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觀察:重塑出版形態 注重融合共建
在出版產業不斷發展的今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及應用不斷深入,產業形態更加多元,並有力帶動著出版業的整體融合,為圖書出版和發行帶來了更多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內容與技術的融合、行業之間的融合、產業服務的融合都已成趨勢。
被譽為出版風向標的北京圖書訂貨會自然也關注到了這一點,實際上在過去10年時間裡,北京圖書訂貨會都繞不開融合這個關鍵詞。從最開始的紙電同步、數據庫建設,到中期的移動端平台試水,再到現在多形態的互聯網平台搭建,出版業在融合創新的道路上一直沒有止步。而今年眾多出版單位在融合方面手段愈發“老練”,步子也越邁越大。
加速盤活優質資源
重塑出版形態成為趨勢
產生這一趨勢的關鍵就是出版從業者強烈的危機意識與創新意識。在互聯網時代,不斷改變是唯一不變的趨勢。上海譯文社的《英漢大詞典》服務了幾代讀者,在本次訂貨會期間,《英漢大詞典》現任主編朱績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今年上海譯文社將上線《英漢大詞典》知識付費板塊。英漢大詞典編纂處也將於春節過后,推出一門面向英語學習初階用戶的在線視頻課程,名為The Tidbit(暫定)。
在朱績崧看來,即使《英漢大詞典》是影響幾代人的經典作品,也要緊隨科學技術、傳播方式等時代要素的演進而改變,“因循守舊就是自取滅亡,何況如今坊間絕大多數工具書數字化已經普遍遠遠落后於時代的步伐了”。借助當下火熱的知識付費與短視頻的形式,《英漢大詞典》的出版模式發生改變,老樹發新枝。
打造行業平台
提供解決方案
對於很多出版業的弄潮兒來說,出版融合並非簡單的元素或者創新方式的疊加,而是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繁榮。
新華書店總店全資的新華國採教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建設運營的“全國大中專教材網絡採選系統(愛教材)”,依托《全國大中專教學用書匯編》的信息中盤與互聯網、雲服務、大數據技術,為高校和經銷商提供教材網絡採選的免費服務,為出版社提供數字資源制作與發布的免費平台,已成為教材發行領域的頭部產品。
在訂貨會期間,新華國採教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重慶材庫易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合作簽約。通過此次深度合作,“全國大中專教材網絡採選系統(愛教材)”將大幅度延伸高等教育教材產業鏈,發揮教材網絡發行渠道的集約化效應,推動新時代教材發行渠道向信息化、平台化方向快速發展,提升全國大中專院校教材採購與管理的在線化、網絡化。
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人民出版社原常務副社長任超認為,這次合作會為院校師生提供優質的紙質教材和數字教材採購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為教材出版發行市場提供創新智力支持,“這實際上推進教材出版與發行的良性融合,促進了行業進步”。
打通線上線下鏈條
以“微創新”特色取勝
打通線上、線下的融合並非是什麼新概念,然而在今年,它卻呈現出“微創新”的特點。這種“微創新”並非顛覆,卻可以領先一步。在訂貨會首日,由中國工人出版社承建的全國產業工人學習社區線上平台,旨在構建服務產業工人的“線上+線下”雙向鏈接學習社區。
在線上創新上,“全”成為它的特點。它的“線上”是指打造綜合教學服務與社區交流平台,集在線教育、課程開發、思維創新能力提升、協作式學習社區於一體,整合工會和企業制作生產的數字資源,讓產業工人無論身處何地,都能直接在網上向“大國工匠”拜師學技。
而其“線下”的創新點則發揮了“傳幫帶”的特色,平台以遍布全國各地的職工書屋、勞模創新工作室等為載體,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學習活動,讓產業工人感受技術匠人的風採和專注技藝的品格,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由勞模和工匠人才面對面傳經送寶,手把手解決現場問題。這種模式真正讓用戶體會到了線下作用,融合力度也進一步加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