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戰"疫"實錄:在與病毒貼身肉搏的ICU採訪

2020年03月04日08:03 | 來源:中國記協網
小字號
原標題:戰“疫”實錄:在與病毒貼身肉搏的ICU採訪

  編者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ICU則是這個戰場的最前線,是離生死最近的地方,一個關乎生死又關乎責任的地方。在這裡,醫護人員每天都在與時間和病魔賽跑,見証著命運的悲愴和生命的奇跡。那些充滿力量忙碌穿梭的身影,那些飽含信任與期待的眼神……對於每一個踏入ICU的記者來說,走進戰“疫”最前線,真實記錄那些守護生命的真情故事,也是一名戰“疫”記者的無悔選擇。今天,讓我們聚焦走進ICU的4位採訪者,聽他們講述堅守與感動。

  中國軍網記者高輝:

  採訪ICU,從謹小慎微開始

  作為一名軍事記者,來到武漢的目的就是要去戰斗的最前沿。在重症監護室,見証了軍醫和護士們高強度、高危險、高水平的工作,親身感悟了那種直面生死的勇氣和敬佑生命的執著

  “誰讓你進來的?我不管你是誰,防護做不好就不要想進去”,這是第一次見到陳靜護士長時,聽到她凶巴巴的一句話。

  盡管跟著科室主任進病房採訪,我還是心裡怯怯的臉上燒燒的,趕緊放下手裡的相機,規規矩矩按照她的指示完成了自身防護。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們的“一姐”真嚴厲,不怒自威,這就是她給我的第一印象。

  第二次進病房,老老實實做完防護,看見她滿意了,我的心才放下。對陳靜護士長的採訪,是從謹小慎微開始的。

  重症監護室是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后屏障”,疫情重症監護室更堪稱是與時間和病魔賽跑的“生死火線”,這裡每天都在見証著悲愴與奇跡,是一個讓人聞之色變卻又肅然起敬的地方。

  在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每天,陳靜都要帶領50名護士並肩作戰。一位護士說:“她像媽媽一樣,跟著媽媽出門,你會沒有安全感嗎?”把每一個“孩子”都平平安安地帶回去,與親人團圓。這是陳靜護士長立下的誓言,也是每一名護士敢於直面生死的底氣。嚴厲,是保護和愛的最好體現。

  陳靜對患者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有希望,有希望……今天狀態很好,一天會比一天好。”採訪中,陳靜跟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名70歲的患者,老伴65歲,孩子都在國外。他和老伴一起發病住進了火神山醫院,但是因為他發病比較急,所以到了ICU。經過治療,脫離了氣管插管。這是一個危重病人經過治療逐步向好的成功案例,大家都很高興。可是,這位老人卻急著想回普通病房,陪在老伴身邊。因為光靠手機,不能滿足他陪在老伴身邊的情感需求。說到這裡,陳靜的護目鏡裡洒滿了淚光,這種感情令她動容。她說:“面對這些勇敢堅強又溫暖的患者,我們真的得用100%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患者實現家庭團圓,這也是我們來武漢的意義”。

  陳靜正在核對患者用藥情況。

  ICU是與病魔戰斗的最前沿,來到這裡的每一名患者都曾在生死線上徘徊,與患者相識時間不久,醫生護士們卻充當了老友甚至親人的角色。

  一位醫生告訴我,現代醫學並不是把人孤立地當成機器來修理,還要注重心理疏導,同時兼顧其社會屬性。生物、心理和社會三點都要考慮到,這才是一個完整的醫學治療模式。

  生與死之間,未必始終守恆。來到武漢這座英雄城市,沒有多少醫護人員想要做英雄。不過,用自己的風險換來患者的希望,是每一位堅守在防疫一線醫護人員從始至終的無悔抉擇。

  2月20日,中國軍網記者高輝在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ICU採訪。

  作為一名軍事記者,來到武漢的目的就是要去戰斗的最前沿,記錄和宣揚一線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動人事跡。在重症監護室,見証了軍醫和護士們高強度、高危險、高水平的工作,親身感悟了那種直面生死的勇氣和敬佑生命的執著,這裡既飽含著醫療工作者擔當奮進的職業精神,更展現了“哪裡有危險就沖向哪裡”的軍人情懷和初心使命。

