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的內心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早些歸來早些眠》后記
用了十三個月的時間,這本書終於寫完了,真的要對雪鬆和本書的責任編輯葛文聰女士說一聲抱歉。應該更快一些完成的,但因為我 本身散漫拖沓的個性,一下子讓書的交稿進度一拖再拖,是他們包容和體諒我,從不催促,更令我汗顏。
2018 年春節大年初五,我到叔叔家拜訪,叔叔問我最近忙些什麼?我說在寫書,為一個朋友寫,寫他二十年堅持做的一件事。爸爸和叔叔小時候是在東城區燈草胡同長大的,那裡有他們兒時的記憶, 燈草胡同與協和胡同幾街之隔。我繪聲繪色滔滔不絕地描繪著小方, 描繪著 1999 年后走進方家人故事裡的馮雪鬆,講啊講的。正在洗碗的嬸嬸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計認真地聽了起來,大家還你一言我一語地回憶著當年這些似曾相識的人的樣貌,比如方朱理、比如方澄敏,還有協和胡同左近的那一條條老街......說著和聽著,忽然我的眼睛就有些酸,回憶是多麼具有凝聚力啊!它把幾代人漸行漸遠的記憶正一點一點地拽回來。拉近這些凝重而美好回憶的推手正是雪鬆,我只是被他感召的一個傳播者。家人憶舊的話題一打開,整個屋子裡的親情氛圍更加濃郁溫馨,爸爸和叔叔全都叮囑我:“你一定要好好給人家寫啊!你的這個朋友雪鬆太了不起了!”
對雪鬆一共也沒有採訪過幾次,但因為同是媒體人,我會更加懂得他的付出和艱辛。作為同齡人,也更加感佩他無私高貴的情懷。有時候閑暇望向窗外時,有時候開車手握方向盤時,我會構思這本書 該怎麼寫?頭腦中忽然會交錯出好幾條線,方大曾和我外祖父是同齡 人,1937 年他們都是二十五歲。馮雪鬆和我是同齡人,我們都出生 於 1970 年代的第一個春天。雪鬆的兒子瑞濠和我的兒子皓玄又隻相差一兩歲,也是同齡人。我們都在同一時點上生活在曾經的北平現在的北京。在一種時空的交錯中,我會天馬行空地想象一下——
1930 年代中期,因為住所都在東四到東單這條大街上相鄰僅兩公裡,或許我的外公就見過或者與小方擦肩而過呢!那個時候,我的 外公可能在忙著上學也可能在培養著他的一個新雅好吧!那時他的家 世也是蠻殷實的,他同樣喜歡攝影,但他的鏡頭掃過之處多是一些家人的倩影和山水的風情。而那個時候,方大曾已經胸前挎著一架相機雲游四方,用快門捕捉著市井中一張張生動的身影和面龐;也可能,他把鏡頭對准了黃河邊的船夫和晉北荒涼破落村落裡的農民,又或者他已是走在通向綏遠和紅格爾圖層層哨卡的路上。
1990 年代中期,當馮雪鬆一邊蹬著他的破自行車一邊聽著隨身聽裡崔健的《寂寞就像一團烈火》,想著今天到底去哪個學長哪個老鄉那裡再擠上一晚的時候,我可能正安逸地躲在爸爸媽媽給我的小兩 居裡擺弄一些小姑娘的心水收藏,可能對著鏡子把剛剛買的一件衣服在身上比來比去!當馮雪鬆還在央視機房裡絞盡腦汁編片子加班時,我可能正抱著一大籃好吃的零食,一邊看著喜歡的電視劇一邊和閨蜜煲著電話粥。又可能,我和馮雪鬆同時參加過哪一場新聞發布會,然后擦肩而過呢!
