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戰"疫"實錄:鏡頭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2020年03月20日07:44 | 來源:中國記協網
小字號
原標題:戰“疫”實錄:鏡頭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編者按:在抗擊疫情的特別戰場上,為歷史定格瞬間、為戰士留下影像,是攝影記者的職責使命。在他們眼裡,醫護人員、社區干部、志願者……所有堅守崗位的普通人,都值得記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鏡頭裡的主人公不一定完美,卻給人以震撼、希望和力量。今天,我們邀請五位攝影記者講述深入戰“疫”一線的拍攝經歷,分享鏡頭背后的感人故事。

  中新社攝影記者安源:

  抓拍李蘭娟院士的壓痕笑臉

  從見到李蘭娟院士開始,我就關注每一個細節。在戰“疫”關鍵時期,作為最高級別的專家之一,她的笑容可以給人以信心和鼓勵,我抓拍到了這個珍貴的瞬間

  2月20日,李蘭娟院士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症ICU病房查房,了解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療情況。當她脫下防護服后,臉上的壓痕清晰可見。

  因工作需要,我有幸獲得獨家採訪李蘭娟院士ICU病房查房的機會。

  接到採訪通知后,我就開始思考,進入醫院后我要怎麼拍,拍什麼,怎麼用鏡頭捕捉最感人、最生動的瞬間。

  2月20日一早,我與同事就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國家醫療隊指揮中心與醫院溝通。醫院建議我們在外圍拍攝,經過爭取,我們獲得跟隨李蘭娟院士進入醫院“紅區”的機會。雖然我曾經進入“紅區”採訪過,但再一次進入,心中仍有些忐忑。

  當天,從見到李蘭娟院士開始,我就關注每一個細節,從她穿防護服,為同事加油鼓氣,同患者做手勢溝通,觀察治療設備……直到回到指揮中心繼續新的工作。可能是醫院裡不少患者的情況逐漸好轉,當李蘭娟院士脫下防護服時,疲憊的她下意識地露出了微笑,面部的壓痕清晰可見。

  在戰“疫”關鍵時期,李蘭娟院士作為最高級別的專家之一,她的笑容可以給人以信心和鼓勵,也意味著希望和勝利,可以舒緩全國人民的焦慮,給患者增添戰勝病毒的信心,於是我連忙舉起相機,抓拍了這個動人而珍貴的瞬間。

  在后面的採訪中,我才知道,其實醫院也曾勸過李蘭娟院士不要進入隔離病區,因為李院士已經73歲了。但李院士還是義無反顧地走進“紅區”。她說自己一定要親自去看看患者,了解他們的情況,患者看到自己也能給他們戰勝病毒的信心。

  2月20日,中新社攝影記者安源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隔離區採訪。

  在這個春天,有上萬名醫護工作者逆行來到湖北,站在最危險、民眾最需要的地方,一步不退。李蘭娟院士就是廣大醫護人員中的一個代表,雖千萬人吾往矣。

  人民日報社記者張武軍:

  哭泣的大叔

  這個畫面讓人非常心疼,一個60多歲的老人,在這樣的特殊時刻,面臨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這個瞬間、這件小事,也讓我看到了普通人的熱心與善良

  在武漢採訪,很多採訪對象都會有類似的表達:“我覺得我做的就是很普通不過的事情。”

  但是在面對身邊未知危險的時候,那些醫務人員、社區干部、一線民警、環衛工人、外賣小哥……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給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維持著城市的運轉,他們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在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分局民意街派出所採訪時,偶然在走廊裡看到一個正在哭的大叔。他是派出所炊事員,姓潘,今年已經60多歲了。

  疫情發生以來,由於隔離,派出所隻剩下他一名炊事員,每天要負責派出所數十人的一日三餐,壓力可想而知。但他之所以在走廊裡哭,是因為發現前兩天買的蔬菜有一些已經變質腐爛,所以他非常自責,覺得自己沒有保管好。

  這個畫面讓人非常心疼,一個60多歲的老人,在這樣的特殊時刻,面臨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

  我拍下了這個瞬間,把照片和視頻發表在俠客島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平台上,獲得10萬+閱讀量。報道發布后,很多熱心網友為派出所捐送了物資,還有很多人給派出所打電話,希望來到派出所做志願者。

  3月3日,人民日報社記者張武軍在武漢市第一醫院ICU內採訪拍攝。

  這個瞬間、這件小事,讓我看到了普通人的熱心與善良。在武漢這座城市,還有許許多多的人正在為最后的勝利而勇敢戰斗,咬牙堅持。我相信,隻要全國上下萬眾一心,一定可以盡早迎來疫情阻擊戰的最終勝利。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時政部記者范顯海:

