀者和審稿專家提供個性化服務,要學會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學術圈、作者庫和讀者庫進行分析、維護,及時發現和處理各方反映的問題。然而,目前國內大部分學術期刊編輯還不具備這種媒體融合素養,無法適應媒體融合時代的出版生態模式。要改變這一現狀,一方面要加大對編輯的培養力度,鼓勵編輯積極開展短期學習和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期刊所在學科最新最前沿的理論知識,同時要支持編輯進行自主學習,全面掌握新媒體相關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大編輯人才的引進力度,真正把編輯隊伍看作振興傳統學術期刊的一支主要力量,為促進期刊可持續發展做好充分的人才儲備。

作者人才是影響學術期刊發展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是學術期刊“內容為王”的重要保障。在我國現行的期刊運行模式下,多依賴於作者主動投稿或學術會議論文投稿,編輯通過來稿的文章選題和質量確定是否採用,專家約稿也集中於大牌學者、知名教授或者政府官員等,形式較為單一。隨著多種媒介的使用,編輯通過論壇、網絡數據庫等網絡渠道發現作者人才,通過進行微博、博客等互聯網社交工具所形成的各種自媒體圈維護作者庫,通過對作者公開發表的文章分析其研究方向以及最新的研究動向,對作者進行精准化約稿和個性化服務,有助於學術期刊形成穩定的稿件來源。

(三)打造一個多元學術期刊媒體矩陣

主流媒體構建多元化矩陣的成功,為學術期刊實現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經驗。學術期刊要構建集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於一體的全方位、復合型、高效率的“一網兩微多終端”媒體矩陣,充分發揮媒體矩陣的傳播優勢,進而不斷提升學術期刊的核心競爭能力,實現可持續良性發展。

學術期刊構建多元媒體矩陣,首先要結合學科特點與受眾需求,立足自主開發。學術期刊創建的自媒體平台要形成自己的鮮明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真正滿足作者和讀者的需求,積累固定的、活躍的、基數較大的粉絲和訂閱用戶。其次要對期刊所在學科領域的網站、微博、微信等媒體資源充分梳理、整合,有效利用公共平台和社會資源,實現同一資源不同平台共享,達到既節約成本,又有效傳播的目的。再次要運用大數據技術對目標客戶進行深入的市場分析,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進行精准傳播,主動策劃和推送受眾關注的內容,把用戶體驗放在首位。

參考文獻:

[1]陳國權.關於媒體融合中內部管理機制的創新[J].新聞論壇,2017(1):67-70.

[2]陳國權.融合發展以來媒體傳播力遠超過去[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8-08-21(005).

[3]王順善,李敏.媒體融合下的學術期刊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06):87-92.

[4]顧若言,周阿根.新媒體時代學術期刊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東南傳播,2018(12):74-75.

[5]劉津,田雨,李蘭欣.學術期刊媒體融合發展困局與破局之策[J].編輯學報,2018,30(1):4-7.

(作者為西安財經大學期刊管理中心編輯)

(責編:段佩伶(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