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上海報業集團:八大項目助"融媒體"向"智媒體"蝶變

2020年05月09日07:04 | 來源:中國記協網
小字號
原標題: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 | 上海報業集團:八大項目助“融媒體”向“智媒體”蝶變

  編者按: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國家治理高度,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年多來,各級各地媒體如何貫徹落實中央要求?融合發展向縱深推進取得哪些新進展新成效?敬請關注“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專欄報道。

  很多年后我們回望,也許會發現2019年有著許多的非同尋常,而其中之一,即是新聞媒體行業由“融”向“智”的蝶變。

  伴隨著飛速前行的技術革新車輪,媒介形態不斷更迭,傳播格局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如何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成為擺在我們新聞工作者面前的時代命題。

  融合發展“下半場”:從“融媒體”走向“智媒體”

  在被稱作“萬物皆媒”的全媒體時代,新媒體的競爭正在變換賽道。業界最新觀點認為,在大致完成了以平台搭建、資源整合、流程改造、技術升級等為主要標志的媒體融合轉型“上半場”之后,互聯網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在2019年開始進入“下半場”,不僅僅是跨媒介的融合,而且是跨時空、跨物理屏障、跨主體身份、跨功能的更深層次融合。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是媒體融合進入新階段的趨勢和要求。媒體融合如何向縱深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通過流程優化、平台再造,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台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

  一年多來,大家都清晰地看到,新技術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媒體生態的一個重要因素。新聞的採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等所有環節都不再是孤立和單向的,5G通信、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應用,已經越來越多地介入媒體運行和傳播過程,媒體的演變趨勢呈現出從“融媒體”走向“智媒體”的鮮明特征。

  上報之路新探索:著力構建“智媒體”戰略布局

  2019年,上海報業集團著力探索構建“智媒體”戰略布局,突出以技術創新為引領,以關鍵核心技術為戰略抓手,積極搶佔全媒體時代的技術高地,加快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一是成立上報集團技術委員會。委員會負責對集團信息技術領域的戰略發展規劃、技術投資及合作、重大項目審議、技術平台建設、安全體系構建、技術規范及標准制訂、數字資產整合、人才隊伍建設等重要事項進行統籌規劃、調研論証以及協調服務。上半年已就聚焦集團智媒體重點項目,共同開發機器翻譯等四項共享技術,統籌提供八項融媒體技術產品的輸出和服務等,做出了統一部署。

  同時,上報集團與華為公司開展五個領域深度合作。2019年上半年,集團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在基於華為雲和AI(人工智能)能力助力“智媒體矩陣”建設、雲上聯合創新實驗室、5G媒體應用探索、新媒體渠道及內容合作、智慧園區建設等五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二是構建“20、50”智媒體矩陣。2019年初,上報集團在“三二四”(“三”是實施以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三大報為代表的傳統主流媒體戰略轉型,有效推進“上觀新聞”“文匯”和“新民”三大主流新媒體陣地建設。“二”是打造澎湃和界面兩大現象級新型傳播平台。“四”是聚焦四大垂直細分領域,打造特色新媒體集群,如摩爾金融、唔哩、上海日報Shine、第六聲(Sixth Tone)、周到等)融媒體布局基礎上,經過長期的技術調研,梳理出5G、人工智能等8項關鍵核心技術,與新聞傳播5大流程對應匹配,衍生出20個智媒體單元,布局50個智媒體項目。20個單元、50個項目,構成全媒體時代的上報集團“智媒體矩陣”。

  三是以八大重點項目作為深化融合的重要抓手。上報集團聚焦自媒體聚合平台、內容有聲化、內容視頻化、智能金融數據平台等智媒體單元,規劃八大重點項目,力爭形成一批新的現象級產品。各主要媒體以重點項目為抓手,進一步圍繞集團媒體品牌戰略和建設目標,有效推動媒體融合不斷深化。

  這八大項目是:

  ①解放日報圍繞上觀新聞客戶端建設,在項目平台等方面創新探索,全力打造“上觀號”——政務新聞聚合平台。2019年9月中旬完成16個區融媒體客戶端入駐上觀號平台,上觀號稿件在原先基礎上每日增加400多篇。

  ②文匯報堅持人文特色定位,與唔哩網合作,共同研發人工智能採編輔助系統——“文匯智媒體編發系統”,實現智能採集、機器審核與智能分發。目前每天在抓取的一千余條人文類稿件中擇優發布。

  ③新民晚報已完成“上海時刻”(PGC)和新民拍客(PUGC)兩個短視頻平台的開發。雲桌面項目,正與華為合作部署,年內可執行。

  ④新聞晨報積極對接各區融媒體中心,推出“區動力”計劃,將“周到號”作為內容載體,力爭在三年內實現16個區累計1萬名內容合伙人(含機構)的入駐。

  ⑤上海日報主打中國上海“一網通辦”(英文版)建設。2019年9月份完成英文“一網通辦”的部分涉外服務可視化呈現,通過圖文、視頻、互動等方式更加直觀地為外籍人士提供服務指引。“白玉蘭助手”多語種在線問答服務系統已實現中英雙語服務。

  ⑥澎湃新聞布局Pai視頻,打造全球資訊影音採集、加工、審核、分發及版權交易一體化平台,系全國首創項目。投資協議2019年9月底已正式簽署,合資公司2019年12月10日注冊完成。

  ⑦ 界面 財聯社發力星礦智能數據平台建設——星礦平台,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金融信息服務。財聯社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被評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星礦金融信息人工智能平台也獲得上海財政專項支持資金扶持。

  ⑧唔哩與華為合作推出雲審核系統,目前產品原型定義和方案已完成,正在開發中。

  因社制宜謀突破:不求“為我所有” 但求“為我所用”

  媒體融合是篇大文章。毋庸諱言,上報集團也像國內絕大多數從傳統報業轉型發展起來的主流媒體集團一樣,由於資源稟賦和客觀條件等原因,在如何發揮技術驅動融合轉型方面面臨過兩難的選擇。即使是當下,也沒有足夠經濟實力和人才儲備像大型互聯網公司那樣組建龐大的技術隊伍。

  因此,在建設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的進程中,需要因社制宜、因地制宜,注入技術思維,保持技術敏感、加強技術合作,讓技術成為內容傳播的翅膀、平台筑造的基石,上報集團技術委員會的成立和運行,正是基於這種思考后集團層面的頂層設計與創新舉措。同時,引進、發展技術不簡單追求“為我所有”,更重要的是“為我所用”,推出的新媒體項目大多以需求為導向,明確可行的應用場景,立項前充分研討論証、形成實施方案﹔確定后設定時間表、進度圖,迅速推進。這些新媒體項目,不做“樣板房”,都是“實戰場”﹔不是“小來來”,而是立足於孵化培育現象級的新“頭部產品(平台)”。

  百舸爭流,奮輯者先。上報集團探索構建“智媒體”戰略布局和實踐,剛剛一年,效果尚不足以彰顯。但是,就像國際互聯網界知名的達維多定律所言:“任何企業在本產業中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產品。一家企業如果要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就必須第一個開發出新一代產品。”從這個角度來說,全媒體時代的媒體融合,也是看誰能夠率先不斷創新、不斷超越,才能在建設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進程中走到前列。(作者系上海報業集團副社長 本文內容由上海報業集團提供,轉發請注明來源)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