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紀錄片:疫情危機中的“紀實先鋒”
摘要:庚子年關,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漢,席卷中國。各省紛紛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世界衛生組織將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全民阻擊戰迅速打響。面對這樣的非常時期,微紀錄片充分發揮了制作和傳播手段靈活多元的優勢,凸顯時效性,彰顯紀實影像的人文關懷,成為疫情危機中傳播正能量的“紀實先鋒”。
關鍵詞:微紀錄片﹔肺炎疫情﹔時效性
疫情來勢洶洶,病例迅速攀升,各地進入疫情防控“戰時狀態”。災難當前,正是紀錄片彰顯記錄歷史、警戒當下、助推社會發展擔當的重要時刻。在這次疫情危機中,由紀錄片衍生出來的新形態——微紀錄片更是呈現出井噴之勢。央視、地方媒體、視頻門戶網站和普通民眾紛紛推出了微紀錄片,涌現出一批時效性強、人文關懷濃厚的“現象級”產品,成為傳播正能量的“紀實先鋒”。
一、靈活多元,凸顯時效性
疫情肆虐,人們被動“宅”在家裡,時刻關注著疫情的最新動態。在鋪天蓋地的信息裹挾下,謠言與真相交織,恐慌與溫暖並存,信息的多元化和復雜化不斷升溫。危機當前,各種不確定性容易使人們焦慮不安,甚至恐慌和盲目,迫使人們需要做出迅速的應對。因此,信息傳播的時效性更凸顯出非同尋常的意義。我們通常認為時效性是新聞領域的專屬,因為傳統的紀錄片創作門檻高、敘事難度大、生產周期長,自然與時效性絕緣。然而,新媒體時代下,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微紀錄片顛覆了傳統的創作和傳播格局。微紀錄片在繼承傳統紀錄片記錄真實的基礎上,體量小,訴求單一,制作和傳播手段靈活多元,更加適應當今節奏快、碎片化的傳播特點。尤其是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一大批微紀錄片展現出了極強的時效性。電視台、視頻門戶網站等專業機構和普通民眾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將鏡頭對准抗疫一線,第一時間傳播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凝聚起強大的抗“疫”正能量。
武漢市於2020年1月23日10時開始封城,武漢自由影視工作者“蜘蛛猴面包”於當天18時27分在其個人微博發布了微紀錄片《封城》,通過作者的主觀視角,記錄下了武漢封城第一天的街頭、商場、藥店等場景,用影像還原一個真實的武漢。當天拍攝、制作並發布,極具時效性,這是傳統紀錄片做不到的。在隨后短短十幾天內,作者將系列微紀錄片更名為《武漢日記2020》,並連續在個人微博上發表,他的微博粉絲從1萬多漲到了230多萬。視頻也同步上傳到了youtube,受到不少海內外網友的關注。正如作者所說:“我沒有想到從最初一個簡單記錄的想法到現在已經獲得了這麼大量的關注,感謝全世界都在關注武漢這座城市的命運,令我作為一名記錄者更有責任與動力去做這件事,我唯一目的就是幫助大家看到真相,消除恐慌。”武漢封城后的第二天,Bilibili的一位武漢up主“林晨同學”在17時30分發布了由其創作的微紀錄片《武漢UP實拍,封城后的24小時,“空城”武漢的物價、交通、生活狀態》,在B站獲得800多萬觀看量,在微博獲得3000多萬觀看量。武漢是疫情發源地和最嚴重地區,最大限度公開疫情信息,可以讓人們對當地的社會圖景與民眾生活有及時、清晰的認知,從而瓦解滋生謠言的空間。隨后,優酷人文上線的《中國面孔》、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等系列微紀錄片都及時發聲,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疫情中的社會現狀。不少地方媒體也加入到微紀錄片的創作中,充分發揮地域的優勢,推出了時效性極強的作品。在河源廣播電視台攝制的《非常時期》系列微紀錄片中,《大年初六的河源》《直擊社區隔離一線》等都在播出的當天完成拍攝,當天實現全媒體推送,《粵北防線的日與夜》《探秘河源口罩廠家》和《出征》等都及時回應了地區熱點,體現出較強的時效性,在社會上反響強烈。
可以說,技術的進步不斷拉低影片制作的門檻,為便捷的制作和傳播提供基礎,而微紀錄片特有的藝術形式又使節目打破傳統,實現了時效性的突破,從而在疫情危機的傳播中佔得先機,對化解危機、傳播正能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主觀平視,彰顯人文關懷
關於這次疫情的微紀錄片普遍以“我”為敘述的視角進行主觀的平視拍攝,將鏡頭聚焦於身邊的普通人身上,關注個體的生存,表現普通人的悲與痛、愛與希望,傳遞“小人物、大情懷、正能量”的紀實影像力量。
