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我的武漢戰"疫"親歷

張遠晴
2020年04月01日06: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本報記者的武漢戰“疫”親歷(堅定信心迎“大考”(32))

  武漢一線疫情防控人員掠影。 攝影:新華社記者肖藝九、王皓宇(人民圖片)

  新聞現場就是記者的戰場。2月14日,前方一聲召喚,我作為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即刻奔赴武漢。

  此時的北京,漫天雨雪。高鐵飛馳,雪花扑打著車窗,茫茫無際的田野從眼前逐漸退去。一眼望去,杳無人跡——整個中國,因疫情放緩了奔馳的腳步。

  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形勢依然吃緊,每日仍有數千新增病例。我深知,此時選擇逆行的確冒著很大風險。但記者的使命,容不得我有絲毫猶豫。

  從嫩芽初綻到櫻花怒放,一個半月裡,我悲喜著武漢的悲喜,感動著武漢的感動。那些事,那些人,讓我終生難忘。

  舍 身

  張劍,武漢東湖高新區左嶺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中等身材,頂著一頭近兩個月未理的蓬亂發型,說話不激不厲。

  疫情剛好發生在過年期間,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少了一半。以往運送病人,醫護人員會隨車看護,但這次因為新冠病毒傳染性強,前期防護用品緊缺,張劍做了個大膽的決定:不讓同事隨車,自己既當司機又當醫生。他一個人開著救護車日夜奔馳在武漢街頭,往武漢各大醫院轉運了社區125名確診病人,其中有35人為重症患者。

  他說:“我的駕照是A照,又是醫生,既然一個人能把這些事都做了,為什麼要讓更多人去冒險呢?”

  轉運確診病人,的確冒著極大的風險。張劍記得有一次轉運一名重症病人,病人因為呼吸困難,順手把口罩拉下來大口喘氣。“他就伏在我的背上,嘴巴貼著我的臉。”

  我問他有沒有后怕,張劍坦然說:“醫生的天職就是救人,顧不上害怕了。”

  顧不上害怕的還有江漢區民意街派出所的8位民警。我去採訪時,看到派出所門口停了一輛毫不起眼的金杯車。派出所指導員祝海波拉開車門,隻見車子的駕駛室和后排座位間,用硬紙板、塑料薄膜和膠帶做了個簡易的隔斷。

  祝海波說,疫情緊急時,幫助轉運病人去醫院用的就是這輛車。派出所先后有8位民警當過這輛車的司機,累計運送了80多人。當時防護用品有限,很多民警穿著普通防護服就上了車。

  “當時就想著救人,也顧不得那麼多了。慶幸的是,我們沒有一位民警感染。”祝海波說。

  所裡還流傳著這樣一段佳話:疫情剛暴發時,形勢緊急,所裡民警爭先恐后報名到一線,其中還有不少老民警。他們在志願書中說: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時候,老人們會選擇留在船上。

  時間最終証明,武漢不是泰坦尼克號!而讓武漢免於“沉沒”的,正是這些舍生忘死的逆行者。

  盡 責

  “90后”民警涂可藹和未婚妻約定,等疫情結束再告訴父母自己是在方艙醫院執勤。

  早在1月初,涂可藹就不幸成了最早的一批感染者。

  涂可藹告訴記者,自己住院時插著氧氣管,和父母視頻聊天,母親總是把鏡頭朝向別處,“我知道她在哭”。

  幸運的是,經過12天治療,涂可藹出院了,之后一直在恩施老家調養。彼時的他,還在期待10天后的婚禮。不料疫情暴發,他被困在了恩施,婚禮也被迫取消。當他看到戰友們紛紛請戰上前線,坐不住了,千方百計回到了武漢。

  當時是父親送他去車站的,“車站突然通知上車,爸爸隻來得及說了句‘注意安全’”。

  回到武漢,涂可藹主動申請去江漢開發區方艙醫院執勤,這事到現在都沒敢告訴父母。

  面對剛滿一歲的女兒,天后社區網格員郭菲很糾結。因為社區工作可能會接觸病人,從1月底開始,她就選擇了住在社區,孩子交給丈夫照顧。但對愛女的那份思念,哪能止得住?

  有一次,郭菲回家給女兒送東西,女兒一聽到門響就喊“媽媽”。為了避免和女兒接觸,丈夫就騙孩子說“是送快遞的”。下樓后,郭菲哭了好久。

  有時候,哭也是一種壓力的宣泄。

  在民意街派出所採訪時,我偶然拍到了這麼一幕:一位60多歲的大伯在樓道裡低聲啜泣,他姓潘,是當時派出所裡唯一的廚師,因為另一名廚師被隔離,從春節前開始,潘師傅就帶著兒子一直堅守在廚房,擔負起60多名民警、輔警的一日三餐。前幾日,派出所領到了一批捐贈的辣椒,有些辣椒壞了,他心疼得直掉淚……

  這些戰“疫”背后普通人的堅守,無聲卻有力。我採訪過很多人,他們中有醫護人員、社區書記、下沉干部、基層民警、廚師、配菜員、市場監管員等等,無不是從疫情發生后就堅守崗位,每天超負荷工作,沒人休息過一天。

  難 忘

  “再見!希望下次見面的時候不要戴口罩了!”

  3月7日下午,山東援鄂護理專業醫療隊護士長唐曉培正在揮手送別病人,那天是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休艙的日子。一位大媽在出艙前,動情地對唐曉培說:“姑娘,我看不到你的臉,讓我好好看看你的眼睛。”

  唐曉培還記得有一次,她的防護服領子脫開了,露出脖子。一位病人立馬提醒她趕緊去加戴一個口罩,他還特意拿了一個牛奶盒子上的塑料提手,讓唐曉培扣在后腦勺上,這樣可以把口罩挂在防護服外邊。

  “當時他對我說,如果你們被感染了,我們會很難受的。”這句關心讓唐曉培特別感動。

  三八婦女節,很多援鄂醫療隊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一朵朵綻放的郁金香,這讓不少醫務人員感到驚喜。

  送花的創意來自武漢一些志願者。但他們節前找遍了武漢的花市,卻湊不齊這麼多鮮花。萬般無奈下,他們聯系了武漢一家郁金香主題公園。得知是給援鄂醫務人員送花,公園管理方爽快地答應了。當問起可以採摘多少時,管理方回答:“整個公園!”這是武漢人民最霸氣的感恩。

  “這段時間真太不容易了,他們是武漢的恩人。” 送別援鄂醫療隊撤離時,一位機場工作人員一邊揮手一邊抹淚。天津援鄂醫療隊“90后”護士王瑩說,和武漢人民的這段戰地情誼讓她終身難忘,“我們會回來探親的!”

  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來思,楊柳依依。

  春暖花開,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武漢正在等待4月8日的全面“解封”。這些天,隨著返漢通道開啟,越來越多的人趕回武漢投入復工復產。

  你瞧,武漢的街頭:路上的車子逐漸多了起來﹔快遞小哥匆忙如穿梭﹔地鐵、公交已逐步恢復運營﹔街旁小店鋪准備開門迎客……

  而東湖邊,陸續有了踏春的市民。他們說——

  抓緊喲,補過一下武漢的春天!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