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12期

微信朋友圈行為動機研究

潘翌旦
2019年12月24日09:53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浙江理工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微信”已經日益成為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其中朋友圈是微信的一大主要功能。文章分為現狀——朋友圈的“我”、行為動機分析和過度管理朋友圈行為的危害三部分展開。文章主要結合戈夫曼印象管理、焦點效應和自我表露三個原理進行動機分析,通過分析研究希望能對微信使用的規范性和朋友圈的正面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關鍵詞:印象管理﹔焦點效應﹔自我表露﹔微信朋友圈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12-0000-02

根據《2018 微信數據報告》可知,微信月活躍人數達到 10.8 個億,微信用戶上至 70 后,下至 00 后,涵蓋各個年齡層。朋友圈是微信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朋友圈的用戶行為可以體現出用戶的心理機制。當今社會中,有這樣一群人時時刻刻都在刷著朋友圈,絲毫感知不到時間的流逝,即使刷朋友圈的這個行為並不能讓人有什麼實質上的獲得,即使他們還有工作、學習的壓力,但是他們依舊不知疲倦的刷著朋友圈。朋友圈就好比一個劇場、一個小型社會,用戶會因為各種動機,做出相對應的一系列的行為。

一、現狀——朋友圈的“我”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每天有 7.5 億人進入朋友圈,平均每人要看十幾次,每天的朋友圈瀏覽總和為 100 億次,朋友圈作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深受用戶的喜愛。用戶的頭像、背景、動態、與好友的點贊、評論和朋友圈的查看權限,構成了一個朋友圈的虛擬的“我”。

二、朋友圈行為動機分析

(一)焦點效應

人們高估別人對自己的外表、舉動的關注度的現象是焦點效應。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你在餐廳滑倒了,你會覺得大家都在看你,覺得尷尬不自在,實際上大家對你的關注度沒這麼高。焦點效應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過度放大別人對自己的關注度的一種表現。當你晒出一張精修自拍時,你渴望得到公眾的贊和評論,當過了幾分鐘還沒有贊時,你就會重新審視自己的照片,覺得照片上的自己沒有足夠好看了,然后就刪除了這條朋友圈,往往只是你的朋友圈還沒被大家看到,問題就在你過度在意別人對你的關注度。

(二)戈夫曼印象管理

戈夫曼認為,人生就像一個巨大的舞台,人們都很在意如何在舞台上與人互動,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更好的形象。他還提出了“前台”和“后台”的概念,前台是表演的場所,是我們讓觀眾看到的自己,而后台是裝扮自己,為上台所做的准備。微信朋友圈好比一個“劇場”,微信頭像、背景和動態就是“前台”[1]。假使塑造自己是一個可愛的女孩,那麼朋友圈頭像和背景就會換成粉色系的、有少女心的內容,動態配圖也會加上可愛的濾鏡,配上各種貼紙來符合自己塑造的可愛形象。不僅如此,根據展現的對象不同,所呈現的朋友圈的內容也是不同的,用戶會通過后台操作來管理他人對自己的印象。有些內容是不能展示給工作分組的,有些內容隻有好朋友分組可見,通過這種管理來維持自己在不同“舞台”的身份[2]。

(三)距離感

人是群居動物,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需要陪伴和認同感。回想一下,大家一定有過這種經歷,身邊的人都開始玩一款游戲的時候,如果你沒有參與,你們之間就缺少了一個共同話題,無法融入他們。刷朋友圈的行為正是這樣一種想要與大家接軌的行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部的孫彼得教授提出了“信息成癮”的概念,一個人如果每天沒有不斷獲得新的信息,就會感到無聊、焦躁、不安。公眾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刷朋友圈,尋求新鮮事物的刺激,証明自己和世界存在聯系,具體表現為點贊,點贊通常有兩種原因:第一種覺得好看、好玩,被內容吸引﹔第二種維持聯系,從眾心理。大家都給他點贊了,我也給他贊一個吧,提升一下自己的存在感[3]。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經過實驗發現,在社交網站上,事先被點贊的評論最終被點贊的分數比平均值高了 25%[4]。在用戶刷到這條朋友圈之前已經有很多人點贊了,那麼用戶有很大的幾率也去點贊,甚至都不看它的內容,這就是典型的從眾心理驅動下產生的行為。這種“跟風”式的點贊就是為了“抱團”,維持和大家的關系,降低自己被孤立的概率。