在《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裡,有奮斗在救治一線的醫生、護士,也有軍人和普通市民等,多角度展現危難時刻眾志成城防控疫情的信心與決心。在第一集中,武漢市肺科醫院護士胡雪珺用自己的手機記錄下了抗疫前線最真實的一幕:隔離病房究竟是什麼樣子?一線醫護人員是怎樣工作的?病房隔離患者一日三餐怎麼解決?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心態是怎樣的?胡雪珺的主觀平視視角帶領觀眾一探究竟。影片沒有空洞的說教,沒有冰冷的數字和道理,而是以此時此情此景進行有血有肉有溫度的表達。系列微紀錄片保持了一致的創作手法,採用 vlog的主觀視角進行講述,有護士、快手作者、學生、逗逗先生等,用影像記錄人們溫暖的堅守與默默的努力。同樣,在《武漢日記2020》和《武漢UP實拍,封城后的24小時,“空城”武漢的物價、交通、生活狀態》等微紀錄片中,作者都以“我”作為敘述的視角,通過主觀鏡頭觀照人們關切的疫情防控、能源供給、交通物流、城市運行、醫療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等各個生活日常環節,就像是帶著觀眾一起到武漢的現場,看一看那裡正在發生的一切,這無疑大大增強了影片的真實性和親切感。同時,這些微紀錄片在客觀記錄的同時,融入“我”和拍攝對象的個人情感,以平和而又飽含深情的心態記錄了社會大眾的真實生存狀態,體現了深刻的人文關懷。在人物類系列微紀錄片《中國面孔》中,鏡頭對准疫區的小人物,包括奮斗在前線的醫務人員、軍人武警,也包括主動請纓到一線做志願者的退休人員、無償運建材的卡車司機、捐贈萬元善款的拾荒者、推遲婚禮奔赴一線的基層工作人員等,每集一兩分鐘的小人物故事向觀眾傳遞著正能量。
人文關懷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疫情之下,每一個小人物的姿態,可能更容易抵達人們的內心,引起觀眾的共鳴。微紀錄片將鏡頭焦點落在普通人的身上,體現了濃厚的人文關懷,其以主觀平視的視角進行創作,帶來了平等、親切和尊重的即視感,給觀眾以強烈的現場感和參與感,使微紀錄片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三、寬廣入微的全景式紀錄
紀錄片在傳播主流價值、記錄時代變化、留存國家記憶等方面有著其他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之下,國難當前,專業機構和普通民眾紛紛拿起攝像機和手機,用微紀錄片的節目形態“立此存照”,為公眾打開一扇看清疫情沖擊下的人們真實生活狀態的窗口,從而形成了對當下中國寬廣入微的全景式紀錄。
央視紀錄頻道(CCTV9)自2020年2月3日起全天滾動播出融媒體微紀錄片《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和真實的“武漢時刻”。人民日報推出了《武漢vlog》,真實展現基層防疫現狀。優酷人文上線的《中國面孔》關注疫情下的小人物故事,從而形成了疫情下的人物群像。筆者所處的周邊地市專業機構紛紛推出系列微紀錄片,並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如河源廣播電視台推出了《非常時期》,緊扣輿論熱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聚焦交通防線、社區隔離一線和企業復工生產等,以編導的視角帶領觀眾深入城市鄉村,看清疫情防控的現狀。不僅如此,由微紀錄片衍生的短視頻在抖音、學習強國、人民視頻等全國性平台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僅《37.3度!發現可疑人員?》在抖音上的播放量就高達3249萬次,點贊量近100萬。梅州市廣播電視台開設了《抗“疫”一線》微紀錄欄目,用鏡頭記錄這平靜下不尋常的梅州,記錄普通人不平凡的抗疫故事,攝制了《走近隔離病房》《阿彥叔的大喇叭》《宅家生活》和《景區人的守望》等微紀錄作品。中山廣播電視台攝制了《我們的戰“疫”》系列微紀錄片,展現醫護人員、體溫檢測工作人員、快遞小哥、暖心房東等人抗擊疫情的具體行動。一些普通人也開始自制紀錄視頻在短視頻平台上傳播。除了“蜘蛛猴面包”“林晨同學”等拍攝的微紀錄片,來自武漢的90后美女志願者司機陳靈毓用她的鏡頭記錄下了自己每天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的故事,並制作成微紀錄片《我在武漢接送醫生上下班》。珠海傳媒集團主持人金晶、山東台主播黃凱、網友“女住持vlog”等,都在隔離期間用鏡頭真實記錄下了自己的《隔離日記》。
《2019紀錄片內容及用戶報告》顯示,“短、深、廣”已成為紀錄片新形態。新媒體時代下,微紀錄片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傳播形式,擺脫了創作人員、拍攝器材、傳播方式等方面的束縛,伴隨受眾的主體意識覺醒,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創作中,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和心情出發,記錄了疫情影響下人們的生活,從而形成了對疫情的全景式紀錄。
四、結語
隨著傳播技術的進步,人類信息交互呈現出“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等特性。在此背景下,微紀錄片應運而生,用其獨特的藝術形式,記錄著我們的生活和思考。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山河無恙,人間皆安”的日子終將到來。多少年后,當人們的記憶變得模糊,這些微紀錄片將成為銘記歷史的流動相冊。
參考文獻:
1.黃綺婷.生存鏡像:泛紀錄時代的武漢肺炎疫情[Z].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2020-02-05.
2.張詠華.網絡時代新聞時效性在危機傳播中的重要性[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5):62-65.
(作者單位:河源廣播電視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