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戰"疫"實錄:永記!在武漢戰斗的日子

2020年04月11日07:45 | 來源:中國記協網
小字號
原標題:戰“疫”實錄:永記!在武漢戰斗的日子

編者按:見過了1月的風雪交加,等到了4月的春暖花開。從“封城”到“重啟”,武漢經歷了無數次風風雨雨,也演繹出一曲曲英雄贊歌。新聞人有幸站在歷史的關頭,成為這場偉大戰“疫”的見証者、記錄者、參與者。他們與武漢分秒相隨、休戚與共,始終保持“臨戰”狀態,時刻做好出發准備。他們筆下的拼搏與忘我、感動與希望、成長與奮起,為武漢留下珍貴的歷史底稿,也為自己留下難忘的人生財富。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採編中心主任付文:

打好短兵相接“遭遇戰”

拼搏沖鋒在救治一線的醫護人員讓我永生難忘,守望相助的凡人善舉也讓我經常熱淚盈眶,這些都將永遠激勵、提醒著我——用手中的紙和筆為人民鼓與呼

這次疫情,於我而言是一次短兵相接的“遭遇戰”。

我曾經在人民日報社湖北分社工作過5年,參與過東方之星救援、抗洪搶險等報道,積累了一些突發事件報道經驗,但與此次疫情報道相比,採訪難度和風險均不可相提並論。

說實話,當時真有點懵。因為對新冠病毒並不了解,對疫情進展和走向無法把握,心裡沒有數。另外,病毒強烈的傳染性對記者的體力、心理也造成不小挑戰。但黨報記者重任在肩,危急關頭,必須挺身而出。

怎麼打好這場短兵相接的“遭遇戰”呢?

我想,根據疫情進展分析研判,做好主題策劃是關鍵。在報社前方報道組總指揮、湖北分社社長賀廣華帶領下,我們緊盯湖北省、武漢市兩級指揮部疫情通報,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和批示精神,與各接診醫院宣傳部門以及專家學者保持密切聯系,同時暢通與湖北省、市、區委三級宣傳部門的聯絡渠道,認真梳理白衣戰士逆行出征、社區工作者轉運“四類人員”、下沉干部就地上崗服務民生等事跡,反映市民看病就醫、生活保障、交通出行、心理輔導等困難,呈現全社會守望相助、同舟共濟與疫情斗爭等事實,實事求是、全面客觀地進行報道。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採編中心主任付文(左)在武漢市漢陽區鄧甲新城社區採訪保障生活物資供應的公交車司機。魯娟 攝

與此同時,在疫情各重要時間節點,推出了大量針對性報道。比如,在離漢通道關閉10天這一節點,人民日報“人民眼”刊登了由我牽頭執筆的《同舟共濟戰疫情》整版記者調查報道,對“封城”10日以來武漢普通市民的生活狀態、心理變化進行了真實描繪,通過對“小人物”的記錄,展現了英雄的武漢人民“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的不屈精神。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採編中心主任付文在武漢市江夏區人民醫院污水處理站採訪醫療廢物處置工作。鄢祖海 攝

回顧這兩個多月的報道,我們見証了一座英雄城市從“暫停”到“重啟”。拼搏沖鋒在救治一線的醫生等群體讓我永生難忘,普通人的善舉更讓我經常熱淚盈眶。因為不會使用手機導航,東西湖區殘疾菜農秦大安開著三輪車在寒風中蹬了3個多小時,為援鄂醫療隊送上2000斤新鮮蔬菜﹔一位哺乳期的護士因隔離無法回家,小區周邊70多位年輕母親擔當起“臨時媽媽”,列出一份排班送奶表……這些守望相助的凡人善舉,將永遠激勵、提醒著我——作為一名黨報記者,今后要不斷踐行“四力”,用手中的紙和筆為人民鼓與呼。

新華社記者王毓國:

有一種“遺憾”令我欣慰

一直想拍攝“搶救危重病人”的情景,可每每落空,成為心頭“遺憾”。可轉念一想,這“遺憾”又令人欣慰。沒有搶救就意味著沒有危險和死亡,希望這“遺憾”永久地遺憾下去

2020年初,身為新華社攝影部記者的我第一時間報名,赴武漢參加疫情報道。2月3日,經總社批准,我踏上武漢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

在整個報道期間,我馬不停蹄地四下採訪,幾乎跑遍了武漢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進“紅區”,不僅使我經歷了生死考驗,更多的是感受到廣大醫護人員舍身忘我、無私奉獻的精神。

