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2020年新聞戰線“新春走基層”活動

隴原大地品年味(新春走基層·春節文化掃描·年味)

王錦濤
2020年01月25日08: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隴原大地品年味(新春走基層·春節文化掃描·年味)

  親友暢敘,過大年唱大戲,說往事看今昔,是團聚﹔在崗盡職、護佑平安,和家人通電話、接視頻,亦是團聚。一樣的春節,不一樣的團聚,一起承載著濃濃的故鄉、家國情懷,勾勒出團聚中的精神守望。

  回家,掐著指頭盼的年味

  臘月二十八,甘肅省臨潭縣城,商戶家家開門營業,群眾個個籌辦年貨。人群摩肩接踵,讓原本寬闊的柏油馬路,變得狹窄。王裡平拎著各種年貨,和家人站在路邊等出租車。

  王裡平是臨潭縣城關鎮楊家橋村村民。“村子在鎮子南邊,已經和縣城連成一片了。算起來,咱也是城裡人。”王裡平常年在外務工,一年最大的盼頭,就是進了臘月能早早回家,“現在越來越覺得,能回家才有年味。”

  “也是掐著指頭算日子。”王裡平在外打拼,妻子李尼曼草在家帶娃,“他早點回來,我心裡就踏實了。”

  母親看著王裡平提回家的東西,覺得買多了,“少買些,省點錢”。

  “一年過一次,咱也不能太節省。”王裡平答道,去年在卓尼縣開挖掘機,一個月掙5000多元哩。

  “去年和阿媽種的幾畝蠶豆,粜了3000多元。”李尼曼草說。

  “算一起,家裡總的收入在5萬多塊錢。”王裡平接過話,對正在秀新裝的孩子們說,“給你們包大紅包。”

  大戲,吼出開新春的年味

  臘月二十六晚上,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石佛鎮,大坪村的秦腔自樂班開唱了。

  觀眾就是演員,演員也是觀眾。爐火正旺,村民王振川從長布套裡,掏出一對鼓槌來。隻見鼓槌飛舞,幾個敲鑼、打鐃的,互相一對眼神,就時急時緩、時輕時重地敲打起來。

  這些年來,扶貧政策不斷落地,村裡水通了,路通了,種的蘋果賣出山了。“娃娃們上學也不用花錢,還有營養餐,吃住全在學校。”王振川說,收入多、支出少,手頭也就寬裕了。

  “每到過年,惦記的就是唱一折戲。”村民王小琴說。“5年前,我們自發組建了秦腔自樂班。”王振川說,“日子好過了,大伙兒就想重新把秦腔拾起來,豐富精神生活嘛!”

  爆竹聲聲辭舊歲,秦腔一吼開新春。王振川呷了口罐罐茶說,在這裡,人們管秦腔叫“大戲”,春節就得唱大戲。

  平安,守住每個家的年味

  臘月二十九,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張海林一如往常,很晚才到家。

  當天下午一點半,他接到一位來自定西的患者,“是腦動脈瘤破裂,很危險,必須馬上手術。”病情不等人,經過一個多小時的仔細准備,張海林“披挂上陣”。“這一套鉛衣,20多斤重。”張海林說,現在技術先進,衣服輕了也薄了。要放過去,這套“鎧甲”得有小40斤。手術從下午3點開始,一直到晚上7點多才結束,很成功。

  大年三十的一大早,兒子還在酣睡,張海林已經離開家了。“要到科室查房,還有30多個住院病人。”張海林專門去了科裡的重症監護室,仔細查看昨晚的手術病人。

  “我們科室急診多,大家都是隨時待命。”張海林說,年貨全靠家裡人置辦,“妻子說我無事一身輕,隻負責回家吃飯和睡覺。哪是一身輕啊,鉛衣不輕呢,哈哈!”

  從醫16年,他沒有和家人過上一個完整的春節假期。“其實,對任何家庭而言,平安都是最好的團聚。”張海林說,能守護平安,就是醫務人員最美的年味。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