  以特殊方式送別母親

  給吳亞玲敬了個軍禮,拍了張她含淚低頭的照片。那天之后,我又去拍攝過吳亞玲5次,每次我都是先拍其他人,再“順便”拍她,因為不想打擾她

  2月12日上午,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吳亞玲通過微信視頻送別病逝的母親。

  2月11日晚10點多,在和武漢火神山醫院新聞干事了解新聞線索時,我聽說了醫院重症醫學二科護士吳亞玲的事情。吳亞玲的母親當天下午突發主動脈夾層破裂,搶救無效病逝,而吳亞玲決定第二天仍要堅守崗位。

  我覺得這個事情很感人,當時就想馬上去看看。新聞干事怕我的採訪打擾吳亞玲,勸我不要去。

  “你放心,我知道新聞很重要,但我一定不會打擾她。”隨后,新聞干事幫我聯系了吳亞玲的戰友。本想如果她還沒有休息,在走廊或窗外拍張背影就可以。到了吳亞玲的住處外,幾個戰友正在房間陪著她,把我讓進屋子后,她的戰友說想問什麼問吧。我說我不採訪,給吳亞玲敬了個軍禮,便和她的戰友離開房間來到走廊,出來前我拍了張她含淚低頭的照片。

  第二天一早,我趕到吳亞玲的住處,從她登上去火神山醫院的通勤車開始跟拍。上午10點多,吳亞玲來到一個靠窗的角落,接通了微信視頻,送別病逝的母親。“我不能送您了,您一路走好!”遺體告別儀式開始后,吳亞玲面向家鄉的方向,一鞠躬、二鞠躬……淚水瞬間涌出眼眶。

  1月30日凌晨2點,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時政部記者范顯海在武漢武昌醫院重症監護室採訪。

  那天之后,我又去拍攝過吳亞玲5次,每次我都是先拍其他人,再“順便”拍她,盡量不去打擾她。《母親不在,她仍在》《這一刻,她為生命堅守》等圖片稿件在多家媒體發表后,過了一段時間我才把新聞鏈接發給吳亞玲。

  長江日報社記者陳卓:

  以車為家的醫護夫妻

  這只是武漢醫生們在抗疫一線的一個縮影,無數的一線醫生都是這樣夜以繼日地與疲勞作戰、與死神作戰,才讓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抗疫之戰

  2月16日晚10點,金銀潭醫院停車場裡,涂盛錦和曹珊在車上睡下,這輛陪伴他們8年的車就是夫妻倆住了23天的家。

  2月11日,接到報社的採訪任務,我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拍攝該院“漸凍人”院長張定宇。拍攝間隙,和該院宣傳科工作人員聊天時,說起醫療行業裡的夫妻職工,我便臨時決定拍攝一個關於抗疫醫護夫妻的組圖故事。

  該院的夫妻醫護職工有三十多對,我准備給每一對夫妻拍一張在抗疫一線的合影和一些每個人在各自崗位上的工作照。

  採訪中,我們了解到涂盛錦和曹珊夫婦從1月25日(大年初一)開始,一直睡在單位停車場中自己的私家車裡。因為離家遠,兩人一個是醫生一個是護士,都要上班。當時援漢醫療隊很多,兩口子就把准備給他們的酒店房間讓了出來。他們的故事,令我感動。就將這一對夫妻抗疫時期的工作和生活單獨做了一個圖文+視頻的故事。

  報道推出后,瞬間得到了10萬+的點擊,被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等主流媒體轉載,醫護人員的辛勤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與關心。

  長江日報社記者陳卓

  這只是武漢醫生們在抗疫一線的一個縮影,無數的一線醫生都是這樣夜以繼日地與疲勞作戰、與死神作戰,才讓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抗疫之戰。

  南方都市報記者鐘銳鈞:

  拍下剛剛脫掉防護服的樣子

  作為經歷過多次重大突發事件採訪的攝影師,這次任務卻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作為一個人物攝影師,我每天守候在病區外,希望能為每個醫護人員都留下點什麼

  說實話,當看到首批廣東醫療隊唯一的隨行採訪人員不是我時,心裡暗暗有點惋惜。如果大年三十晚就首批出發,我也會很樂意,即使明知道前方更危險。

  所以,2月4日,當接到採訪任務電話時,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遲些出發,讓我有時間考慮要拍什麼東西。我留意到網上很多醫護人員發出自己被口罩勒后的臉和脫下防護服的樣子,感到非常心疼。我想,能不能把他們用一個統一的手法拍出來。

