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這才是向往的生活”
大紅燈籠高高挂在房檐下,喜慶的春聯貼在大門兩側。家裡收拾得干干淨淨,年夜飯做了滿滿一桌子的菜。“我們也過上了向往的幸福年。”江蘇省建湖縣九龍口鎮梅蘇村村民顏士香掩不住內心的喜悅,這是她搬進新房后的第一個春節。
這個春節,梅蘇村處處張燈結彩,透著濃濃的年味。迎著冬日暖陽,村民們三三兩兩地坐在庭院中聊天,嘮家常。瞧!一幢幢二層“小洋房”錯落有致,一條條整潔的馬路寬敞平坦,一片片苗木在冬日裡依舊綠油油。
灰瓦白牆、依河枕水,村庄美如畫。這正是建湖縣大力推進農房改造、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江蘇省建湖縣九龍口鎮梅蘇村。人民網 劉雲攝
搬進新生活,錢包也要鼓
顏士香咋也想不到,63歲的這年,還能有一份正式的工作,當上了保潔員,拿上了工資。這事還得從搬遷講起。
“以前的老房子都是用的石灰和空心磚,一到冬天,屋內屋外都冷,臉頰兩側都被凍傷了。”顏士香擰著眉頭回憶,“老房子條件差,沒有衛生間、洗澡間,在外工作的女兒也不願意回來。”
雖然梅蘇村離縣城隻有15公裡,開車隻要20分鐘。但四處分散的舊村落,路不好走,進趟城費勁,給不少村民的生活帶來不便。為了增加收入,不少村民選擇外出打工,村裡大多數是孩子和老人在活動,找可以說話的人都難了。
“就沒想過要搬走嗎?”“想過,女兒也勸過。”但顏士香和丈夫蘇萬紅還是猶豫了許久。不搬吧,舊瓦房的冬天實在是冷,孩子們回來的時間也少了,種田一年也賺不了多少錢。搬吧,沒錢,去城裡沒地種,炒個菜連蔥都要花錢買,咋生活?
直到2019年搬入新房,顏士香夫婦才知道,原來還有另一種生活——告別了舊房,住上了“小洋房”,這個冬天臉頰、手也沒有凍瘡了。
梅蘇村村民顏士香坐在新房客廳裡。人民網 劉雲攝
“現在讓你們搬回去,都不可能有這樣的想法了吧。”一旁的梅蘇村黨委副書記蘇井財開玩笑道。今年53歲的蘇井財,一直生活在這裡,說起村裡以前的情況,他記憶深刻:老平房低矮擁擠,舊瓦房透風漏雨,道路狹窄泥濘坑窪,村庄布局分散,生活垃圾隨地扔,“老舊小散亂”安全隱患多。
如何改善?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引導農民居住向特色村、重點村集聚。
在梅蘇村,這一推動也是歷經了整整10年的摸索,不同時期打造了三種不同形態的農房:2008年建的聯體別墅,因商業開發定價超過了村民預期﹔2013年從節約土地角度建的7棟多層樓房,年紀大了的村民爬不動,生活不方便﹔2018年新建的兩層聯排新農房,終於獲得了村民的肯定。蘇井財笑道,“村庄怎麼改,建在哪裡,什麼戶型?現在都是村民說了算。”
咋搬?按縣裡的政策,蘇井財幫顏士香算了一筆賬。顏士香家的老房子有70多平,拆了后政府給8萬元,新房選了一戶102平的“小洋樓”,一共10萬元。加上其他相關補貼,也就是說,顏士香花了不足2萬元的錢就能住新房。2019年5月,顏士香一家搬了新家。
搬后咋過?政府幫他們想到了。村民搬走后,將原址和閑置用地進行復墾,通過市場化手段,土地集中流轉,一畝地給村民900元。顏士香家有6畝多地,每年能拿到5000多元的流轉金。另外,從土地解放出來的農民也能到鄰近鄉鎮、縣城務工或者發展特色經濟。
“現在,我每個月能拿到2000元,老伴在鎮上打工每月能拿到3000元。”走進顏士香的家,空調、熱水器、電視、冰箱、微波爐都配齊了。“以前住在舊房子,過年時做的包子都沒有地方放,現在家裡買了冰箱,裡面能塞得滿滿的了。”話說罷,顏士香便拉著記者瞧上了冰箱裡囤的年貨。魚丸、雞肉、豬肉、牛羊肉……搬了新家,日子也變好了。
房子搬了,鄉愁也要搬
行走在梅蘇村新型農村社區,記者發現這裡衛生室、超市、快遞、銀行等生活配套齊全,還有天然氣、圖書室、健身設施、電瓶車充電樁、污水集中處理等。這讓顏士香感覺,“村子和城市沒有什麼區別。”
家搬了,環境也好了,但不少村民仍有疑慮:“房子好是好,可農民不種菜了,還能叫農民嘛?”
村民的憂慮並非沒有道理,“雖然通過農房改造工程,村民們變成了社區居民,但他們原有的生活習慣沒有改變。”蘇井財說。對於村民的這些需求,當地政府也考慮到了。集中居住,不僅要搬人,還要搬走鄉愁。鄉愁,咋搬?
