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不良信息充斥泛濫 網絡平台該擔何責

史奉楚
2020年05月07日06:58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不良信息充斥泛濫 網絡平台該擔何責

據報道,“小鹿情感”APP平台上,有各入駐情感團隊或者公司開設的直播課,涉及脫單、挽回、分離第三者等內容。除百般誘使學員繳費,有些入駐團隊針對平台“15天不滿意退款”的宣傳,設置了專門話術拖延退費。部分導師提供的教程和情感指導中,包括發布虛假身份及假朋友圈狀態來吸引異性關注,具有典型的PUA(對異性誘騙洗腦)性質,有些學習資料中甚至充斥涉黃內容。

本來是為會員提供脫單、挽回情感服務的網絡平台,卻充斥著PUA、涉黃信息等不良內容。對此,既需要人們睜大雙眼,提高防詐騙意識和能力,更需要網絡平台盡到嚴格的審核把關義務,剔除不良信息及相關行為。

這類事件中,相關網絡平台盡管不是不良信息的直接制造者,卻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整合、傳播不良信息的角色。我國《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對互聯網平台的責任有明確規定,要求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須遵守法律和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有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等行為。APP運營者應健全實名制和審核管理機制,對發布不良信息的,視情採取警示、限制功能、暫停更新、關閉賬號等處置措施,保存記錄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網絡平台或APP不能以僅提供平台服務作為擋箭牌,而應盡到審查和監管義務,發現有發布或傳輸違規信息的,應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並採取消除等處置措施。如果這些網絡平台明知或應知系詐騙、涉黃信息而依然不採取有效措施,放任其大肆傳播的,既可能構成行政違法,更可能涉嫌犯罪。

在流量就是收益的互聯網盈利模式下,網絡平台靠增加點擊量、傳播量來獲取收益的做法可以理解,但不能忘了“技術或無罪,監管必有責”的道理,任何謀利行為均應遵守法律底線和公序良俗。如果網絡平台未盡到審核監管責任,有意無意放任不良信息傳播,無論如何都難辭其咎。

根據規定,電商平台對通過該平台銷售的商品和服務應盡到審核義務,如果平台疏於把關,應與商品或服務提供者一道對消費者所受損失承擔連帶責任。現實中,一些大型電商平台做得比較好,能夠盡到把關職責,消費者受到的損失也能及時挽回。相較之下,網絡平台如果任由不良信息充斥,坐實不良信息侵害會員權益,其罪錯比電商平台疏於把關猶有過之。

網絡平台理當找准定位,把守住法律底線和履行社會責任放在首位,擔負起應有的審查職責。應完善實名制,積極採取技術手段,構建杜絕不良信息的防火牆,絕不充當滋生不良信息的溫床和傳播不良信息的通道。監管部門應依法處置不良信息制造者和傳播者,並讓網絡平台為其疏於監管的行為買單,這樣才能避免網絡平台成為不良信息的“二道販子”,避免網絡參與者淪為“被宰割的韭菜”。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