2010 年代中期,在我帶著八歲的皓玄上著某一個課外輔導班時, 十歲的瑞濠正跟在爸爸的身后來到小方的故居或者母校,用他的小相機對比著光線取景拍攝。
這樣的念頭會經常不期而至地涌到我的腦海裡,栩栩如生。這想象會讓我的心時不時莫名地激動或者傷感一下,每個人過什麼樣的日 子都是他的選擇,沒有好壞之分,大多數人會忙碌和沉湎在個人和小家庭的凡常日子裡,但我們會在別人的人生故事裡看見自己的歲月。很多年以后,會有一種永恆在曾經芸芸眾生的平凡之中脫穎而出。如我一樣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凡人,更多時候我們的人生是獲得,是在別人的劇情裡或歡喜或唏噓。而方大曾和馮雪鬆不是這樣,他們是英雄,是忘我而無私的英雄。他們是給予,他們是拿著燈盞為他人照亮心路的高尚存在。
個人認為,家世優渥的青年投身於革命的滾滾洪流之中,會更加讓人感動和欽佩。方大曾本不需要通過革命去改善自身的境遇,他隻 是不肯苟安於飄零動蕩的世道中,於是他選擇向進步靠攏,他冒險掩護進步同學,他冒著被抓的風險跟拍李大釗的葬禮,他冒著犧牲生命的危險行走在戰爭一觸即發的刀鋒上,他與被戰火轟炸后四散逃逸的人流相悖而行,幾乎可以說是時刻准備從容赴死以身許國。他是那樣一個前途無量可以大有作為的如陽光一樣絢爛的青年,他只是希望他的國家可以更加強大。他本可以出洋以避戰禍,他也可以按部就班地大學畢業,然后擇一家門當戶對的親事,生兒育女體嘗常人該有的人生況味。然而他都沒有,他的結局當然令人潸然淚下,但他的非凡人生和他鏡頭裡的黑白往事卻勝似千言萬語在世間亙古流傳。
馮雪鬆,他有很多的機會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悠閑從容的生活,聰明有文採愛念書的他本可以再讀一個學位,因為他那麼喜歡鑽研史 料。他應該也有很多的機會出去拍拍片子,給家裡多進項些收入,可以更好地規劃一下未來的生活,為孩子留洋念書籌措更多的資源。在我們這代人各種挖空心思地積攢財富經營自己的時候,馮雪鬆用二十年的時間挖掘、重現、喚醒、傳播著一個被時光、被時代、被世道埋沒的無名英雄。他們非親非故,沒有人要求他這麼做,而他完美至上一做再做。當他一步步行走在小方曾經踏過的曠野和山脈上時,我輩可能在星巴克正端起一杯拿鐵對著窗外的落花與飛鳥發呆。他放棄了那麼多周末與親人共享天倫之樂的愜意時光,為一個籍籍無名的人拂去層層塵埃,讓一個戎裝在身、縱躍馬上的青春形象復歸國人視野。
構思這本書時,剛好看了一部電影《無問西東》。看了一遍,因為喜歡一句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的內心 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於是為著這句話又看了一遍,還 是一如既往地感動,流下一樣多的眼淚。
看這部電影 1938 年那個故事時,看到沈光耀就會想起方大曾,這句話是美國教官告訴他的,他也最終因著這樣的信仰與敵人同歸於 盡以身殉國。看完電影回來的路上,走著走著,一念劃過——“真心、 正義、無畏、同情”,這八個字、這四個詞、這幾重境界其實就是在說方大曾和馮雪鬆啊!
為著正義,方大曾無畏任何硝煙與炮聲縱身於烽火狼煙中,馮雪鬆起初因為同情方澄敏走進方大曾的往事中,此后一發不可收交托出 自己所有的真心,用他的雙手和雙腳譜寫出一曲對英雄的禮贊。正義與無畏的一代英雄方大曾的故事,在另一代英雄馮雪鬆同情與真心的找尋中“復活”。馮雪鬆希望這種“復活”可以讓一種精神流芳百世。
