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吉林廣電記者趙孟秋:自願請戰,在抗疫第一線履職

張席貴
2020年04月23日07:16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吉林廣電記者趙孟秋:自願請戰,在抗疫第一線履職

趙孟秋(右)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採訪吉林省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醫生。崔志遠 攝

“去武漢以后,注意安全,我一定等到你回來。”這是吉林廣播電視台全媒體資訊中心記者趙孟秋出征前,病重的父親對她的叮嚀。那個時候,她的父親還有一些說話的力氣,能夠表達對女兒的理解與支持。

事實上,從大年三十接到關於防控新冠肺炎的採訪通知起,趙孟秋就沒有停下奔波的腳步。

“我時常在想,如果有一天,要讓記者上前線,我一定去。”趙孟秋曾經先后征求過父母、愛人的意見,他們對她想去武漢採訪的想法都表示支持。“所以當我看到部門微信工作群有通知,立即報了名,領導問我,你征求過家裡的意見嗎?”趙孟秋說,她早已得到家人同意,並做好了准備。

4月15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在採訪趙孟秋時,已經是她從湖北歸來,隔離休整結束的第二天。這兩天,她每天都有一兩個採訪,完成工作后,馬上趕到醫院看望病重的父親。作為一名老記者,趙孟秋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17年間,她一直在採訪一線。

公交換地鐵一路奔忙履職盡責

從業17年,趙孟秋對衛生戰線非常熟悉,也是吉林廣播電視台全媒體資訊中心第一個報名去武漢的記者。單位領導知道她家中的情況,經過再三斟酌,才批准了她的申請。

“就是在除夕的那天晚上,我在家接到了採訪通知,准備大年初一到長春市傳染病醫院等4家醫院採訪。”趙孟秋說。

大年初二,趙孟秋參加了吉林的首場防范新冠肺炎新聞發布會,那一天也是吉林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出征的日子。她以最快的速度將發布會內容在“吉林大喇叭”微信公眾號上推送,通過數據展現出吉林在疫情防控方面做的周密而細致的工作,短短幾個小時內,閱讀量達10萬+,眾多讀者轉發並留言,點贊吉林防疫工作,也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

“大年初二是1月26日,一直到2月13日去武漢採訪前,我一直在新冠肺炎採訪的路上。”趙孟秋曾在一天裡,腳步不停地奔走在長春龍嘉國際機場、長春火車站、長春高速公路客運站以及高速路口等人員密集的防疫重點區域,用聲音和圖片記錄下防疫一線採取的有效措施,記錄下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

趙孟秋常常奔向各大醫院,採訪一支支馳援武漢的醫療隊,採訪痊愈出院的患者。正月初六的清晨,她趕往長春西站,在檢票口、候車室、站台、車廂裡,一路追蹤採訪,以《“五朵金花”上前線》為題,將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5位巾幗英雄馳援武漢的大義之舉付諸筆端。她馬不停蹄奔走在吉林省疾控中心、吉林省12320管理中心……從早到晚,她戴著一副口罩,坐公交倒地鐵,在一個個新聞發生的現場,履行著媒體人的職責和使命。

與武漢連線讓家鄉聽到“天使”聲音

從吉林省第一批馳援湖北的醫療隊出發起,趙孟秋每天一邊忙著現場採訪,一邊在盡量不打擾前線工作的情況下,與醫療隊保持密切聯系。

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月初四下午,她通過電話採訪,獲取了吉林首批援鄂醫療隊在前線工作的第一手資料。為了在當晚即將播出的《全省新聞聯播》中及時發聲,讓惦念這些醫務人員的全省聽眾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她立即對7分鐘左右的採訪錄音進行剪輯,保留了最有價值的信息,以對話問答的形式,在當晚新聞中進行了原汁原味的呈現,得到了很好的反饋。

為了能夠更好地展現前線醫生、護士的感人事跡,趙孟秋幾經聯絡,在大年初五與一位同意接受電話採訪的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護士取得聯系。因為工作忙碌,這名護士常常沒說上幾句話就接到新的任務。這個特別的採訪,進行了近3個小時之久。

當晚,“吉林大喇叭”微信公眾號正式推出“前線聲音”專欄,以《逆行者,共命運》為標題,報道了吉林支援湖北的醫務工作者事跡,讓家鄉人民聽到了他們的聲音。這也使吉林廣播電視台成為省內最早採訪、報道支援湖北醫療隊前線工作情況的媒體之一。而這次成功的報道,也贏得了吉林支援湖北醫療隊及相關醫院的好評,前方領隊及醫院開始主動與她聯系,提供素材。

每天高強度工作結束后,趙孟秋都會拖著疲憊的身體趕回父母家,看望身患重症的父親,給他講講這一天又去了哪裡,採訪了什麼人,做了什麼事。多少次從父母家中走出,她都是掐著點趕乘末班車。

而此時,6歲的女兒常常還在家裡等著她。這個特別愛黏著媽媽的孩子,總是滿臉不高興。因為平時忙於工作,趙孟秋很難有時間陪伴女兒,這個春節前,原本答應的陪伴又一次落空了。

出征武漢37天深入挖掘前線感人故事

在疫情期間,單位領導經常詢問趙孟秋家裡的情況,勸她早點回家,注意身體……但她卻沒有推脫過一次採訪,沒有請過一次假。

“我自願請戰,前往武漢,在抗擊疫情第一線,不計報酬,不懼危險,完成好新聞報道任務,履行好媒體人的使命和職責……”2月13日,吉林省直媒體向湖北武漢集結出發的號角發出后,趙孟秋報名並寫下了請戰書。

2月15日,趙孟秋隨醫療隊踏上了前往抗擊疫情最前線的征程。從飛機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降落的那一刻起,她就迅速投入到戰疫記者的角色中,開啟了全媒體報道模式。一路“自述加行進式”的採訪報道,一篇篇聲音、圖片、視頻等新媒體產品陸續發出。

從早到晚,趙孟秋和吉林省融媒體武漢報道組的戰友們一起深入研究選題,全面報道吉林對湖北、對武漢的支援行動,深入挖掘吉林醫務人員在前線的感人故事。

吉林廣播電視台全媒體資訊中心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端開設了“孟秋的武漢日記”“逆行武漢、並肩作戰”“戰‘疫’行”等專欄,相繼推出了《萬米高空的生日會》《吉林武漢一家人》《前線來了“偵察兵”》《熱搜送給吉林人》《重症療區裡的希望》《我的第五天,是你的第二十五天》等反映前線醫護工作者事跡的優秀報道,很多文章在新媒體端被讀者廣泛轉發。

“有時一天要進行兩三個採訪,這些消息要用不同的寫法,再分發到廣播、公眾號、微博、網站等平台。因為有了前方報道組戰友的通力合作和后方同事們的鼎力支持,我們部門在37天時間裡共發出了近300篇報道。”趙孟秋向記者介紹。

無論是在大年三十接到採訪通知,還是在武漢37天報道的日日夜夜裡,趙孟秋始終牢記一個記者的職責和使命,認認真真地寫好每一篇報道。

在面對面的採訪中,記者發現由於過度勞累,趙孟秋的面色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但她對記者說,這是她十分熱愛的工作,採訪的過程固然辛苦,但是每一篇報道播出或刊發后,心中總是感覺到有滿滿的收獲和喜悅。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