2月18日,是我第一次進入“紅區”的日子,終生難忘。當時我穿了兩層防護服、戴了兩層口罩和醫用手套,還戴了護目鏡和面罩,被包裹得嚴嚴實實,跟隨專家趙建平一起進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紅區”。

進入“紅區”,我隻有一個心願:盡最大努力多多挖掘題材。因此,我不停地問,不停地拍。當天出院剛好趕上生日的患者、救助病人時身染病毒的醫生、四處忙碌查房的專家以及辛勤工作的護士,都成為我鏡頭中的捕捉對象。經歷近4個小時的採訪,最令我感動的是:醫護人員每天如此冒著危險工作,不能喝水和上廁所,還要忍受穿上防護設備后的難熬憋悶和汗流浹背,這種忘我精神難以用言語來形容,毋庸質疑,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2月18日,新華社記者王毓國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紅區”內採拍。

3月8日,我第二次進入“紅區”——武昌方艙醫院。當時的院區有100多位患者留住。當天,因為是“三八婦女節”,醫護人員與患者舉行了聯歡活動,一起念詩、唱歌,分發紀念品,氣氛十分熱烈。活動中,我結識了一位小學生,名叫劉嘉宇,她在2月中下旬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住進醫院。在這裡,劉嘉宇得到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呵護,雙方逐漸建立起深厚感情。擅長繪畫的她,開始用畫筆作畫。醫護人員、清潔人員、志願者、保安都成了她筆下的“常客”。小嘉宇以此抒發自己感恩的心。在方艙醫院採訪時,深切感受到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融洽關系,患者都像小嘉宇一樣身懷“感恩之心”。

3月18日和3月20日,我又兩次進入火神山醫院ICU重症監護室,採訪重症醫學專家張西京團隊。醫護人員就像上足了發條的鐘表,不停地轉動——輸液、消毒、吸痰、洗傷口、給病人翻身、查房、喂水喂飯……據了解,重症監護室的醫護人員60%是80后、90后的女性,她們與男同志一樣,挑起了守衛生命的重擔。

3月17日,新華社記者王毓國在武漢火神山醫院ICU重症監護室採訪時留影。

在重症監護室採訪期間,我一直想採訪拍攝“搶救危重病人”的情景,可每每落空,成為心頭的“遺憾”。可轉念一想,這種“遺憾”又令我欣慰。因為沒有搶救就意味著沒有危險和死亡。患者的病情穩定且好轉,是廣大醫護人員努力拼爭的結果,也是人們心頭莫大的安慰。我希望這種“遺憾”永久地遺憾下去,直到抗疫勝利的那一天。

4月8日,武漢離漢通道開啟,從“封城”到“解封”,這段時間裡武漢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又演繹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贊歌……目前,廣大醫護人員和社區防控工作者仍嚴陣以待堅守一線,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我們這些新聞人也有幸站在歷史的關頭,成為最終勝利的見証者和報道者。

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新京報記者陶冉:

每分每秒都刻骨銘心

留下歷史的瞬間容易,要讓瞬間成為歷史卻很難。影像有了溫度和力量才會有閱讀和傳播的價值,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傾心、傾情、傾智、傾力

留下歷史的瞬間容易,要讓瞬間成為歷史卻很難。從進入新京報的那天起,我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每一次重大事件,都必須身在現場。

1月27日,在放棄陪伴身患白血病的父親,推遲了自己的婚期后,我跟隨北京第一支醫療救助隊馳援武漢。已經記不清多少次走進“紅區”中的“隔離區”,還有三次進入被稱為隔離區中的“雷區”——手術室,4小時全身就濕透、一天睡眠幾個小時已成常態,兩套相機被消毒液侵蝕而“罷工”。

新京報記者陶冉(右)在方艙醫院採訪拍攝。

這期間,我用鏡頭記錄了各行各業勞動者的辛勤付出,以及醫護人員、患者和家屬的真情流露。用專題攝影的手法,利用相機、無人機、VR、微視頻等手段,我拍攝了15個一版大圖片報道、15個封面報道、15個專題報道,以及30多個新媒體作品。多篇稿子被《中國日報》《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中國攝影》等轉載,攝影作品還被制作成巨幅公益海報在北京地鐵站展示……這些記錄帶給讀者震撼與感動,也成為我審視與思考的珍貴素材。

選題是新聞之魂。拍攝前,我要求自己做到胸中有丘壑,觀察、判斷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不同內涵與形態,把正在進行的新聞事實最具意義的瞬間記錄下來。這個瞬間應該能夠真實、明確地反映出新聞事實的中心內容,能夠揭示出事實價值和意義。

