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觀影"正成為新風尚 讀懂觀眾才能贏得觀眾
疫情之下,特殊時期,文藝生活更密切地與“雲端”聯系起來。“雲觀影”“雲錄制”“雲演奏”等方式被廣泛運用,文藝工作者走進網絡平台與觀眾“見屏如面”,大量“雲”文藝作品應運而生,滿足了廣大觀眾的審美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文化市場。
“雲”文藝雖然是疫情時期的權宜之計,但文藝創作能否借機迭代升級?從傳統的“面對面”到5G時代的“屏對屏”,文藝創作可以汲取哪些經驗?線上文藝與線下文藝如何“融”創作並成長壯大?我們將持續觀察探討。
——編 者
“雲觀影”正成為一種新風尚。據媒體報道,規模最大的一場“雲觀影”快閃活動,吸引了25.8萬人在線免費觀看,獲得2.3萬彈幕和超過19萬點贊。自媒體賬號與流媒體合作“雲觀影”快閃,在線播放《勇往直前》《閃光少女》等電影。“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后,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連續5天“雲展映”,以致敬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為主題,邀請影迷觀看《沙鷗》《過春天》《上海的女兒》等5部女性題材影片……
“雲觀影”與在視頻網站上觀影有什麼不同?它的本質是對在線點播和影院放映的融合升級,互動性強是鮮明特點。觀眾掃碼進入線上影廳,約定的時間裡,在主持人或影評人帶領下一邊觀影、一邊彈幕討論。觀影后,可以與影片主創、嘉賓等在線交流。直播觀影、在線影評、主創互動,使它區別於一般的線上觀看。主創現場互動是影院點映、影節影展常用的方式,“雲觀影”則將其搬運到網上。
“雲觀影”並非首次出現,疫情加速了它的應用。這段時間,很多人閉門居家,“雲端”集體觀看、在線討論,形成一個新的社交場域,在豐富文化生活的同時,讓緊繃的心情得以放鬆舒緩。但也隨之引發討論:“雲觀影”是特殊時期彌補觀眾的替代品嗎?它能否催生影業新經濟?電影院恢復了,“雲觀影”還有可能存在嗎?
復盤“雲觀影”,精准把握電影與觀眾的關系是重要的啟示。觀眾看電影,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感受,電影人通過故事、畫面、情感、思想等各種方式與觀眾建立關系,而觀眾用電影票決定是否接受。從19世紀電影誕生到現在,其更新發展都是基於與觀眾建立更密切的關系。當下新媒體的發展,讓觀眾對電影的接受和需求發生變化。電影院不再是觀影的唯一場所,每一塊屏幕都可能成為新的“電影院”。媒介的變化,反過來重新塑造了觀影需求乃至觀眾,擁有沉浸感、個性化、互動性的電影受到“網生代”觀眾的青睞。細看這些吸引觀眾在“雲端”沉浸、引發共鳴的電影,無一例外與現實中的抗疫主題、社會熱點形成互文。比如,傳記災難片《勇往直前》講述了一支消防尖兵隊的故事,《閃光少女》反映了青年一代的精神追求,《過春天》等女性題材電影觀照了女性意識,這些都與抗疫中普通人的努力和堅守密切相關。
“雲”文藝的啟示,在線下發力。研究電影與觀眾的關系,對於電影院線是更迫切的課題。新冠病毒疫情對電影業的沖擊非常大。春節檔電影集體撤檔后,全國電影院陸續暫停營業。電影院是人流密集場所,復工開放的條件比較苛刻,市場回溫需要給觀眾和社會留足心理恢復期。再加上疫情正在全球擴散,很多國家的電影業被按下“暫停鍵”,如果缺少優質豐富的片源持續供給,影院經濟很難恢復熱度。多位影院從業者表示,盡管很多地方出台扶持政策,但電影院仍要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改變,從塑造與觀眾的新型關系破題。當下,“互聯網+”催生新業態,擴展電影市場的消費半徑,培養塑造了“網生代”的新型觀眾,同時不可避免地分流傳統電影院觀眾。前不久,《囧媽》《大贏家》等電影新片選擇轉戰網絡視頻平台免費播放,引發普遍關注。轉網也許只是特殊情況下的選擇,電影院要吸引和留住觀眾,需要讀懂“互聯網+”時代的痛與愛。這次有家“雲觀影”平台,提出“宅家觀影也要儀式感”的口號,模仿線下影廳觀影,以二維碼的方式生成電影票。這也啟發電影院要運用好自身的獨特優勢,讓儀式感不止於影廳、影票和爆米花。滿足觀眾多樣化、多層次、不斷變化的需求,讀取文化消費和文藝審美的最大公約數,建立觀眾與電影院之間的情感紐帶,電影院應對“互聯網+”需要給出新方案。
經過多年產業化的發展,中國電影取得了全球銀幕數第一的成績。如果說,中國電影產業的“上半場”受惠於政策紅利、人口紅利、銀幕紅利,如今院線建設趨緩、外在壓力增大,改革創新則成為“下半場”產業發展的關鍵詞。
解放思想,讀懂觀眾,影業改革創新這道題可以有更多解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