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聽《人民日報》記者講在武漢的日日夜夜 感受從未失去溫度的城市

李雪昆
2020年04月04日07:24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聽《人民日報》記者講在武漢的日日夜夜感受從未失去溫度的城市

在武漢最后一個方艙醫院關艙之際,鄭薛 飛騰正在做現場直播。

程遠州(左二)在火神山醫院採訪重症醫學二科主任李維勤。

張武軍用鏡頭記錄武漢這座城市的堅毅與溫度。

“您還在武漢嗎?有回京的計劃嗎?”

“我還在武漢,還要一段時間。”人民日報社新聞協調部副主任汪曉東這樣回復《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的詢問。而此時,《人民日報》前方報道組已經在武漢堅持採訪了60多天。

3月31日晚,很多《人民日報》記者在朋友圈轉發了一段名為《生死金銀潭》的視頻,這部半個小時的片子,記錄下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生與死,而為了這段視頻,《人民日報》記者連續跟拍了36天。“片子終於發了,悼念亡者。”《人民日報》新媒體記者鄭薛 飛騰說道。而在進一步交流中,記者感受到,每一個前方記者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更有講不完的感受。

鄭薛 飛騰:

長大后,明白那其實不是“好玩”

鄭薛 飛騰出生於1995年10月,是《人民日報》此次赴前方報道團隊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也是第一批中央各媒體單位赴武漢採訪人員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1月28日,大年初四,是鄭薛 飛騰家鄉福建莆田習俗裡的重要一天,當地會按照除夕的標准來准備晚飯。那天晚上6點05分,他看到一條需要派記者趕赴武漢的通知,毫不猶豫就報了名。25分鐘內,收行李、買機票、和家人短暫話別,6點半,他就坐上趕往機場的汽車。因為趕不上福建省內前往北京最晚的班機,隻好先搭乘深夜12點抵達天津的飛機,在天津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上午抵達北京與《人民日報》前方報道團隊會合,1月29日傍晚就抵達武漢。24小時內,他輾轉了4座城市。

記者從《人民日報》前方協調部那裡了解到,抵達武漢后,鄭薛 飛騰數次表示自己年輕,若有萬一,身體機能恢復較快,因此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如果有感染風險較大的採訪環境,希望能優先參與。

在武漢期間,他參與了火神山醫院收治首批患者及首批患者出院、方艙醫院收治首批患者及首批患者出院、社區封閉式管理落實情況等20余場視頻直播,在其中擔任出鏡記者,帶領觀眾感受事件現場。到達武漢的第十天,報社征集前方記者的返京意願,他說:“我想要堅守在這裡,希望能等到武漢解除隔離的那一天。”

“每天晚上,我都會復盤當天的工作情況,總結工作經驗、記錄工作札記。”鄭薛 飛騰說,這一方面可以反思業務上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也能記錄自己所見所聞和判斷思考。“我們的報道和札記就是一本厘清記憶的日記本,我想這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新聞是歷史的底稿’。”

談到為什麼選擇前往武漢,為什麼主動申請到最危險的地方去,鄭薛 飛騰說,這些決定對他來說並不意外。“我一直希望做一名‘關鍵時刻,我在現場’的記者。”他回想起童年經歷,那時常常看台風天記者的出鏡報道,“當時覺得記者真好玩,台風天大人小孩都隻能在家裡,隻有記者在外面。長大以后,很希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也明白那其實不是‘好玩’,而是一份責任和擔當。”

程遠州:

從未將深入疫情一線告訴父母

《人民日報》湖北分社記者程遠州是全國最早參與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的記者之一,第一個報道此次疫情不是2003年的非典卷土重來,第一個報道武漢出現27例病例,發布武漢發生不明原因肺炎的疫情權威信息……

從去年12月底開始,他就持續跟進疫情報道,深入醫院採訪國家專家組專家及一線醫護人員,深入社區報道群防群控的落實落細,深入后方調研防疫物資的保障情況,先后採寫了百余篇稿件在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刊發,多篇稿件閱讀量過億。同時,他堅持問題導向,報送了近20篇內參調研,為防疫決策提供參考。

“作為一名記者,我深知自己的責任。但也怕家人擔心,從未將自己深入一線報道疫情的事情告訴過父母。”程遠州說道。

“採訪過程中,各行各業平凡的英雄給了我最多的感動。”程遠州說,在中南醫院急救中心,他問剛剛感染痊愈便返回崗位的護士郭琴:“別人都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你為什麼不害怕?”

