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柏林國際電影節開幕 賈樟柯中國作家紀錄片展映

王金躍
2020年02月22日08:35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賈樟柯中國作家紀錄片展映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主要拍攝了賈平凹、余華和梁鴻三位作家。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在柏林當地時間2月20日開幕,將持續到3月1日。今年的金熊獎主競賽單元共有18部作品入圍,包括中國台灣導演蔡明亮的《日子》。賈樟柯導演的紀錄片《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入圍特別展映單元,孫立軍導演的中國水墨電影短片《秋實》入圍新生代單元。

  柏林國際電影節可以說是中國電影人的福地,1988年張藝謀憑借《紅高粱》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熊獎后,謝飛、王全安、刁亦男等導演都獲得過這一獎項。去年,《地久天長》兩位主演王景春和詠梅,則一舉包攬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和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本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英國演員杰瑞米·艾恩斯攜其他評委集體亮相。艾恩斯曾在1991年憑借《豪門孽債》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對於此次主競賽單元的評選標准,他認為,主要標准是希望找到“創造魔法、創造情感”的電影,“我發現,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選片標准和奧斯卡完全不一樣,但我認為,我們對生活和電影的認識要足夠廣泛,並且能夠承擔起責任,並對我們看過的電影作出公平的評價。”

  加拿大導演菲利普·法拉爾多執導的影片《當我成為塞林格》當日亮相,成為本次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喬安娜·雷科夫的作品,講述了一名年輕女作家在紐約一家文稿代理商擔任經紀人助理期間發生的故事。該片也是柏林電影節史上少見的非主競賽單元開幕影片。

  今年柏林電影節除了傳統的主競賽單元、論壇、全景單元、新生代單元外,還新增“遇見”單元。電影節新任主席瑪麗特·裡森貝克表示,“遇見”單元是專為小成本電影設計的。這被視為是今年柏林國際電影節為適應數字化發展趨勢嘗試的改革。

  本屆電影節還特設了紀念柏林國際電影節70周年的“傳承”對話單元,邀請7對導演探討當代電影和電影節未來的發展,其中賈樟柯邀請《過昭關》導演霍猛對談﹔李安邀請《小偷家族》的導演是枝裕和對談。柏林國際電影節新任藝術總監卡洛·沙特裡安表示,該環節“不僅是為了呈現柏林國際電影節歷史上經典的電影,也是為了將它們與他人聯系起來”。

  導演蔡明亮是柏林電影節的常客,他的《河流》和《天邊一朵雲》分別在1996年和2003年的柏林電影節上獲獎。新片《日子》全片隻有李康生和亞儂弘尚希兩位演員。蔡明亮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年紀大了,心境自然改變,能保持每一部片都入圍大影展的紀錄已經不容易,至於得獎與否,聽天由命。據悉,拍攝期間,主演李康生生了一場病,蔡明亮隨機應變,將李康生的生病過程也拍進電影中。

  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原名《一個村庄的文學》)入圍特別展映單元。影片以賈平凹、余華和梁鴻三位作家為代表,通過18個章節講述了1949年以來的中國往事。談及拍攝初衷,賈樟柯表示:“作為一個讀者,我一直對那些用筆為我們帶來這個世界最新消息的作家心存敬意。”

  水墨動畫《秋實》入圍新生代單元,該片由孫立軍導演,張春景、沈永亮參與主創,講述了一隻蟈蟈為秋后的蟄伏在絕境下儲藏食物的故事,該片在汲取國畫大師齊白石畫作神韻的同時,也將齊白石“兼工帶寫”的繪畫技法融入三維動畫中。我國是水墨動畫的誕生地,其中《三個和尚》《鷸蚌相爭》等分獲第32屆、3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銀熊獎。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