我的小孩有一天問我:媽媽,你還在寫那本書嗎?還是那個馮雪鬆和方大曾嗎?那一刻,我輕輕攬他入懷,翻開眼前的幾本書,在《消失與重現》《遺落與重拾》的一頁頁墨間掠影中,用小朋友聽得懂的邏輯和語言,大略講述著兩代心有執念的人,他們的時代、他們的故事、他們的得失。他慢慢翻著,翻到了小方母親方朱理的照片,就 是她暮年時分站在院中斜陽下失神遠眺的那一張。順著孩子手指的滑動,我的聲音忽然暗啞了下來,同樣作為母親,我特別特別了解她被撕裂的心和她大半生絕望的守候。八十年前的某一日,她何嘗不是用如我今天這般充滿愛意與溫暖的目光,目不斜視地看著自己的愛子活潑快樂地在家裡進進出出。她放飛孩子的自由,尊重孩子的信仰,盡管母子緣分短暫、結局無望黯淡,但小方母親對小方的開放式教育卻無意中改變了中國攝影史。我的孩子又問:“這幾本書都是你採訪的那個馮雪鬆叔叔寫的麼?”我忽然想起雪鬆帶著剛睡醒的瑞濠一大早拍攝小方的母校中法大學的橋段來,一下子覺得以后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應該不要局囿於眼前的苟且,應當讓他多了解一些歷史,了解一些在歷史雲際中正漸漸遠去的一個個背影。我們應該與他們一道學習,不拘泥於幾本課本和掌間的幾寸屏幕,我們更應該陪孩子走到天地中去,望一望方大曾用鏡頭撫摸過的每一寸山河,走一走馮雪鬆用雙腳訪問過的每一處故跡。
當我兒子似懂非懂地合上書時,我摸摸他的頭,輕聲告訴他:“你可以先看一看這些老照片,以后我一點一點把這些故事講給你聽啊, 你以后都會懂的。”那一刻,我非常感謝我的同齡人馮雪鬆,他用自 己二十年的堅韌執念讓更多人認識和擁抱了方大曾,讓我們在一種連自己都有些不知所措的快速裹挾中得以停頓片刻,安寧地沉下心來回首過往,懷念和紀念一下英雄。
在方大曾的人生故事裡,我們看到了“正義”與“無畏”;在他的鏡頭下,我們看到了“真心”與“同情”。在馮雪鬆的人生故事裡,我們同樣看到了如此多的美好。腦子中瞬間閃過不知從哪裡看來的一句話:一個人由表及裡,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外貌、能力、脾氣、品格、心性,所對應的人生完整路徑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人品、終於慈悲。用這句話來形容馮雪鬆,再合適不過。
從2017年至今,由馮雪鬆撰寫和主編的方大曾系列圖書已經出現了英文版、韓文版,阿拉伯文版、印地文版、土耳其版的出版也在醞釀之中,國際出版商對方大曾和馮雪鬆這兩個有故事的中國人表現出濃厚興趣。月前,雪鬆送了我一套 “尋找方大曾二十周年”中文紀念版,非常漂亮的裝幀,函套裡,是《方大曾:消失與重現》《方大曾:遺落與重拾》兩本書﹔函套上,映著小方的畢業照,青年英氣深邃的目光和嘴角浮起的淺淺笑意。當這個夏天忙過,我的新家終於裝修好了,我整理居室的時候,順手把這部紀念版放在了有些古色古香的漆器書桌上。整個九月,金秋來了,開學季也來了,每一天都行色匆忙,難得拾歇一刻。但有很多個瞬間,會在目力所張之處,和函套上的小方打個照面,我的心會在他的目光裡做片刻停留,我會把自己想象成小方母親,我怎會舍得讓自己如此漂亮的孩子走近炮火?我會特別心疼方澄敏一生縛得永久的等待!我會特別理解從陳申到阮義忠到馮雪鬆等一干人執著的接力!同為新聞工作者,方大曾,我的前輩,我能為您做點什麼呢?
一個人的努力是有限的,但我至少可以憑借我的口我的筆講述好這段弦歌,讓我周圍的人都知道方大曾。
擱筆之際,心頭很多感慨,謝謝我的老領導亦為恩師的楊牧之署長,楊署長現在是《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的總主編,聽了我講述方大曾和馮雪鬆的人生故事后,在百忙之中為我的書作序,這是前輩對我這個晚生后輩最大的鼓勵與認可。謝謝新世界出版社李春凱社長和解琛總編輯對本書的關注與關照。謝謝喬天碧、葛文聰前后兩位責任編輯對本書的傾力編排,還有賀玉婷、魏芳芳兩位漂亮的美編妹妹。
謝謝與我有著超過二十年友誼的海鷗姐姐當初予我機會聽這個故事寫這部書。
謝謝雪鬆,讓我看到同齡人的優秀,這優秀也成為我面前的一扇明鏡。
謝謝小方,讓我感受到高尚的力量,每天與高尚對視幾秒,內心會特別澄澈和勇敢。
馮雪鬆的書,裝點了我的案頭。方大曾的故事,裝飾了我的心。他們,共同裝潢了我的筆墨人生。 (作者 光明日報記者 中華讀書報編輯總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