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社尚杰:苟懷四方志,偏向邊地行
苟懷四方志,偏向邊地行。 新聞工作者要到條件艱苦的偏遠地區接受鍛煉、增長才干。那裡更需要新聞人的一份力量。
在今年5月之前,我從未想到,自己會與一個離北京2000多公裡、海拔4000多米、藏族人口佔97.5%以上,名字叫“囊謙”的地方結緣。
在報社的一次黨員大會上,光明日報總編輯張政說,鼓勵青年記者編輯到基層一線,尤其是到偏遠落后地區,接受鍛煉、增長才干。我把這話記在了心裡,當看到報社需要一名到囊謙縣的挂職干部時,毫不猶豫報了名。
5月10日,在轉乘兩班飛機,又坐了兩個小時汽車后,我第一次踏上了囊謙的土地。縣裡領導聽說我在報社從事採編工作,充滿著期待,一再跟我說:“對囊謙來說,宣傳報道比項目、資金還重要!”
那就擼起袖子加油干吧!躊躇滿志的我,很快就發現,要想在這塊土地上跑新聞,要克服的難題還真多。
高原缺氧,囊謙縣平均海拔4000米,好幾個鄉鎮的海拔超過4500米,平原過去的人走路都困難。語言不通,全縣藏族人口超過97.5%,除了黨員干部能夠藏漢雙語交流外,農牧群眾隻會用藏語交流。地廣人稀、居住分散,囊謙縣東西最長157.5公裡,南北最寬130.5公裡,總面積1.2萬平方公裡,人口卻隻有12萬多。下次鄉要跑上一整天,到地方才發現一個村社就7戶人。
那也得干啊!到達囊謙的第二天,我就開始熟悉情況、找選題採訪。一周后,在報社扶貧辦的協助溝通下,經報社同意,“走筆囊謙——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報道”正式開欄。
聽說要開欄,不少同事都替我捏了一把汗。一個地處偏遠的貧困縣,能有多少可報道的新聞?要知道,當地政府部門人手緊張,一個局也就三五個人,根本沒有精力去准備文字材料,更不可能主動提供新聞素材。
怎麼辦呢?我採用了最笨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下鄉。我利用跟縣領導同在一個食堂吃飯的機會,打聽哪個領導下鄉,就跳上車主動跟著去。
不到兩個月,我就跑遍了囊謙的九鄉一鎮。小半年的時間,我基本跑遍了全縣的69個行政村。微信通訊錄裡,囊謙的好友越來越多。我與縣領導,鄉鎮、村社干部,合作社帶頭人、返鄉創業大學生、農民致富能手都成了好朋友,這為我積累了大量的報道素材。
在海拔4000多米的草山上,尚杰(右)採訪採挖虫草的群眾。
苟懷四方志,偏向邊地行。新聞工作者應該到條件艱苦的偏遠地區接受鍛煉、增長才干。那裡更需要新聞人的一份力量。為了做好報道,我爬上4800多米高的草山,實地跟隨農牧民挖虫草,一天下來腿都不聽使喚﹔我冒著大雨,在泥濘道路奔波60余公裡,趕到娘拉鄉的小學採訪控輟保學勸返的小學生﹔我背著被褥,趕到縣城最北邊的班多村,在農牧民家裡與他們促膝長談,了解到他們最真實的心聲……截至今年10月底,已經有17篇報道見報,另外有多篇作品在微博、微信、客戶端新媒體平台刊發。
連續不斷的報道,讓囊謙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但我清楚,這僅僅是一個開端,在今后的工作中,隻有持續踐行“四力”,把基層最鮮活的實踐、最突出的事跡反映出來,寫出真正“沾泥土、帶露珠”的稿件,才能讓“走筆囊謙——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報道”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和更大的影響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