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詩詞大會第五季 我們的生活因此而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2020年02月04日07:19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詩詞大會第五季,我們的生活因此而變

  王恆屹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現場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在大年初四如約而至。

  我們看到了一些“熟人”:嘉賓康震、蒙曼,風採依舊﹔當了兩季亞軍的彭敏,笑稱要“衛冕亞軍”﹔第三季橫空出世的冠軍、外賣小哥雷海為,已經是一名教師,這次作為預備團成員登場……

  也有一些新變化。詩詞大會總導演顏芳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本季詩詞大會啟用了年輕主持人龍洋,而且創造了節目有史以來最大的同台年齡差,百人團中90歲高齡的“新中國第一代飛行員”與5歲半幼童同台,“一老一小讓人感受到詩詞在生命中的力量”﹔全新登場的情景題,讓專家走出演播廳,到祖國的大地上出題,使觀眾在山水建筑中更真切地感受詩詞之美,出題人包括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林鳴、蛟龍號潛水器主駕駛員唐嘉陵、最美航天員王亞平以及南極站的工作人員等。

  而生活中,無論台上的擂主,還是台下的觀眾,都因為節目發生了一些改變。

  顏芳說:“青年團中的很多選手,因為這幾年看詩詞大會而對古詩詞產生深深的熱愛,在高考報志願時選了中文專業﹔在家庭團中,有一些情侶和夫妻也因為詩詞結緣,還有一對小夫妻為了進入今年的家庭團,提前領了結婚証……”

  第五季第一期中,第一個上場的是一個5歲半的孩子。這個幾乎和詩詞大會同齡的小男孩王恆屹,已經能背580多首詩詞。這幾天又增加了。因為肺炎疫情,小屹整個寒假都沒有出門,從以前的每天背一首,增加到了每天背兩首。

  小屹的奶奶何霞告訴記者,孩子從兩歲開始背詩,沒有目的沒有計劃,就是帶著孩子玩。2018年開始看詩詞大會,第一期第一個上台的也是個孩子,“小屹先坐著看,后來太緊張了,站著看,一邊看一邊念叨,‘完了要輸了’。當那個孩子被淘汰,小屹哇地一聲就哭了”。

  王恆屹3歲時就認識2000多個漢字,現在識字量和成人差不多,所以他背詩,從來不是家人選,而由他自己決定。比如,看到詩詞大會上有哪首詩自己不會,就讓奶奶給他查﹔翻家裡的詩詞書,哪首感興趣就背下來了。

  家人覺得小屹還是個寶寶,給他買過各種各樣的玩具,可他似乎並不感興趣,最大的愛好就是背詩。何霞說:“前年帶他去新疆,同車廂遇到一家人,有個12歲的小女孩也很厲害,倆人就比上了。小女孩輸了,還把她同學也叫過來接著比。后來那家人中途下車,小屹特別舍不得,都想跟著下去……”

  對小屹來說,詩詞大會比爸媽的話管用。之前媽媽想讓他去學畫畫,他說什麼都不去。自從看到詩詞大會上康震現場作畫,他主動要求去上畫畫的課。到現在,他不僅把康震畫過的畫都臨摹了一遍,還自己創作——畫一幅畫,題兩句詩。

  節目組工作人員在海選中發現,很多小學在早讀時間讓孩子背誦古詩詞,有的還把“飛花令”當成必選項目。幾季節目下來,少兒團的水平提高得非常快,他們可以說是“詩詞大會啟蒙團”,從家長到孩子,都以詩詞大會的題目為“教材”,以選手為目標,以進入百人團為奮斗方向。“每次面試選手時,當他們說到‘我是看著詩詞大會長大的’時,我心裡就很溫暖,感覺這幾年真是詩詞進校園,詩入尋常百姓家。”顏芳說。

  在第四期中上台的翁智平,是來自貴州的一位戒毒所民警,她參加詩詞大會是為了幫女兒圓夢。

  女兒楊玉書從小對傳統文化感興趣,2014年9月考入四川大學,選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然而入學不久,楊玉書就高燒不退,終因免疫性血管炎傷到眼睛,造成永久失明。“女兒住院的7個月裡,每晚不是唱歌,就是背詩。”翁智平回憶,女兒出院后學盲文,剛開始非常抵觸,“她認為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

  2016年2月,第一季《中國詩詞大會》播出,第一期擂主彭超,是比楊玉書小一屆的校友。“我們一家看節目的時候很感慨,失去雙臂的彭超依然這麼堅強。女兒當時就跟我說,‘如果我也能站上詩詞大會的舞台就好了,可惜現在看不見了’。”翁智平聽了之后很心疼,對女兒說,“媽媽從現在開始學習詩詞,每天學一首,一定幫你圓夢”。

  從此,繁忙的工作之余,翁智平又多了一件學詩的大事。從零開始,這對當時已經42歲,日常也沒接觸過詩詞的她來說,並非易事。

  翁智平為自己排了日程表:早上5點起床,先背一個小時詩﹔6點為女兒做早餐,7點趕交通車去單位上班,路上還有一個小時,她就在手機裡存了要背的詩詞﹔在單位,她把中午休息時間拿出來背詩﹔下班回家,做晚餐,陪女兒散步,收拾家務﹔晚上10點,女兒入睡后,她又花兩個小時復習學過的詩詞。就這樣,從女兒的小學課本開始,她花了一年時間學完了270首詩詞。

  女兒失明之前,翁智平不知道女兒的興趣愛好是什麼,不知道她喜歡動漫、喜歡看小說,也不知道她竟然會背這麼多的詩詞。如今因為學習詩詞,翁智平和女兒成了好朋友。每天吃飯時,她們分享自己學到的詩詞知識﹔吃完晚飯,一家人出去散步,在路上玩飛花令、詩詞接龍。

  有一天散步,翁智平給女兒背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女兒哭了,她也哭了。原來,那是2014年,一家人送女兒去成都上大學時,女兒站在杜甫草堂的茅屋前背給她聽的。“當時她問我會不會,我說不會,她就給我講了很多詩詞故事。”現在,翁智平花了5天時間,背下來了。

  每年詩詞大會播出的時候,一家人准時守在電視機前觀看。翁智平會把九宮格和十二宮格每一個格子中的字告訴女兒,讓她在腦海中連線答題。楊玉書說:“雖然我眼睛看不見,但是我已經跟著詩詞走遍了全中國。而且在我的記憶中,是爸媽最年輕的樣子。”

  4年過去了,翁智平背會了600多首詩詞,終於站到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舞台上。其實,這也已經不重要了。對翁智平來說,學習詩詞,和女兒分享詩詞,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和享受。

  顏芳說:“5年來,詩詞大會焐熱了一度被‘束之高閣’的古詩詞,讓詩詞有了溫度和廣度,讓更多的人了解詩詞之美。而百人團的故事也激勵著每一個人,‘人生自有詩意’,這種詩意不是簡單的風花雪月,真正的詩意是詩詞蘊含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它改變了人們對於詩詞的態度,也讓詩詞真正在人生中真正‘有用’。”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