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被看見的力量》:李子柒要"被看見"才是李子柒

白簡簡
2019年12月31日06:58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李子柒要“被看見”才是李子柒

  憑借在網上分享中國風的詩意生活而火到了海外,李子柒在2019年年末意外又當然地成為年度人物之一。在她身上,不同的網友看到了不同的東西:田園牧歌、返璞歸真、傳統文化、追逐夢想……

  在短視頻社區快手上,也有很多李子柒一樣的姑娘。比如,來自黔東南的侗族女孩,本名袁桂花,她給自己起了一個洋氣的網名——雪莉。她下稻田挖泥鰍﹔她做弓箭、爬樹、放牛﹔她在家旁邊找到一個池塘,在池塘邊的半圓空地上造了一個房子﹔她能單手切磚,還能扛一根原木到屋頂上……

  我相信,能做到這些事的姑娘有很多,這是他們的日常,為了謀生或者游戲。只是雪莉被看見了,所以她不再是袁桂花。就像李子柒被看見后,也就不再是李佳佳。現在,雪莉有幾百萬粉絲,幫助老鄉賣出了200多萬元土特產,還正在動手建自己的客棧。

  翻開快手研究院著的這本《被看見的力量——快手是什麼》,會被刷新認知。“被看見”,原來是一種如此巨大的能量。

  被看見意味著你做再“奇怪”的事,都能找到同好。

  河北小伙兒耿帥有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手工耿”,他用600個螺母做了一把機槍,在24小時內播放超過百萬次,漲了10萬粉絲。他覺得這是件很神奇的事情,因為他們村也隻有5000人。手工耿做的那些無用至極的東西,莫名觸動了人們功利之外純粹的興趣。

  40歲、小學畢業,遼寧鐵嶺的農民老朱造了一架“空客A320”。他之前的“作品”有:隻能崩出一顆爆米花的迷你爆米花機,把廢棄小轎車改裝成變形金剛,自動疊元寶機甚至已經實現量產,遍布整個東北。老朱造飛機的初衷只是想開一家飛機主題的燒烤餐廳,於是叫了5個兄弟,買了50噸鋼材,在家附近的廢舊廠房開始造,並用快手記錄了每天的進程。

  就像一個大號的“朋友圈”,這個干巴巴的鋼筋焊接視頻,竟然吸引了許多同樣愛好的人關注,有空姐、搞裝修的、賣保溫材料的,也有貨真價實做航空配件的……當老朱和他的“飛機”火了,好多人找他打廣告,有的隻要在飛機上粘幾個字就能賺6000元。老朱說:“我不懂什麼是流量變現,但我知道這些能幫助我實現造飛機的夢想。”

  被看見意味著小人物也能做大生意,隔著屏幕,沒人知道你是誰,拋去頭銜,隻拼“專業”。

  李佳琦以一句魔鬼般的“哦賣噶”,定義了直播賣貨在2019年的打開方式﹔而快手讓“老鐵”這個詞,進入了東北以外網友的購物關鍵詞。曾幾何時,我以為有淘寶就夠了,后來發現,老鐵直播帶貨更加直接有效。有“互聯網女皇”之稱的瑪麗·米克爾,在《2019年互聯網趨勢報告》中將快手直播購物和快手小店作為線上零售創新的代表。

  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小喬,和磚廠退休的父親老喬,現在職業創作以陝西美食為主題的短視頻,擁有412萬粉絲,在不到一年裡賣出了3萬多瓶油潑辣子。被粉絲稱為胡歌和呂子喬結合體的重慶男孩浩東,在快手上的視頻風格也有《愛情公寓》一般的情感和喜劇效果,他的自熱小火鍋推出三四個月,就有了200萬元銷售額。

  被看見意味著鄉村和城市之間隻隔著越來越薄的屏幕。

  貴州省黎平縣蓋寶村的“第一書記”吳玉聖,是快手賬號“浪漫侗家七仙女”的運營者。拍短視頻、做直播,在傳統觀念中並不被認為是一個正經職業。他費了好大功夫,才讓村民接受他的想法,村中的7個女孩化身古老神話中的“七仙女”,宣傳美麗侗寨。依靠26萬粉絲——這在快手上並不算一個特別大的數字,村民賣土特產、民族服飾。2018年年底,蓋寶村實現全面脫貧。

  在玉狗梁之前,沒人會把農民、老人、瑜伽、扶貧這些詞聯系到一起。河北張家口玉狗梁村的第一書記盧文震,曾經被人當成一個笑話——他的扶貧方式,居然是帶著老人練瑜伽。最初他只是想組織大家練習瑜伽來鍛煉身體,然而當短視頻在快手上傳播后,網友們驚訝地發現,80多歲的老人能靈活自如地扭弄自己的手腳,一群平均年齡70歲的老太太能做一字馬,還能輕輕鬆鬆把腳盤到腦后,老人練瑜伽就不僅能健身了,還能變現。除了吸引來自海內外的游客,“玉狗梁瑜伽老太”不到半年時間積累了15.6萬粉絲,上線了一套瑜伽教程,一個月賣出了1000多套,收益兩萬多元。

  互聯網的核心資源是注意力,但這是一個分配不均的資源,畢竟“網紅”就那麼幾個,而且代際更新迅速﹔但若沒有互聯網,我們大多數人,可能一生都得不到關注。快手這樣的短視頻平台,讓注意力有機會分配到一些在過去沒有機會的人身上。

  快手創始人兼CEO宿華有個愛好——拉二胡,曾經拉到半夜兩點,鄰居大爺早上碰到他,說:“娃娃,你昨天拉得不錯。”宿華當時沒聽出來這是在說他擾民。現在,宿華已經沒有時間拉二胡了,但是他在快手上關注了一個大爺,所有視頻都是他一個人拉二胡,已經有9萬粉絲。不知道宿華會不會羨慕?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