  我是一個人物攝影師,跑了多年的娛樂和日常人物採訪,覺得自己可以用拍人物肖像的方法,把醫護人員臉上的細節展現在讀者面前。出發前,我糾結要不要帶閃光燈和柔光箱,最終決定還得帶,因為這樣能帶來更多可能性。

  作為經歷過多次重大突發事件採訪的攝影師,這次任務卻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冰雪災害、地震、甚至沖突這些事情固然很危險,但至少是可見的,而病毒是一個完全看不見的東西。

  第一次進武漢市漢口醫院的病區,是被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感專家劉大鉞領著進去的。在全套防護裝備下,我和一個護士班組待了4個小時。兩天后,是這個班組的夜班,我又全副武裝地工作了4個小時,中間有一段時間,我感覺體內出現了“高原反應”:缺氧、頭痛、大汗淋漓……

  2月8日,進武漢市漢口醫院隔離病房採訪前,廣東醫療隊醫護人員在南方都市報記者鐘銳鈞身上寫上名字以便辨認。

  由於交通管制,武漢的出行變得不便,拍攝漢口醫院的日常故事時我都要從漢口武昌往返。為了能夠更接近醫護人員,我決定和接手漢口醫院的首批廣東醫療隊住一起。在住進醫療隊的當天晚上,我來到醫院拍下了換班出來的第一批護士﹔第二天一早,接著拍了第二批護士﹔凌晨一點,拍下換班的一批醫生。

  我的想法是盡可能把第一批廣東醫療隊的隊員拍全,然后給每個人做一個小型的採訪。但穿上防護服,除了包裹著身體的不適,更把所有人的形象都“同化”了。

  幾年積累下來的人物拍攝和採訪經驗發揮了作用。我觀察了一下,在醫護人員脫下防護服出到潔淨區的時候是不戴口罩的,而那個走廊恰好有一面白色的牆,距離比較適合我用燈,於是我就設定好燈光、距離等參數,然后守候在緩沖區外,等他們每一個人出來。

  2月8日,南方都市報記者鐘銳鈞在武漢市漢口醫院隔離病房採訪拍攝。

  剛脫下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很疲憊但又放鬆,疲憊是因為四到六個小時穿著防護服工作,精神和身體都承受很大的壓力,放鬆是因為他們終於能夠休息了。我請每個人來到拍攝位置,請他們望向鏡頭,然后在一分鐘內拍完一個人的照片。時間非常緊張,我不希望醫務人員因為拍照而有暴露的危險。相比起一張照片,醫護人員的安全重要的多。

  有些人看到自己的照片很高興,也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很憔悴。珠江醫院的劉芳護士長看到照片后哭了,她說她不希望家人看到自己的樣子,因為這樣會引起家人的擔憂。不止一個醫護人員和我說過這種說話。我告訴他們,這是我想要的最真實的狀態,醫生護士們都表示理解。

  2月14日,南方都市報記者鐘銳鈞在武漢漢口醫院隔離區外拍攝剛剛下班的廣東醫療隊醫務人員。

  拍攝的時候,有人露出笑容,因為他們覺得“又戰勝了自己”,多數人則很平靜,不論高興還是平靜,都是真實的。在那個時候,雖然臉上都還有口罩的勒痕,但每一個人,都沒有了防護服的包裹,在鏡頭前重新成為了“自己”。

  就這樣,我每天守候在病區外,希望能為他們每個人都留下點什麼,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裡,也算是為他們做一些事情吧。

  讓我意外的是,這組照片竟然紅了。我覺得我運氣真是非常好,前方的同事,他們也承擔了很重的採訪任務,才能夠讓我“任性”地駐扎在醫療隊裡拍肖像和一些別的新聞。后方的編輯們,沒日沒夜地對接我們的工作,編稿子、制作海報……沒有他們,這組照片是不可能被廣泛傳播的。

  這些照片也為醫療隊帶來了一些幫助:有公司給隊裡捐了可樂﹔有護膚品牌為醫護人員捐了修復壓痕的產品……

  現在,我還在拍攝這些醫護人員,希望能夠盡可能給更多的醫護人員留下一張這樣的照片。(本文內容分別由中新社、人民日報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長江日報社、南方都市報提供,轉發請注明來源)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