  我們相信,愛和希望,永遠比病毒傳播得更快﹔專業和勇敢,終將戰勝病魔。而到最前線去,真實記錄一線醫護人員守護生命的執著與忘我,是一名戰“疫”記者的無悔選擇。

  哈爾濱日報社記者陳南:

  5小時拍攝,全身濕透

  作為一名攝影記者,我盡力將這裡發生的一切,濃縮和凝固在一張張照片上。這裡有太多的“感謝”,多到我記不過來,但醫生的回答隻有一句,“你好了,就是對我最好的感謝”

  2月21日,進入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群力醫院ICU前,一針涼涼的胸腺肽進入我的肌肉。我開始有點擔憂,我知道胸腺肽可以提高我的免疫力,我知道三層防護服、勒緊的防護鏡會隔離病毒,但那一絲若有如無的擔憂,卻一直揮散不去。

  我不知道ICU的醫生護士們每次進入隔離區之前,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樣的感受。

  哈爾濱日報社攝影記者陳南在ICU採訪拍攝。

  在此之前,我曾4次進入哈爾濱市其他醫院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隔離區,但這一次不一樣。黑龍江省現有危重症病人70名,其中62名集中在這裡救治。在這場戰“疫”中,每一座醫院都是一個戰場,而這裡,則是和新冠病毒貼身肉搏的地方。這裡的白衣天使在和死神搶人。

  作為一名攝影記者,我盡力將這裡發生的一切,濃縮和凝固在一張張照片上。但如果可以,我還想記錄下這裡的聲音。我想記下監控器的“嘀嘀”聲,因為每一聲“嘀”,都是一次有力的心跳﹔我想記下呼吸機的“呼呼”聲,因為每一聲“呼”,都是一次絕不放棄的呼吸。

  我想記下護士李博那句略顯木訥的“應該的”﹔我想記下醫生楊威那句鏗鏘有力的“干就完了”﹔我想記下護士孫曉慶對患者的耳語,她說“剛才的飯涼了,這個熱乎”……

  這裡有太多的“感謝”,多到我記不過來,但醫生的回答隻有一句,“你好了,就是對我最好的感謝”。

  5個小時的拍攝,大量流汗加上不能喝水讓我有些虛脫,幾乎站立不穩,而醫生和護士要在這種狀態下工作七八個小時,甚至10個小時,難以想象他們每天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哈爾濱日報社攝影記者陳南結束ICU採訪后全身濕透。

  走出隔離區,我看到護士郭馨歆蹲在牆角給女兒打電話,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媽媽想你,媽媽愛你”。挂斷電話之后,郭馨歆突然嚎啕大哭。身體的疲憊,內心的壓力,對女兒的虧欠,對家的想念,還有那一直揮之不去的擔憂和焦慮,在那一刻徹底爆發……

  那淚水將所有的語言和文字沖刷得蒼白無力,我說不出一句話,默默地拍下了當天所有值班醫護人員的背影,和他們防護服上的名字。

  安徽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記者朱明輝:

  臨時ICU裡,這個軍禮讓人淚目

  在生命和死神抗爭的時候,唯一讓你感到有力量的,就是身著白衣的醫護人員。作為一名新聞人,來到抗疫最前線,初衷也和醫護人員一樣——疫情面前,你和我,都必須要做些什麼

  到武漢抗疫前線採訪的第三天,我來到武漢市太康醫院採訪。那一天,天氣陰冷,武漢市的抗疫形勢正處於膠著狀態。

  安徽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醫療總負責人、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姜小敢在醫院門口迎接我們,“已經立過春了,春天已經到來,相信不久我們就能戰勝疫情”。這樣的話,讓我們輕鬆許多。

  姜小敢醫生說,他們來的時候,病患很多,床位極其緊張,特別是危重症床位。太康醫院是一家民營醫院,沒有污染區、緩沖區等三區分離,醫護人員感染風險極大。而更讓醫護人員揪心的是很多病患對活下去的渴望,“那種眼神,作為一名醫生,你無論如何,都要為他們做些什麼”。

