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金立旺:好學力行,做到不可替代
編者按:為慶祝新中國第20個記者節,中國記協網“新聞人追夢新時代 夢想榮光”主題活動向廣大新聞工作者征集新聞座右銘的故事,請他們講述在“座右銘”的指引和勉勵下,堅守新聞理想、積極轉型成長、勇擔職責使命的奮斗經歷和追夢故事。今天,我們一起分享新華社攝影記者金立旺的座右銘——好學力行,做到不可替代。
踐行“四力”,其本質上也是對知行關系的一種認識。融媒體格局下,新技術層出不窮,媒體生態瞬息變化,如何好學力行,守正創新,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做到不可替代,是我們亟需努力的方向。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落月的那一刻,74歲的葉培建(左一)靜靜走到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的身后,對她表示祝賀和鼓勵。兩代“嫦娥人”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大屏幕上,嫦娥四號探測器即將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在拍攝記錄同步動態演示的全過程以及各個關鍵環節和登陸瞬間之后,我還抓拍到嫦娥四號成功發射的關鍵人物——74歲的嫦娥一號衛星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和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兩人情緒激動、雙手緊握的瞬間。在現場的媒體記者中,隻有我拍攝到了兩代“嫦娥人”的握手瞬間。這個溫情瞬間打動了許多讀者,也獲得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人民日報為這幅圖片配發了一篇評論,環球時報微信公號也專門發了一篇文章。
2016年12月9日,“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與阿裡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平台建立天地鏈路(合成照片)。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因空間局限,這次重要採訪對現場採訪的記者數量有控制,一般隻有文字記者、視頻記者兩個名額。新華社人員太多,我差點失去進現場採訪拍攝的機會。經過努力爭取,我才被允許進大廳拍攝。照片簽發之后,馬上成為當天的熱點。大家看到了一張照片的影響力,也認識到專業攝影記者的不可替代性。在環境復雜的現場發現並記錄下寶貴的瞬間,是新華社專業攝影記者在重大事件現場的必備素質。
之所以想跟大家分享這個故事,是因為我感覺到,在融媒體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新聞攝影業態已經發生了明顯的改變,攝影記者面臨新的來自內部和外部的挑戰。互聯網時代,媒體發展呈現出視頻化、可視化、社交化、移動化、智能化等發展趨勢,新媒體環境的新特征深刻影響著新聞攝影的發展方向,呈現出影像形態動像化、圖像生產技術化、創作風格個性化等特點。
2019年10月1日,新華社記者金立旺在國家博物館樓頂採訪拍攝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
這種形勢對攝影記者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攝影記者又該怎麼應對?我覺得我們需要做到一“專”多“能”,“專”要更專,“能”要更全,更加重視綜合能力的培養。
“專”要更專。對於攝影記者來說,專業能力主要體現在攝影水平的專業性上。專業新聞攝影從業者既要跟蹤先進技術發展,不落后、不落伍,又要充分挖掘傳統攝影工藝在互聯網時代的價值,融合傳統與先鋒的力量,讓自己變得更加專業化、職業化,做到不可替代。
“能”要更全。守正創新對新聞攝影從業者的素質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創意策劃能力、採訪拍攝能力、圖片編輯能力、腳本寫作能力、后期制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我們都要有所涉獵,有所學習,全面提高自己,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對“多能”要有辯証認識,每個人的精力、潛力千差萬別,要客觀把握,既不能局限一隅,不思拓展,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麼都學,分散精力,沒有重點。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復旦大學老校長、新聞系老主任陳望道先生曾給我們提出“好學力行”的系訓。作為一名1996年進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學習的學生,老先生的這句要求影響了我20余年。踐行“四力”,其本質上也是對知行關系的一種認識。融媒體格局下,新技術層出不窮,媒體生態瞬息變化,如何好學力行,守正創新,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做到不可替代,是我們亟需努力的方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