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在傳承與發展中打造“復旦模式”

郝天韻
2019年12月19日09:2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在傳承與發展中打造“復旦模式”

  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實驗教學中心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重要的教學實踐平台。

  旦復旦,新又新。今年11月,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迎來九十華誕。

  “復旦新聞館,天下記者家”。

  過去的90年,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積累了深厚的歷史底蘊,開創了多個新聞傳播教育的第一: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全本,創辦了中國第一座高校新聞館﹔發表第一篇傳播學研究論文﹔出版第一本傳播學專著﹔主編第一套完整的新聞學教材﹔建立國內首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第一家實現部校共建機制……歷經九十載,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已經培養出1.2萬多名新聞人才。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學院將牢牢把握‘雙一流’發力,積極應變,主動求變,與時代同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米博華在建院90周年大會上如是說。

  繼承紅色傳統

  90年前,在那個國運多艱的年代,復旦大學新聞系應運而生。

  1988年6月10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成立。有著紅色血統的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自成立之日起便肩負著堅守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多年來,學院不斷鞏固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發揚‘兩典一筆’傳統,牢牢樹立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院的根和魂。”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兼執行院長張濤甫介紹道,新聞學院一貫重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以培養政治正確、理想高遠、操守優良的新聞傳播人才。

  據張濤甫介紹,經過多年的努力,學院形成了一個平台、一個教學研究團隊、一門核心課程、一套教學方法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教學體系。通過這一體系,讓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入教材、入課堂、入頭腦,使學生做到真學、真懂、真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校准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核心課程《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和教育部網絡共享課程,引領全國的馬新觀教育教學﹔馬新觀教學團隊2018年被評為復旦大學“十佳教學團隊”,並被授予“鐘揚式教學團隊”稱號,同時被上海市教委列為2019年“為人為師為學”先進典型進行宣傳推廣。

  進入新時代,學院直面互聯網受眾分眾化挑戰,打造國家精品課程“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升級版,著力解決互聯網語境下新一代大學生和傳媒從業者面臨的理論和實踐困惑。跨地、跨校、跨界聯合成為常態,學院還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納入“課程思政”框架,使之成為課程思政新亮點……一系列舉措,讓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教學,真正成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王牌”。

  深化部校共建

  2001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與復旦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部校共建新聞學院,此舉在國內首開先河。而這一模式目前已在全國范圍推廣。

  部校共建新聞學院打破了學界、業界壁壘,在教學、實踐之間建立起“旋轉門”和“親水平台”。上海主要媒體成為學院的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根據教學科研要求,派出一線優秀記者編輯走進課堂,進行以案例為主的新聞教學,參與學院針對實踐變化進行的相關科研項目﹔學院依托媒體資源和實踐需求不斷改進教學科研工作,培養優秀新聞傳播人才。

  在部校共建的框架下,教育教學一線與業界一線深度融合,補齊新聞傳播教育中專業實踐能力的短板,探索新聞傳播人才專業能力培養新路徑。

  比如,新聞學院與澎湃新聞網合作啟動的“記錄中國”實踐項目,自2016年啟動運行以來,足跡遍及全國20個省份,涵蓋39個縣市,採訪對象200余人,切實增強了學生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依托“記錄中國”專業實踐平台、學院自建的復新傳媒媒體實踐平台和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實驗教學中心這一校級常態化媒體實踐平台,採取全流程培養,強化學生“野外”生存能力。

  在張濤甫眼中,“記錄中國”對於新聞學子的教育不止於新聞專業層面,更是在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大局中,讓未來的新聞工作者們在學校時就能體味家國情懷,認知到國家與個人、國家與新聞工作的緊密聯系,“幫助他們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這是新聞學院義不容辭的責任”。

  放眼全球研究

  擔新聞人之道義,著新時代之文章。今年90歲的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依然保持著蓬勃的青春活力,圍繞“雙一流”的奮斗目標,新聞學院在充分發揮既有優勢的基礎上,開辟了諸多嶄新研究方向,以面對全球化、數字化帶來的新需求、新挑戰,取得顯著成果。

  近年來,新聞學院瞄准中國新聞傳播學領域重大課題,聚集團隊進行集中攻關,逐漸形成了“問題意識、本土經驗、學術創新、國際視野”的“復旦學派”特色,在引領國內新聞傳播學研究、帶動學科發展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新聞學院現擁有國家級新聞學教材研究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文化部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上海新媒體實驗中心、復旦大學傳媒與輿情調查中心等研究機構,為學院科研活動提供了重要平台。今年11月,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還成立了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打造跨學科全媒體研究平台。

  “之后,我們還將圍繞教學科研服務,做好各項落實工作,並不斷推出新的發展項目。”面向未來,米博華表示,新聞學院將以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為根本遵循,以立德樹人、師德師風建設為長遠目標,以學科創新和發展為關鍵抓手,以人才培養和使用為重要依托,以新媒體教學科研服務為主攻方向,以創新教學科研體制機制為驅動引擎,努力開創新聞學院建設發展的新局面,力爭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教育事業的排頭兵。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