  剛到這家醫院,在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姜小敢和他的同事隻能一邊穿著不是特別嚴實的防護服工作,一邊改造這家醫院,幾天忙碌下來,一個嚴格防控感染的臨時ICU搭建起來,這些危重症病患終於有了一個臨時的“家”。

  採訪中我們了解到,最開始的幾天,姜小敢帶領的這些沖在最前面的30多名醫護人員,幾乎是24小時爭分奪秒地工作。這其中,最危險的莫過於插管手術,這類高風險的手術必須要帶上防護頭套。但剛開始因為物資缺乏,加上病人病情緊急,他們隻能冒著生命危險,從死神手裡搶救回一個個危重症患者。護理中,一些患者不能進食,護士們就一口一口地喂,在這樣精心的日夜守護下,這些危重症患者都逐漸康復轉到普通病房。

  一名康復病人想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謝,他說他當過兵,也曾是一名戰士,是這些“白衣戰友”給了他第二次生命。說這些話的時候,這個中年男人幾度哽咽:“我躺在這裡,沒什麼能表示感謝的,我曾經當過兵,給你們敬個軍禮吧!”。

  在生命和死神抗爭的時候,唯一讓你感到有力量的,就是身著白衣的醫護人員。這些在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和武漢人民在一起,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就一定會再站起來。

  安徽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記者朱明輝在武漢市太康醫院採訪。

  作為一名新聞人,來到抗疫最前線,初衷也和那些醫護人員一樣——疫情面前,你和我,都必須要做些什麼。

  出門脫下厚重的口罩和防護服,我已經氣喘吁吁,迎面吹來一陣風,透著一絲絲溫暖。

  是的,春天已經到來。

  湖南日報社影像中心記者辜鵬博:

  三個半小時的生死之戰

  生死從未如此靠近。這樣一些看似普通,穿上防護服就是戰士的醫護人員理應被禮贊、被銘記。作為記者,我們也要當好“新聞戰士”,用我們手中的筆和鏡頭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ICU就是這個戰場的最前線,是離生死最近的地方。

  2月3日,我在湖南省婁底市中心醫院,用自己的鏡頭見証了一場生死之戰。

  負壓病房裡住的是一名61歲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老人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基礎疾病,病情一直沒有穩定。

  2月3日,湖南省婁底市中心醫院ICU病房,醫護人員正在搶救病人。

  “快,12號床危險!”對講機裡傳來急促的喊聲,老人情緒非常躁動,抗拒高流量吸氧,已經出現呼吸衰竭等症狀,甚至可能休克。“快上呼吸機!准備插管!”重症醫學科的醫生們快速穿上防護服沖了進去,護士們在過道上跑著推機器、送物資。身穿防護服的我透過緩沖間的玻璃,看到ICU病房裡各種機器在嘀嘀嗒嗒響個不停,屏幕上數字在不停地閃爍。

  我屏住呼吸,拍了現場圖片。三個半小時后,病人轉危為安。看著儀器上各項穩定下來的指標,大家終於鬆了一口氣。

  走出病房,護士康丹全身上下的手術服幾乎被汗水濕透。因為ICU裡很多危重病人的病情隨時都在變化,有時候剛搶救完這個病人,可能另一個病人又有緊急情況。這就是ICU醫護人員工作的日常。“護目鏡就像個緊箍咒一樣套在頭上。”康丹說,“但我們都在堅持,因為我們是護士”。

  2月4日,湖南日報社影像中心記者辜鵬博在婁底市中心醫院採訪。

  生死從未如此靠近。ICU裡的故事關乎生死、關乎責任。這樣一些看似普通,穿上防護服就是戰士的醫護人員理應被禮贊、被銘記。作為記者,我們也要當好“新聞戰士”,用我們手中的筆和鏡頭。(本文內容分別由中國軍網、哈爾濱日報社、安徽廣播電視台、湖南日報社提供,轉發請注明來源)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