(四)自我表露的需求

每個人都有自我表露的需求,所謂自我表露是一個由美國心理學家朱拉德提出來的對他人表達想法、情感和個人信息的窗口[5]。每條朋友圈不管是刻意為之,還是自己的真情流露,都是一次自我表露的過程。用戶可以根據一個人的朋友圈的風格,“考古”他以前發布過的動態,來了解判斷這個人的性格、興趣愛好等等[6]。

1、正向自我表露和負向自我表露

大多數在朋友圈發布的都是正向的自我表露,遇到困難、麻煩的情況下,也會將一部分之前隱瞞的,會破壞自己形象的負面內容表露出來。等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的時候,會對當時的自己感到羞恥,就會產生動機,將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僅個人可見或者刪除朋友圈。

2、溝通隱私管理理論

個體通過一種隱私管理系統來控制隱私的流露,這個管理體統由什麼時候分享隱私的原則和什麼時候不分享隱私的原則構成。個體通過這個原則體系來控制自我表露時隱私的滲透和呈現。當用戶添加新的好友的時候,並不想讓陌生人觸及太多癮私,認為過多透露隱私會使自己暴露在他人面前,讓自己變得脆弱。正如哲學家杰裡米·邊沁提出的圓形監獄理論那樣,監視者可以監視所有犯人的行動,而犯人卻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被監視。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在這個時候就非常有用了,即能保留自己所有的朋友圈內容,日后可以翻閱回憶。又能解決有些內容不想被陌生人看到又無法屏蔽的尷尬處境,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另一方面什麼時候表露隱私原則和什麼時候不表露隱私原則,可以達到吸引別人來關注自己的效果,如果你在乎我,關注我,就能在三天的有效期限內看到我的朋友圈和我互動、給我反饋。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權限在隱私和公開、緊密聯系和保持距離之間尋找一種平衡。

3、降低理論

個體在表露過程中會傾向於表露和他人相似的方面,表露自己的信息,從他人的回應中得到信息,降低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強化人際關系。例如在《復仇聯盟 4》上映的時候,很多人會在朋友圈晒票根,發表觀感體驗,從中傳遞的信息就是,我喜歡看復聯系列電影,你呢?是否和我有一樣的喜好。收到別人認同、贊許的回應的時候,你們就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選擇顯而易見的有大部分人喜歡的內容發布朋友圈時,就降低了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三、過度管理朋友圈行為的危害

(一)迷失自我

過度的印象管理會迷失自我,失去個性,給人一種不真實、不真誠的感覺,會使人與人之間產生屏障,導致人際關系僵化等不好的結果。發布與本人相差甚遠的內容,長期沉溺在舞台上的“我”的虛擬形象中,會使真實的自己感到落差,從而影響自己的狀態。出於欺騙為目的的印象管理,會惡化社會風氣,擾亂和諧社會。

(二)社交恐懼

過度的在意別人對你的關注度,會導致社交恐懼,依賴在朋友圈進行人際關系維系,使自我認知產生歪曲,三天可見的功能也是一種由於焦慮而產生的逃避行為。這會使人丟失掉原本平等、自由的社交方式。

(三)信息成癮症

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朋友圈中與人的交際上,不斷地刷新朋友圈獲得新的刺激和反饋,一旦得不到新的信息,就會使人感到焦慮和煩躁,這種症狀不僅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還會危害人體健康。

參考文獻:

[1](美)歐文·戈夫曼著. 馮鋼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8.

[2]劉硯議 . 微信朋友圈中的“印象管理”行為分析 [J]. 新聞界,2015(3):58-61+66.

[3]鐘浩.微信朋友圈的傳播心理研究綜述[J].新聞前哨,2019(6):36-37.

[4]翟永威,胡素霞.微信點贊行為背后的心理因素[J].青年記者,2017(26):40.

[5]荊玉梅.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動機的心理探析[J].傳媒,2017(05):83-85.

[6]董新夏.三天“朋友圈”:社會性動物的間歇性離群—基於傳播心理學的視角[J].新聞知識,2017(8):48-50.

(作者簡介:潘翌旦,女,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主要從事社交文化與設計表達研究。)

(責編:段佩伶(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