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健康與美容》雜志社段景花:中醫撐起半邊天 逆行抗疫凱歌還

2020年05月11日09:5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連日來,不斷刷屏的一幕幕江城“送別”的感人場景激動人心,其情之真,其意之切,言語之銘心刻骨,常常讓人不能自持,而潸然淚下。“白衣戰士”“逆行天使”“戰疫英雄”,這些奮不顧身、馳援武漢抗疫一線的醫療戰線上“最美的人”,在征戰了兩個多月、取得戰“疫”關鍵性勝利之后,現在終於可以回家和親人團聚了。這裡的每一場送別都訴說著武漢百姓與“逆行天使”間的手足情、生死戀、民族魂。

在這一支支凱旋的隊伍中,有這樣一群白衣戰士,他們除了和西醫同行並肩完成治病救人的天職外,還肩負一項重要使命,把傳承和發展了2000多年的中華醫學瑰寶——祖國傳統中醫藥,包括它的濟世理念和文化精髓,通過這場舉世矚目的武漢戰“疫”,真真切切地展示給世人。讓世界一同見証、分享中國人的智慧,進一步激發民族自豪感、增強國人自信心。

在戰“疫”中擔當,不只是自信,更是中華傳統醫學的吶喊

疫情肆虐,1月23日武漢“封城”。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國中醫科學院組建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奔赴武漢抗疫一線﹔在抗疫最艱難的階段,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先后派出五批共773人的專業隊伍馳援武漢抗疫會戰。此外,在全國援鄂醫療隊伍中,還有近5000人來自中醫藥系統。整個武漢戰“疫”,中醫援鄂方陣作為戰“疫”的一支重要力量,與其他眾多的白衣戰士一起,共同筑起了抗疫的鋼鐵防線。

江夏方艙醫院,這是一個特殊的記號。武漢總計16個方艙醫院中,它是唯一一家在籌建之初就明確以中醫藥綜合治療為主的方艙醫院。由著名中醫藥專家張伯禮院士牽頭聯名寫下請戰書、經中央指導組批准后建設而成,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中醫藥方艙醫院”——中醫人希望用它來完整地証明自己,証明在大疫的危難時刻中醫藥能夠為國擔當分憂!

江夏方艙從2月14日開艙,到3月10日休艙,共收治新冠肺炎輕症和普通型患者564人,治愈482人,82人包含14名有基礎病的患者按休艙要求,轉至定點醫院繼續治療。也就是說,直至休艙,這裡沒有1例患者從輕症轉為重症。而按照這次疫情的6%—10%的轉重比例,這些患者中會有33—56人轉成重症。

另有數據顯示: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90%以上。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消息,初步証實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顆粒、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等3個中藥方劑和3個中成藥對新冠肺炎有明顯療效。

……

眾多有關中醫藥抗疫成果的方案、措施和數據躍然紙上。江夏方艙猶如一條生命之方舟徐徐起航。它留下的是更多人的回憶和更多人的思考。而這種思考注定是痛苦的,有些甚至是撕心裂肺的。

“特別感謝中央指導組,特別感謝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決策,支持中藥,要不我們也不敢那麼大膽去做。”在一次接受央視採訪時,張伯禮院士,這位17年前曾率隊參加抗擊非典、現已72歲高齡卻依然沒有退休的老中醫專家,言語間竟難掩內心的激動、哽咽掉淚……

我們無法揣測這位老中醫人當時究竟想到了什麼,但可以確信,這淚已經在默默地訴說它的故事和它的悲壯了!

連線、發聲,把中醫人的事跡和中醫藥的貢獻告訴給每個人

武漢戰“疫”伊始,就不斷有關於中醫藥診療成果的好消息傳出,在疫情陰霾的籠罩下,尤其讓人振奮,也讓深埋於心的中醫藥這份民族情結不斷地被牽動。於是,直面中醫藥,報道中醫藥,成了越來越多的媒體人自覺履行的一種責任。

1月31日大年初七,《健康與美容》編輯部成立抗擊疫情新媒體報道組。同時制定了以“在戰疫中大力弘揚祖國傳統中醫藥文化”為主題的系列專訪計劃。專訪在整個團隊的齊心協力、連續奮戰下一一落實,並密集發表,至今已連續發布20篇HB獨家專訪。這些充滿了正能量的文章,通過《健康與美容》公眾號,第一時間傳遞給了廣大讀者。

