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9年第12期

塑造紀錄片ID的思考

江禮賢
2019年12月19日11:25 |
小字號

來源:《視聽》2019年第12期

摘要:隨著紀錄片產業的快速發展,紀錄片創作產量和影響力與日俱增。如何塑造一部影片的ID,走出紀錄片同質化的困境,成為紀錄片工作者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本文試圖從畫面語言、聲音形象和解說詞風格三個方面入手,通過實例分析,探討紀錄片個性的塑造。

關鍵詞:紀錄片﹔ID

ID,identity的縮寫,用來標識事物的身份、個性,是某個體系中相對唯一的編碼。在日常的生活中,ID無處不在,比如車牌號、手機號、身份証號、企業LOGO、產品標簽,這些都是它們各自的ID。我們隻要看見這些ID,就可以迅速辨別它們的基本屬性和個性特征。那麼,對於一部紀錄片來說,是否也存在自己的ID呢?筆者認為是存在的,而且是紀錄片工作者應該孜孜以求去實現的。

《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9》顯示:“2018 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為 46.02 億元,同比增長 16.4%﹔生產總值為 64.45 億元,同比增長接近 7%。電視台全年共播出紀錄片近7萬小時,首播節目總量2.2萬小時。”然而,近幾年來,海量紀錄片的背后,卻難掩同質化嚴重的事實。非遺類、美食類、航拍類的紀錄片扎堆,良莠不齊。這一現狀折射出行業熱度的同時,也提醒我們:伴隨著增長速度的放緩,紀錄片行業發展正趨向於從量的增長開始轉向質的提高。那麼,如何讓一部紀錄片擁有自已的ID,不至於湮沒在眾多影視作品的洪流之中,成為我們值得思考並付諸實踐的問題。筆者認為,一部紀錄片ID的塑造主要包括畫面、聲音和解說詞三方面元素。通過對構成紀錄片元素的精心設計,達到思想、情感與美學的有機統一,創造出有別於其它同類型或同題材紀錄片的視聽語言,才能讓影片在“群雄逐鹿”的復雜變局中脫穎而出。

一、畫面語言的塑造

每一種藝術門類都依靠其獨特的語言系統來塑造形象、表達感情、傳遞信息。畫面語言是紀錄片的本體語言,對於紀錄片的風格塑造尤為重要。作為我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航拍紀錄片,《航拍中國》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全景式、立體化展示我國歷史人文景觀、自然地理風貌及經濟社會發展。這種全俯視的新視角讓人耳目一新,帶來了強烈的震撼視覺感受,形成了影片獨特的視覺形象。“像鳥兒一樣,離開地面,沖上雲宵,結果超乎你的想像。前往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看見專屬於高空的奇觀。”影片片頭就設定這是一次空中旅行,將帶領觀眾一起遨游天際,奠定了整個紀錄片的畫面整體基調。衛星影像和特效處理相結合,高空直升機與低空無人機配合,以及被攝主體的主觀鏡頭等,帶來了全新的技術視角,給觀眾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從而形成了影片獨特的畫面語言。《航拍中國》第一季2017年1月播出后,廣受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2分,第二季也同樣受到大眾追捧。可以說,紀錄片的畫面語言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

與《航拍中國》全航拍的視角不同,《風味人間》則嘗試新的微觀視角展現食物奇觀,讓觀眾印象深刻。近年來,隨著美食紀錄片的涌現,想要尋求突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風味人間》用一種接近自然科學紀錄片的拍攝方式,帶來了一次視覺奇觀的呈現。延時拍攝庫爾特星空﹔航拍遷徙的羊群﹔顯微鏡下放大了無數倍的麥粒內部世界﹔水下揭秘大閘蟹的棲息之地﹔超高倍速慢鏡頭展現魚叉入水的瞬間﹔“一鏡到底”展示伊比利亞火腿的制作場景,影片畫面語言超越了以往美食紀錄片的表現方式。這其中最為凸現的是微觀攝影的嘗試,使用超微觀攝影、顯微攝影等新方式,在鏡頭下將食材無限放大,以肉眼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的“分子級”畫面向觀眾展示食材內在的化學變化。比如,零下幾十度的嚴寒裡,冰晶如何在馬肉中發展成形﹔在腌制火腿時,鹽融化深入到腿肉內部的過程﹔當螃蟹肉接觸到醋汁時,肉質纖維瞬間展開﹔等等。這些關於食物的微觀攝影和CG 相結合的影像設計的呈現,給觀眾一個全新的觀察視角。除了微觀攝影之外,《風味人間》還嘗試了紀錄片拍攝很少使用的其他一些特殊設備或表達方式,比如超高速1000格拍攝和Motion control電腦控制的軌道等等,影片中自然風光攝影大氣磅礡,食物色彩斑斕,令觀眾垂涎欲滴。具有科學性、知識性和儀式感的影像融入,讓影片在美食紀錄片中標新豎異。