窗外太陽已升上了高空,同村的李大媽推著一輛三輪車在顏士香家門口吆喝,“什麼時候去菜園啊?”走近一瞧,車上放著一桶水、一把鐵鍬、一把鐵耙。
梅蘇村村民顏士香家的菜園子。人民網 劉雲攝
“都是綠化,哪有菜地?”見記者充滿好奇,顏士香忙拉著記者往村后走去。大約步行了2分鐘,眼前出現了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地,一塊一塊被分成許多長方形,有青菜、蘿卜等日常食用蔬菜。
原來,建湖縣在推進農房改善過程中,考慮到農民的生活習慣,為每戶居民提供了一塊10—15平米的“微菜地”。另外,為了防止部分村民破壞小區綠化,毀綠種菜,梅蘇村還為每家發放了花箱,讓村民種一點蔥、蒜。
“不是為了去賣,就是留給自己吃的。”蹲在自家的小菜園裡,顏士香一邊摘青菜一邊順手除了把雜草。如今,新房條件好,小區環境也好,村民們都心動了,越來越多的村民搬進來。“小區和以前農房一樣保留著農村氣息,村民都很滿意。”蘇井財說。
建湖縣為每戶居民提供了一塊10-15平米的“微菜地”。人民網劉雲攝
事實上,在新型農村社區設計之前,建湖縣對於小區選址、規劃、戶型、套內面積等相關設計內容都會一一征求村民意見。同時,為解決好村民的多元需求,在新型農村社區設計建造中實行建筑風格“一村一品”,杜絕千篇一律。
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收成村也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東海王墓、古院鐘聲、鳳凰池沼、古樹名木、祠堂老屋……穿行在收成村中,“收成八景”一一映入眼帘。早在2016年,收成村被列入省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在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時,村裡便結合自身特色,保護傳統村落,制定了特色規劃主題,一邊是有歸屬感的新村,一邊是重新煥發活力的老村。
“我們挖掘‘收成八景’文化,推動收成老街改造,98%以上的村民都支持村裡的建設。”收成村黨總支書記夏正東站在老宅前笑道。看到記者拍攝老宅時,村民都紛紛圍了上來,“稀奇,沒想到這老房子火了。”
收成村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時,注重保護傳統村落。人民網 劉雲攝
九龍口鎮梅蘇村、恆濟鎮建河村、慶豐鎮董徐村、寶塔鎮寶塔村……從2018年開始,建湖縣村庄改造試點首批高標准規劃11個新型農村社區,挖掘地方文化內涵,精心設計建筑形態、戶型結構,並配套水電道路綠化、垃圾污水處理、基本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建湖樣板”。
顏值上升,價值也要攀高
實際上,村庄美了,村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環境賬也是發展賬。以前,村裡民居四處分散,土地被分割成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零散田地,難以形成規模效應。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耕作模式,已不適應農村發展。現在,農房改善后,退宅的田地復墾成方成塊,零散的土地可以連成片規模經營,帶動農業在生產經營方式上出現根本性的變革。
好環境帶來了好“錢景”。在九龍口鎮,有一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九龍園藝。這處產業園佔地約5000畝左右,其中在梅蘇村的綠植種植面積達2500畝。顏士香正是在這家產業園工作。
在梅蘇村,到處可見綠色植物,有紅葉石楠、桂花樹、香樟、臘梅等樹種,還有石榴樹、柿子樹等果樹。“家門口就有工作,村民收入也多了,日子更有奔頭。”蘇井財介紹,梅蘇村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成立苗木專業合作社3家,帶動梅蘇村近百戶農民發展綠色產業。
別的村怎麼樣?各有特色。建陽鎮西尖村發展魚蟹規模養殖﹔岡西徐王村發展優質大米種植﹔高作鎮季墩村發展稻蝦輪作和足球草坪種植﹔恆濟鎮建河村發展水產養殖……目前,建湖縣在新型農村社區附近發展優質稻米、綠色果蔬、花卉苗木、特色水產和水生作物等農業產業18個,興辦勞動密集型企業29個,吸納本地農民就近就業。
旅游也會是一門好生意。梅蘇村建設田園綜合項目,依托梅蘇村花卉苗木基地,欲開放旅游觀光市場﹔收成村挖掘“收成八景”文化底蘊,將村口建筑改造為游客中心、村史館、田園康養等,以吸引游客參觀體驗……美麗鄉村建設存在許多的機遇。
61歲的村民潘俊昌,正是因為旅游而簽下了人生第一份勞動合同。在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九龍口景區,潘俊昌開觀光旅游車,每月能拿到1860元的工資。“景區裡的保潔員、門衛、售票員等工作人員,基本都是村民。”九龍口鎮合蕩村黨總支書記朱實堂說,目前有近80個村民在景區內工作。
在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九龍口景區,潘俊昌開觀光旅游車。人民網 劉雲攝
從“前面柴房廚房、后面豬圈茅房”的舊農房到一排排的陽台觀景、庭院賞花的兩層“小洋房”﹔從老舊閑置的農房到促民增收的“黃金屋”,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建湖在推進農村住房條件改善的道路上,充分尊重農民的意見和需求,用實際行動詮釋“不是我要你覺得好就是真的好,而是讓村民自己覺得好才是真的好”。僅2019這一年,建湖縣就新建擴建新型農村社區16個1922套,搬遷改造農房9086戶。
2019年12月16日,徐宿淮鹽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建湖縣跨入高鐵時代,從建湖出發去北京隻要4小時47分。九龍口旅游度假區、陸秀夫紀念館、喬冠華故居、朦朧塔、建湖雜技、建湖淮劇……風光秀麗,旅游資源豐富。高鐵通了,游客也就多了。
新的一年,顏士香開心的是女兒願意回家了,有地方住了。新的一年,蘇井財開心的是村庄環境好了,村民錢包鼓了,大伙的精神氣更足了。新的一年,夏正東開心的是村子越來越美,大家伙將吃上旅游飯。這,就是他們向往的生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