“中華民族幾千年在與疾病的斗爭中,中醫藥始終都是一把利刃。療效是硬道理!”這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呂文良在接受本刊電話採訪時說出的最硬核的一句話。呂文良教授是1月25日首批援鄂國家中醫醫療隊的專家組成員。在談到中醫藥在本次抗擊疫情中所發揮的作用時,呂文良教授隨口說出了一連串的數字:“截至2月14日,國家中醫醫療隊累計收治確診和疑似患者248人,症狀改善159人,51人出院,22人符合出院標准轉至緩沖病房。截至2月17日,全國中醫藥參與救治的確診病例共計60107例,佔比為85.20%。其中湖北省225所定點救治醫院的中醫藥使用率達83.3%,已經開放的9家方艙醫院基本做到中藥應服盡服。可以說,中西醫結合是目前為止最好的治療手段。”該篇專訪發表后,閱讀量達到7.8萬。眾多留言最終匯成兩個字:給力!

史捷,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呼吸一科副主任醫師,援鄂國家中醫醫療隊成員,戰“疫”崗位在江夏方艙醫院陝三病區。這次採訪,我們第一次聽到江夏方艙醫院所使用的4個中藥方劑的名字。史捷說:“針對新冠肺炎患者主要表現的咳嗽、呼吸困難、乏力、腹瀉、發熱等,國家中醫醫療隊專家制定了對症中藥制劑——‘江夏方艙1號’‘江夏方艙2號’‘江夏方艙3號’‘江夏方艙4號’。不同症狀的患者在服用了對應的中藥后,病情均得到了明顯改善。”當記者提到“逆行天使”“戰疫英雄”的稱謂時,我們的英雄隻說了一句話:“自己只是盡了一名醫生的本分。”

吳崢嶸,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ICU主治醫師,第二批支援武漢的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戰“疫”崗位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6病區。“很多人對晦澀的中醫理論不太懂。比如中藥說明書裡草藥的配比不夠明確,這確實是將來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需要用大眾更能接受的方式來體現,這對中醫的普及和發揚光大更有好處,也是我們今后需要探討和努力的方向。”對吳崢嶸醫師的訪談涉及不少話題,這裡隻提煉出這段話,是想表明:這段文字的含義,已經成為廣大中醫人的共識。而有了這樣的共識,也就有了創新的動力和新的探索,而不僅限於傳承。其實,中醫人的創新早已開始,如從中藥湯劑到中成藥,再到靜脈注射,更不用說早已聲名遠播的青蒿素的成功提煉了。尤其是通過這次與武漢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的連線,我們驚喜地看到,中醫的診療方法已經和現代網絡科技以及大數據相融合,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完全可以期待:新一代的中醫人以及再往后的傳承者們,有能力把祖國的中醫藥事業鍛造成一個更科學、更強大、更廣闊的醫學帝國。

戰“疫”的勝利,拓寬了中國中醫藥走向世界之路

由於西醫在全球范圍的優勢地位和普遍應用,中醫藥文化舉世無二的理念和應用,注定了會在很長的時期內相對孤獨前行,坎坷和磨難在所難免。但2000多年來,它沒有傾覆沉沒,更沒有迷失航向,這足以証明它擁有駕馭雷電海嘯的智慧和力量。所以,“孤獨”不會遙遙無期。

張伯禮院士說過這樣的話:“中醫是能解決一些重大問題的”“好的東西應該為中國人健康服務,為人類健康服務”。隨著近期中醫藥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參與國際戰“疫”,其國際化發展大勢正在顯現。

據媒體報道,4月1日,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指導組組長孫春蘭召集抗疫一線專家院士和科研工作者召開座談會,特別提到這次武漢抗疫療效顯著的中藥“三藥三方”。她同時提出:“要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在新冠肺炎防控的國際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看來,實現中醫藥走出國門的宏大願景,已在提速的快車道上了。為負重前行的祖國醫學祝福!

(作者系《健康與美容》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

(責編:燕帥、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