抓住細節的力量。細節具有的滲透力,恰如詩中所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幅新聞攝影作品,如果有了令人難忘的細節,就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將新聞事實闡釋得更加生動具體、通俗易懂。

時刻准備著。突發新聞面前,要求攝影記者做到及時掌握信息,快速反應,始終保持“臨戰”狀態,做好隨時按下快門的准備。

在隔離區內採訪4個小時后,新京報記者陶冉臉上布滿勒痕。

提前做好策劃,把握重要節點。對持續時間較長的重大新聞事件來說,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多個重要節點,准確把握這些節點,提前策劃和構思,有助於全面、深入地反映事物發展的進程和結果。

面對新聞事件,攝影記者必須迅速調集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對新聞價值的判斷作出正確的選擇。同時,影像有了溫度和力量才會有閱讀和傳播的價值,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傾心、傾情、傾智、傾力。

這些天在武漢,每分每秒都刻骨銘心,每個細節,都與你我息息相關,每一張令人感動的照片上,是醫護人員、建設者、志願者等每一個普通人匯聚成的超凡之光。

九省通衢的武漢靜止了兩個多月,我也在這個錯過的春天裡,重新審視著家鄉的角角落落。那些十多年來走心不入腦的街景似乎在提醒我,這是我的家鄉,卻也不是我的家鄉。它少了一絲煙火氣,它正掙扎著把傷痕抹平,它在期待著重新沸騰。

澎湃新聞記者趙思維:

不怕有多危險,隻擔心遺漏值得記錄的現場

記錄和還原醫護工作者、基層黨員干部、志願者等群體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我也從中得到成長鍛煉。毋庸置疑,在武漢的這段經歷注定會成為我的寶貴財富

記得剛到武漢時,空蕩蕩的高鐵站,醫院發熱門診前攢動的老人,呼嘯而過的救護車,街上的抗疫標語,穿著全套防護的醫護人員……這些都讓我感到這座安靜甚至“暫停”的城市背后,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

身在這座城,作為記者,我們也一樣面臨各種考驗。

在這段特殊的時期,社區、保供超市、醫院發熱門診、重症患者病區、ICU、方艙醫院、疑似患者隔離點、康復驛站、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等地方,都留下了我們的身影。面對看不見摸不著的病毒,進入“紅區”,我們也會擔心被感染,但“走近,在現場”成為大家對自我的基本要求。閑聊時,“不會過多想有多危險,就怕沒呈現好新聞現場和當事人的狀態。”我和同事不約而同會產生這種擔憂。的確,我們在疫區的焦慮更多是因為擔心“不能更好做好工作”。

澎湃新聞記者趙思維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採訪值班工作人員。

夜深人靜時,有時我會想起白天見到的一幕幕,濕透衣服的醫護人員、病房“滴滴滴”的儀器聲、躺在病床上安靜的患者、戴著口罩的工人、武漢空曠的街道……這些畫面讓我緊張。我擔心難以用文字、視頻、圖片等形式全方位呈現出這些故事,生怕遺漏了什麼。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對記者來說是考驗也是機會。我們記錄遭受新冠病毒沖擊的群體狀態,最大程度還原醫護工作者、基層黨員干部、志願者等群體為戰勝疫情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也從中得到了成長鍛煉,對職業感悟更深刻。特殊的經歷,對個體的人生彌足珍貴。

面對很多在疫區堅守的“新聞老兵”,1997年出生的我有很多需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毋庸置疑,在武漢的這段經歷注定會成為我的寶貴財富。

澎湃新聞記者趙思維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採訪。

1月23日至4月8日,武漢經歷了一場76天的“大考”,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在等待著8日零點的到來。當“零點”真正到來,武漢龔家嶺收費站的執勤卡口撤掉,第一輛車駛離這個重要的離漢通道。大家所期盼、所懷念的“普通生活”正逐步重新迎來。

2月15日,澎湃新聞記者趙思維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結束採訪返回途中遇到下雪。

見過了1月的風雪交加,等到了4月的春暖花開。武漢“解封”了,我們也該離開了。可能以后很多時候我還會時常想起22歲和23歲之交,我在江城遇到的人,看到的故事。

“武漢很美”,這句話,在來到武漢后,我重復了很多遍。期待疫情消散后,能以另一種心境重新感受這座城市。雖然我不吃芝麻醬,但下次來一定要品嘗下武漢正宗的熱干面,體驗下這座城的“過早”文化。(本文內容分別由人民日報社、新華社、新京報、澎湃新聞提供,轉發請注明來源)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