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聞傳播學子的"雷火團隊":穿過網絡來救援

2020年02月17日07:0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穿過網絡來救援

  1月29日,一個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發起“雷火研究計劃”的消息在微博傳開了,招募消息稱:擬開展防疫工作中的媒體報道以及網絡謠言分析,招募新聞傳播專業的志願者,一起為抗擊疫情做點事情。隨后,包括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的張皓敏在內的超過600名青年開始響應,並在全國多個城市或鄉村開始做同一件事:收集新冠肺炎患者的網絡求助信息,核實后上報有關部門。截至2月15日,“雷火救援”團隊利用微博、電話累計回訪2026人,其中許多求助者在獲得救治后,發來了感謝消息。

  “雷火救援”團隊的青年志願者中,絕大部分是來自清華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傳媒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全國各地高校的在校大學生,許多都是00后和大一新生,還有一些是法官、醫生、公司職員、教師等。

  雷火救援隊隊長張皓敏來自山西晉中,畢業於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是一名剛參加完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女孩。她和另外5名本科生、兩名博士生看到“雷火研究計劃”招募消息后陸續加入其中,成了第一批隊員。張皓敏說:“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在武漢救治患者,我們通過網絡,為患者多爭取一分被救治的希望。”

  起初,張皓敏的想法只是希望參與其中,做點專業研究。但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她和隊員都發現,微博上的患者求助信息太多了,每讀到一個,“那些文字本身好像就在流淚”。2月1日,發起人沈陽決定,在“雷火研究”團隊之外,另組建一支“雷火救援”團隊,主要任務是:收集微博上的求助信息,逐一打電話詢問,並將信息報送給有關部門﹔隔一段時間再打一遍電話,詢問進展。

  當天,“雷火救援”團隊在微博上收集求助信息500條,經篩選去重后,確定個人求助信息72條,這其中,包括18名新冠肺炎確診者的緊急求助,通過微博私信、電話回訪聯系到23人,當晚經回訪確認得到救治者兩人。

  經過一天的信息收集后,志願者發現工作量的確有些大。這時,沈陽再次發起招募信息:雷火救援隊“招人,沒有學歷要求”!幾名隊員不僅為雷火救援隊注冊了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還設計了4頁紙的海報,明確救援隊要做的事:發現、收錄、電訪、核查、傳送疫區病患求助信息。

  接著,招募消息擴散開了。“我報名”“舉手,希望可以做點事情”“舉手,我是新聞專業學生”……招募消息發出后的第二天,申請加入該團隊的青年就超過了100名。隊伍壯大后,青年志願者們被分成數據收集、電話回訪、問題快報、稿件統籌、對接小隊、后勤心理6個小組。2月13日,“雷火志願者”正式注冊,並納入北京網絡志願服務總隊管理。

  “最難的是電話回訪小組。”張皓敏說,數據收集小組負責通過微博等渠道收集新冠肺炎患者求助信息,並發布在微信群中﹔電話回訪小組志願者領取任務后,開始打電話、發微博私信聯系求助者,致電患者所在社區,核實患者病情、是否被救治、當前進展等。所有信息都是當天分時段匯總,由專人報送有關部門。次日,電話回訪小組還要二次回訪跟進。

  21歲的邢玉茹是電話回訪組小組長,是大連外國語大學新聞學專業三年級學生,她每天都關注疫情,“閑著不如做點事”。她記得,2月3日報名加入救援隊后打的第一個電話時長不到3分鐘,核實完求助信息,對方在電話裡對她說了十幾次“謝謝”。

  邢玉茹回憶,每次的電話回訪,另一端有時是瀕臨絕望的家屬泣不成聲,訴說著家人患病的情況,有時就是患者本人。有一通電話來自一名20多歲的男生,他自訴發燒十多天了,卻沒能排上做核酸檢測的隊,一直在家隔離等待檢測。邢玉茹在電話裡告訴他,可以幫忙上報爭取做上檢測、入院治療。這名男孩在電話裡表示了感謝,但是頓了頓又說:“我還年輕,還可以撐一撐,把救治機會先讓給情況更緊急的老人吧。”“這個時候,還有人把治療的機會讓給素未謀面的別人。”邢玉茹對這個患者“既敬佩又心疼”,挂了電話后,她已經淚流滿面。

  日夜刷新信息的志願者微信群裡,不斷有好消息傳來。“謝謝您的關心,今天通知入方艙醫院,正在集合”“謝謝,因為有你們的幫助,我們才能這麼快得到收治”“剛剛收到消息了,我公公馬上去住院,我叫了120過去接,第一次因為住院這麼高興!后續有什麼變化再隨時跟你們匯報,謝謝你們”……每當微信群裡傳來這樣的信息,志願者們都備感振奮。

  除了自行收集求助信息外,救援隊還和武漢當地的一些志願者組織保持聯系。志願者高悅是武漢傳媒學院的一名大二學生。2月8日,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名大四學姐幫轉了一條求助消息稱:求助者的爸爸因為患新冠肺炎去世了,媽媽也感染病重急待入院。高悅幫忙核實登記,並向隊裡進行了急報。第二天,患者就住進了漢口一家醫院。10日上午,求助者再次聯系高悅稱“需要找人開車去數十公裡外的江夏區幫媽媽領取免疫球蛋白”,高悅又聯系團隊通過武漢當地一家志願組織提供了幫助。

  “我們做的事,究竟意義幾何?”回顧十多天的志願服務經歷,張皓敏在13日凌晨寫下這樣一段總結的話:“無論點燈幾盞,我們在盡力做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循著他們內心的聲音要做的事。即使前路危矣,仍翹首春暖晨興。”(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 雷宇)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