除了技術手段的創新運用,敘事手法和影調的控制也是畫面語言塑造ID的重點。在現實題材紀錄電影《生活萬歲》裡,沒有特效制作,沒有前沿科技的加持,甚至手持拍攝的畫面搖晃不定,但作者通過對細節的捕捉、敘事的把控,讓影片畫面質朴真實,觸動心弦。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影片記錄了15個小人物的真實故事,溫柔地把那些美好的和不美好的,如實地記錄在鏡頭裡。為亡妻念信的老兵,賣唱的盲人伴侶,拉薩騎三輪的老頭,失戀的舞女……一個個普通而又具體,平凡而又鮮活的生命在鏡頭裡產生了強烈的即視感。鏡頭這種“無感”的存在,讓觀眾可以完全浸入到影片的故事裡,感受故事交織著酸楚和幸福的復雜情緒,從而帶來了巨大的力量和心靈震撼。清華大學教授尹鴻看完電影之后說:“整個作品有很好的生活質感,能讓我們看到生活中不同的層面、不同的階層、不同的人,每個人的人生既很艱難,又很精彩。我們從生活當中能夠看到大時代、大社會跟每個個體之間的聯系,看到中國人一種特別樂觀的人生態度,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綜上所述,無論是技術手段的創新,還是創作手法的表現,影片形成自己的獨特畫面語言風格對紀錄片的創作有著重要意義。

二、紀錄片聲音形象的塑造

紀錄片的聲音一般由解說、同期聲和音樂三部分構成,在塑造紀錄片的形象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解說式紀錄片中,配音解說具有對畫面內容的解釋和說明作用,更在豐富敘事功能和渲染氣氛、營造意境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舌尖上的中國》的配音解說,語言與畫面相融,敘事與抒情交織,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解說風格。解說人李立宏曾在採訪中這樣說道:“配音是一種表演創作,語言要達於人心,對配音的事物和人要熟悉,要有感情。”作為著名影視配音藝術家,李立宏嗓音渾厚深沉,音色穩健,具有智者的韻味,其配音的人物與其聲音絲絲入扣,渾然一體,一氣呵成,得到業內廣泛好評。但在影片中,面對陌生又熟悉的食物,李立宏一反常態,以一種時刻保有好奇心的狀態投入到解說中。他更像一個“愛吃”的普通人一樣,向觀眾介紹各種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故事。溫潤的解說非常接地氣,充滿了人間煙火味,彰顯了解說在紀錄片創作中的重要作用和無窮魅力。

由優酷、知了青年聯合出品的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系列,邀請被譽為“全民女神”的演藝明星林志玲以分享人的身份為紀錄片解說配音,其知性嗓音為節目增添了不少時尚氣息和美感,使作品充滿青春調性。這種改變,顛覆了傳統紀錄片的嚴肅,脫離了既往類似題材的慣性講述手法,以平行視角,重在講述溫暖的匠人匠心,打造出紀錄片領域的標杆式IP,引發全網對“匠人”話題及東方人文美學的熱議。林志玲在被問到第一次為紀錄片配音有什麼感受的時候說:“我希望自己的聲音就是最后那一塊黏合劑,好像水一樣,就流在當中,娓娓道來。”獨特的聲音形象,讓《了不起的匠人》更感性,更人性,更具有識別度。

而在紀錄片《俺爹俺娘》中,通過焦波導演的口述,以精心挑選的“俺爹俺娘”的靜態攝影作品為線索,結合動態紀實影像,結構出觸人心弦的生活故事,為受眾塑造出充滿東方魅力的中國農村爹娘的人物形象。影片中同期聲的運用,塑造了獨特的聲音標識。影片三次出現 “俺爹”原生態演唱的革命民謠,生動表現了人物的生活狀態和真實情感。“同志們呀,個個要聽真,咱為了救人民參加了八路軍,在家裡咱本來可都是些老百姓,革命的戰士你不要忘了本。”“俺爹”以畫外音的形式深情的吟唱,配以山村的清晨生活場景,向觀眾生動展示魯中山區的地域風貌,同時也暗示了主人公“俺爹”歷經的動蕩年代和其人物的性格屬性。當老人質朴的吟唱響起,觀眾瞬間便能感受到影片獨特的氣質。

此外,在影視作品中,音樂具有豐富的表情性和多方面的描繪功能,在渲染氣氛、時空轉換、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等許多方面具有其他手段無法表現的效果,因而音樂被廣泛運用於紀錄片當中。紀錄片《河西走廊》以堪稱史詩級的電影大片音樂,突顯河西走廊與華夏文明綿長厚重的歷史感。影片的編曲由希臘作曲大師雅尼和國內音樂人徐鯉擔綱,音樂以嘟嘟克笛為主要音色,蒼涼悠遠、雄渾古朴。這種來自亞美尼亞古老的雙簧氣鳴樂器,與影片中冰川、沙漠、戈壁的壯美畫面相得益彰,恢弘大氣又變幻多端,雄壯輝煌與蒼涼交織,令人震顫流淚。當嘟嘟克笛響起,仿佛把人帶入幻化的場景,一眼千年,一步萬裡,一路向西,回到了兩千多年前的西北,河西走廊上的故事一幕幕上演。我們再把目光轉向由BBC與中央電視台聯合攝制的第一部表現中國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觀的大型電視紀錄片《美麗中國》。該片音樂由英國BBC電視台的御用電視節目配樂師巴納比·泰勒創作,主題音樂婉轉大氣,充滿濃郁的中國風,清新而不流於俗套,從影片一開始便俘獲人心,讓人為之動容。影片音樂榮獲第30屆“艾美獎新聞與紀錄片大獎”最佳音樂與音效獎。音樂的力量是巨大而恆久的,它帶給我們情感,常常烙印著我們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流逝,當許多畫面逐漸模糊時,音樂卻能長久地留在人們心中。

