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提升網絡文學“軟實力”中華文化是“硬核”

桫欏
2020年01月08日08:20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提升網絡文學“軟實力”中華文化是“硬核”

  網絡文學作為當前大眾文學的主要形態,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源,同時作為文化輸出的重要形式,網絡文學為提升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作出了貢獻。通過中國故事了解中華文化、感受中國精神,是眾多海外讀者的“新時尚”。

  網絡文學多樣化的題材、類型、主題和寫作風格,既標識了網絡文學強勁的活力,也從不同層面滿足著讀者的精神體驗和情感想象,成為社會心理和時代流行風潮的重要表征。進入新時代,網絡文學步入轉型期,在經歷了前二十年的高速發展后,如何告別低水平重復以實現精品化和經典化,成為十分緊要的任務。目前,網絡文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刺激讀者感官欲望的描寫普遍存在,一些作品不僅語言粗俗缺乏美感,且知識性和邏輯性錯誤較多,有的宣揚不正確的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等。這些都影響了網絡文學整體品質和社會口碑。與經典的傳統文學作品相比,當大家談論網絡文學時,總是難以擺脫表達粗疏、文本粗鄙的初步印象。作為網絡文藝中最重要的審美表現形式,網絡文學的社會形象盡管近幾年有所提升,但與龐大的讀者群體和市場價值仍不相匹配,其“文學”意義上的“文化軟實力”有待提升。

  濃郁的中國元素是重要的“看點”

  要實現網絡文學整體水平的提升,固然要規避網絡媒介特性帶來的不利影響,比如為追求字數而“注水”,或者為追求寫作速度而罔顧細節等,但最根本的是要提升題材、主題以及所要表達的生活觀念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內容品質。網絡文學能夠贏得數億讀者的青睞,內在支撐是“好看”故事適應了大眾閱讀習慣、審美趣味和情感偏好。分析深受海外讀者歡迎的《盤龍》《天道圖書館》《大醫凌然》等作品,濃郁的中國元素是重要的“看點”。

  因此,實現網絡文學精品化和經典化,要充分吸收和借鑒傳統通俗文學表現手法,注重從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傳統和精神脈絡中尋找資源,多角度反映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和核心價值觀,通過中華文化的“硬核”傳統,來提升網絡文學的“軟實力”。而在這一過程中,通過IP開發,網絡文學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在影視、游戲、動漫、實體出版物等文化產品中轉場傳播,增強了在時代生活中的影響力,客觀上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播中國價值,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開創了新形式和新渠道。

  與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的歷史小說是網絡文學中最為成熟也最受歡迎的類型之一,這與我國綿延久遠的重史精神和說史傳統是分不開的。中華民族漫長的發展史是網絡文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卷帙浩繁的史學著作更為網絡作家提供了厚重的“寶典”,流傳至今的傳統文化遺產也為網絡寫作准備了充足的素材。除了在歷史背景中創造讀者喜聞樂見的故事情節之外,借助文學想象返回風起雲涌的歷史現場,通過審美化、形象化和充滿網絡特性的書寫為民族精神畫像,體悟影響歷史前進的多重動力,並從激蕩人心的歷史事件中探尋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理想情懷,從而激發讀者的身份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這是網絡文學在新時代的新使命。在歷史類型創作中,應當處理好歷史的現實性與文學的可能性之間的關系。作家應當尊重已經發生過的歷史現實,不歪曲和篡改歷史,不向讀者傳遞錯誤的歷史知識,不戲說、丑化和污化曾經為歷史發展作出貢獻、對建構民族心靈史和精神史有著重大作用的歷史人物。網絡小說應該在歷史的空白處施展想象力,以此探索歷史發展更多的可能性,而不能通過反道德反倫理、反人性反理性和反情感邏輯的荒謬故事去驗証歷史的“不可能性”。

  要有切近時代的鮮活表達

  隨著網絡成為全社會的文化語境,網絡文學既是社會文化的表現形式也是重要的文化內容,它不隻供娛樂和消遣,還會對讀者產生潛移默化的精神影響。特別是在讀者和作者都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下,我們必須更加重視網絡文學影響人、塑造人的文化功能。因此,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是網絡文學創作選材上的權宜之計,而是社會的基本吁求,更是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核心舉措。傳統文化是歷史上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其中既有與全人類相通的共性內涵,也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但同時也包含一些已經被歷史判定為落后甚至愚昧的內容。其中,隻有那些為中華民族的生息、發展和壯大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保持了民族特性和民族生命力的部分,才是需要被弘揚的中華優秀文化的“硬核”傳統。在網絡文學創作中,對傳統文化要有鑒別和批判能力,防止不加區分地將算命卜卦、風水堪輿、拜神驅鬼等江湖術數與傳統國學混為一談,而這種情況在一些網絡文學作品中時有出現,需要引起我們的警覺。

  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已經內化為中國社會的“集體無意識”,“活”在當下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一隻指揮中國人言行的“看不見的手”。因此,網絡文學書寫傳統文化不能一味地“向后看”,在從歷史生活中尋找素材的同時,更要重視切近時代的鮮活表達。對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弘揚,應當貫穿在以現實生活為背景的作品創作中,要通過優秀文化傳統以及富有民族特征的道德情感和價值追求為現代人物“鑄魂”,賦予他們獨有的文化身份,隻有這樣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才有文學真實性和感染力。比如,在言情小說中,主要人物在愛情、婚姻、家庭生活中的言行除了要符合人類的基本倫理准則外,也要遵守真摯忠貞、和睦禮敬、長幼有序等傳統倫理。

  網絡文學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原創力,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其提供了生成土壤和外部條件,但這一文學形態能夠在中國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則是用適合中國人的審美表達方式滿足了大眾的心理情感需求。網絡文學雖然是文化創新的產物,但它運用了大眾文學的原理和創作手法,迎合讀者的閱讀心理、滿足讀者的“白日夢”想象,通過懸念構造“抓人”的情節、說話體的敘述語態、章回式的分章等特征,都與大眾文學一脈相承。在此基礎上,受到互聯網思維以及傳播方式的影響,並在文化產業規律等綜合作用下才形成了現在的文體相貌。因此,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通俗小說中的語言、結構、立意、修辭等均可為網絡文學創作提供寶貴的借鑒。網絡文學提升藝術水准,應該首先向傳統“取經”,之后才談得上融合媒介特性,創作出既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方式和閱讀習慣,又具有鮮明時代精神和“網絡性”的佳作——這也是網絡文學實現精品化和經典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桫欏,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網絡文藝委員會委員、河北作協特約研究員)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