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烏龍新聞"來襲 為何世界性通訊社沒中招

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2020年03月15日07:06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烏龍新聞”來襲 為何世界性通訊社沒中招

3月13日可謂媒體“烏龍日”——國內外許多大牌媒體報道巴西總統博索納羅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呈陽性”,國內眾多頭部網絡媒體都跟風發了快訊。但隨著博索納羅本人宣布“檢測結果陰性”,一場假新聞“烏龍盛宴”宣告終結。值得注意的是,新華社、路透、美聯、法新等傳統世界通訊社巋然不動,沒有跟風炒作,避免了這起“車禍”。這其中有何秘訣?

事情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國際上諸多高官“中招”的消息不斷傳來,“誰會是第一個‘中招’的國家元首”,各家媒體都磨刀霍霍要搶快訊,比試誰更快,這無可厚非。巧合的是,巴西總統博索納羅近日接觸的高官中有“確診”病例,而且他不久前訪美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共進晚餐,難免讓人浮想聯翩,因而成為世界輿論的目標。先是巴西《環球報》旗下一家小報發了個“標題黨”推文,誤導了英國《鏡報》,繼而Fox News和一眾國內網絡媒體以訛傳訛,在朋友圈中刷屏。不久,博索納羅兒子發推辟謠,接著博索納羅本人親自出馬澄清,方才平息了這場“烏龍”風波。

無獨有偶。筆者記得2015年3月18日曾出現另一個更大影響的媒體“烏龍”——包括CNN和國內不少媒體在內,眾多媒體大面積錯發了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去世的消息。相應地,同樣是新華社、路透社等傳統世界通訊社保持冷靜,避免了“車禍”。

為何新華、路透、美聯、法新等視首發新聞為生命線的世界性通訊社沒“中招”呢?原因在於,這些老牌大社有歷經數十年甚至超百年的歷練沉澱下來的嚴格發稿規程,有遍布全球的信息收集網絡。拿新華社來說,首先,對如何處理國際重大突發事件、確保時效和發稿安全,有一整套成熟流程和機制﹔其次,充分發揮遍布全球的網絡優勢,調動和信任駐外記者的第一手信息。

當然,規矩和網絡是死的,臨陣指揮也很重要。拿此次“確診烏龍”來說,據筆者了解,新華社總部與前方記者保持著密切的溝通,早有預案。面對鋪天蓋地的報道與不能漏發新聞的壓力,他們自始至終保持了定力,維護了報道的權威性。前方記者頂著一波接一波的問詢壓力,通過種種渠道核驗真偽,不輕信、不盲從,最終隻發出博索納羅辟謠的稿子。看到所謂“確診”的新聞,筆者緊盯各大外電,他們都沒發相關消息,其定力讓人刮目。

“媒體烏龍”實際上向媒體提出了兩大詰問:一是如何擺正時效與准確的關系﹔二是如何面對新媒體環境下的新挑戰。

時效體現的是新聞機構的競爭力和實力,這也是各大媒體競逐的主戰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搶發“關鍵時刻”的消息,是各大媒體心照不宣的新聞大戰,但是,堅持新聞的准確性,則是新聞報道的生命之所在。而這一原則,恰恰是最容易被“充滿激情”的新媒體人所忽視的。在傳統知名媒體眼裡,准確優先於時效,這是毫無疑問的,讓人憂心的是,一些新媒體和公號寫手為了博眼球、拼閱讀量,對新聞真實的底線要求越來越漠視,有時甚至故意以訛傳訛。

翻開現代新聞史冊不難發現,在准確的前提下首發重大新聞,體現了一個媒體的綜合實力。在國際新聞報道領域,世界各大通訊社、各大知名媒體之間的競爭一直激烈,新華社曾“10秒領先全球”首發伊拉克戰爭打響的消息,成為新聞教科書中的經典案例。縱觀世界,首發率的提高甚至能改變媒體的命運,路透社因此從隻有兩個人的“未入流”通訊社發跡為世界馳名的大通訊社,美國CNN因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在巴格達火線報道而定鼎江山,半島電視台則因為獲得本·拉登獨家視頻,而在美國反恐戰報道中聲名鵲起……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新聞首發的競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通訊社面臨更多壓力。社交媒體對事情真實性的界定與判斷遠沒有傳統知名媒體要求高,有的發布消息的主體就是個人,隨意性很強,負責任的媒體不能輕易跟風,而應做更多交叉核實工作。當然,這也是傳統大牌媒體的責任擔當。試想,若世界上隻有社交媒體,沒有負責任的知名媒體發揮“定海神針”作用,普通民眾必然面對一個充斥著假新聞的信息海洋而莫衷一是,那將是新技術帶給人類的悲哀。

沉舟側畔千帆過,“烏龍日”是教訓,但並不阻止各路媒體再度厲兵秣馬,投入下一場搶新聞大戰。這或許就是媒體的宿命,但有多少信奉“流量高於一切”的網絡寫手在意是不是“烏龍”呢?這也是時代的尖銳詰問。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