她沉默了一會兒,小聲說:“其實,我心裡怕極了,但那麼多同事都在這裡忙得昏天黑地的,我在外面待不住。”

看著眼前這位瘦瘦的女護士,程遠州說,他一下子哽住了。

“在抗疫一線,我遇到過很多像郭琴這樣的人,他們平時只是一個個普通人,默默無聞,但在疫情肆虐時,卻爆發出極大的勇氣,散發出英雄氣概。他們說不出堂皇的話語,也不掩藏身為普通人的恐慌、擔憂、悲痛的情感,卻在危難時期給人最多的感動、最溫暖的力量。”程遠州說。

在武昌醫院,程遠州和同事吳姍含著淚採訪劉智明的親朋同事﹔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他在ICU裡採訪18名麻醉醫護組成的“插管敢死隊”﹔在火神山醫院,他聽熬了通宵、紅腫著眼睛的護士長羅淑平講她手下的拼命故事﹔在方艙醫院,他看到餐飲企業“艷陽天”的員工們冒著風險為方艙裡的醫患送來熱騰騰的飯菜……

張武軍:

用鏡頭記錄堅毅和微笑的武漢

“1月29日,坐在去武漢的高鐵上,我始終在猜想,我會看到一個怎樣的武漢?寂靜的、沉默的、混亂的……但當我手持相機,踏上這片土地,發現一切都比此前猜想的要好。鏡頭下的武漢,是堅毅的武漢﹔鏡頭下的武漢人民,是微笑的武漢人民。”《人民日報》記者張武軍說,來到武漢的前一個月,他基本走遍了抗擊疫情一線的各個角落,感受到了這座英雄城市的不同色彩和人文關懷。“我見識過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晝夜不息的忙碌,目睹過八方來援的各地醫療隊義無反顧沖到前線的勇敢,拍攝過公安干警、快遞員、外賣小哥風雪中堅守工作崗位的身影,感受過社區干部、志願者走家入戶落實‘應收盡收’的辛勤,記錄過出院康復患者對白衣天使滿懷感恩的擁抱與淚水……一個個畫面、一絲絲細節讓我感受到,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是面對挑戰也從未失去溫度的城市。”

“在採訪過程中,武漢人民的故事格外打動我。”張武軍說,2月4日晚,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在完成最后的建設工作。深夜12點,他完成採訪拍攝正准備從那裡離開時,看到很多工人正在吃泡面。張武軍問他們:“為什麼這麼晚才吃飯?”有一位大姐告訴他:“為了趕工,晚上沒顧得上吃飯咧。”后來通過交談,他得知很多工人其實並非專業出身,而是附近的清潔工,得知方艙醫院建設時間緊、任務重,毫不猶豫地響應政府號召投身到江漢方艙醫院的建設中。那位大姐對他說:“我們早點做完,病人就能早點進來住。現在醫院快建好了,我也能踏實休息一會兒了!”

另外一件讓張武軍感受到武漢人民堅毅性格的事發生在雷神山醫院。2月8日晚上7點半,還有一個小時,雷神山醫院即將迎來第一批患者。張武軍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背著相機穿過擁擠忙碌的隔離病房走廊,即將接管第一批患者的武漢市第一醫院護士長孫純正在召集醫護人員開最后的准備會議。在囑咐了大家安全防護等事項后,看著已經在抗擊疫情一線奮戰多日、臉上寫滿疲憊的年輕護士,孫純一字一頓地大聲說:“你們,一個也不許倒下,我們一個也不能少!”

採訪中,很多《人民日報》記者說,這次疫情報道,是一次錘煉“四力”的過程。疫情面前,記者是“戰士”,要與同行競技,展現報道水平﹔記者是“逆行者”,要深入一線,講好戰“疫”故事。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