三、解說詞風格的塑造

對於紀錄片來說,解說詞風格主要體現的是一種語言格調,這是作者根據影片內容,結合自身文學素養,通過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營造出來的氛圍,讓觀眾身臨其境從而體會深思。《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別具一格,在網絡上迅速竄紅,刮起了一股新興網絡語體“舌尖體”的旋風。“中國多樣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春種,秋收,夏耘,冬藏,四季輪回中,隱藏著一套嚴密的歷法,歷經千年而不衰。”精練、形象、優美的文字解說詞,緊湊扎實、節奏明快,呈現出一種質朴簡約之美。“雲南香格裡拉,被雪山環抱的原始森林,雨季裡空氣陰涼。在鬆樹和櫟樹自然混交林中,想盡可能地跟上單珍卓瑪的腳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卓瑪和媽媽正在尋找一種精靈般的食物。”在第一集《自然的饋贈》中,影片從雲南香格裡拉雲霧繚繞的原始森林展開敘事,解說詞先后描寫了主人公卓瑪和媽媽第一次上山採鬆茸、餐廳碳烤鬆茸展示、第二次撿拾鬆茸、酥油煎鬆茸展示、鬆茸收購市場、鬆茸加工流程、卓瑪家晚上生活場景和第三次撿拾鬆茸等主要場景,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解說詞配合畫面交替展示不同的場景,具有一定的跳躍性,帶來了類似於詩歌的結構特性,形成了影片獨特的解說詞風格。而正是這種遵循影片表達需要,不按事件發展的線性邏輯為順序,甚至為事件“留白”的結構方式,給觀眾留下了更多的想象和情感體驗空間。溫潤的文字與唯美的畫面語言和諧交融,讓觀眾得到一種聽覺上的純美享受。此外,導演將很多拍攝現場的感悟融入到解說詞中。例如“盡管生活越來越遠離自然,但人們在餐桌的方寸之間,也能通過時間的變化,體察時間流逝、四季輪回”,這些充滿哲學意味的點睛之筆被人津津樂道。

而在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裡,解說詞一改傳統的表現形態,靈活運用各種網絡語言,使影片別具一格。影片片頭先聲奪人,用一句“你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這樣具有顯著網絡特點的解說吸引觀眾,時尚的氣息扑面而來。“你來自泥土,頭微微揚起,仿佛仰望天空”,“陶鷹鼎的造型,帶著上古的氣息,也帶著中原質朴的民風,但更神奇的是,他除了上古的王者之氣,又同時顯示出另一種很現代的氣質,用當下的話說就是‘萌萌噠’”,這些文字賦予不具備人的一些動作和感情的物品以新的生命,讓影片中的國寶“活起來”,也顛覆了人們以往對此類紀錄片“高冷”的印象。解說詞色彩鮮明,生動逼真,大大增強了語言的親切感,讓冷冰冰的文物變得有溫度,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塑造了影片獨特的文字風格。可以說,《如果國寶會說話》是近年來的國產紀錄片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與突破的成功之作,開創了文物紀錄片的全新形式。這種更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傳播方式,向更多年輕人、歷史文物愛好者打開文物傳奇、歷史探索的大門。

無論紀錄片中的文字是豐富與簡約,絢麗與平淡,剛健與溫婉,嚴謹與疏放,形成自身獨特語言風格,將使紀錄片創作事半功倍。

四、結語

當前,紀錄片的創作呈現出多元共生的繁榮景象,這對紀錄片工作者既是機會也是挑戰。面對同質化嚴重的現象,紀錄片工作者應該運用藝術手法和技術手段,創新紀錄片畫面語言、聲音形象和解說詞風格的表達,塑造屬於紀錄片自身的ID,創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藝精品。

參考文獻:

1.張淑玲.俯瞰與平視:《航拍中國》的技術視角與敘事視角[J].藝術評論,2019(05).

2.潘甜.紀錄片《風味人間》的符號學解讀[J].視聽,2019(01).

3.任尤靜.《舌尖上的中國》(一)語言藝術特點淺析[J].呂梁學院學報,2014(06).

4.陳家平.淺談電視紀錄片的畫面語言——以紀錄片《過年》創作為例[J].當代電視,2007(10).

(作者單位:河源廣播電視台)

(責編:段佩伶(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