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專家研討《獵狐》:經濟大潮中的人性起伏與人生百態

許  瑩
2020年05月13日10:39 | 來源:文藝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經濟大潮中的人性起伏與人生百態

在5月15日全國經偵宣傳日即將到來之際,電視劇《獵狐》圓滿收官。該劇以國內特大經濟案件的偵破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海外追逃行動——獵狐行動為背景,講述了以夏遠、吳稼琪為代表的經偵警察偵破經濟犯罪大案、開展多國跨境追逃的跌宕故事。該劇獲得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重大項目扶持,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首播,在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上線,同時於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北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平台同步播出,受到廣泛關注。該劇不僅起到全民普法的作用,也具有警示教育的現實意義,不少觀眾表示,扣人心弦的劇情堪稱“實力勸返,震懾犯罪”的榜樣。5月7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中國電視藝委會聯合主辦的電視劇《獵狐》研評會上,主創代表分享創作歷程、總結經驗,與會專家圍繞該劇思想內涵、人物塑造、現實價值等進行深度探討。

擺脫創作舒適圈

更要跳出獵狐寫獵狐

“欣賞藝術就是欣賞困難的克服”。全新題材的開掘、專業知識的考據、時空跨度之大等因素都決定了該劇的創作難度。編劇趙冬苓坦言,自己對經濟不感興趣,起初是拒絕的。寫經濟犯罪,勢必要涉及大量專業知識,也曾令她望而卻步。“我天生喜歡挑戰,不願意一直待在舒適圈裡創作。所以硬著頭皮答應下來,開始讀了大量案例,越讀越覺得,這個任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趙冬苓后來到公安部採訪時,經偵局領導的話給了她很多啟示。“第一句話是‘要跳出獵狐寫獵狐’,意思是不能隻寫公安干警如何抓人,更要寫出我們國家這些年打擊經濟犯罪戰線上激烈而復雜的斗爭。第二句話是‘在創作方法上要二元論,不要一元論’。意思是不能隻寫公安干警的大智大勇,也要把犯罪分子如何經不住誘惑,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過程寫好。” 除了到公安部採訪外,趙冬苓還深入基層採訪了辦理經濟類案件的經偵警察,從他們那裡得到大量鮮活的一手素材。在她看來,現在涉案劇有兩種寫法,一種是一集一個案件或者兩集一個案件,還有一種寫法是一案到底。自從和經偵局領導談了以后,趙冬苓拋棄了前者,而選擇了最難的,也就是以一個大案為中心,把所有的人物關系都系在這個大案上,以一個案件反映出我國打擊經濟犯罪的復雜性、艱巨性以及在經濟類案件中的人性起伏、人生百態。

據該劇制片人張翼芸介紹,《獵狐》拍攝歷時123天,劇情中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場景,尤其要大量表現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的執法合作,為了更真實還原獵狐行動中這些執法合作的特點,以及獵狐隊員經歷的各種艱辛、外逃人員身處的困境等,全劇組遠赴非洲和歐洲進行實地取景拍攝,克服語言不通、拍攝場景限制等重重困難,最終完成了這部講述跨國追逃的經偵題材作品。

拍攝《獵狐》對於導演劉新而言,也是一項挑戰。在鏡頭語言的使用方面,他努力在劇中做新的嘗試與突破。“所有手持鏡頭、長鏡頭的設計都需要通過嚴謹的光影組合和演員的高度配合,才能最終完成。我們把所有的燈位、機位、運動軌跡提前設計好,反復演練,同各位演員進行深度溝通,通過反復實拍,最終得到我們想要的畫面。比如在打斗、跳樓等動作戲中,手持鏡頭能夠增加緊張感、紀實感。而像楊建群在地庫阻攔楊建秋自首一場戲中,以及經偵隊分析案情的很多段落,我們都選擇使用手持鏡頭表現一種未知、不穩定的情緒,使角色心理得到有效外化。”

文學筆觸揭示復雜人性

道破財富時代人的迷失與覺醒

與會專家談到,涉案劇很容易被商業化、庸俗化、刺激化,其本身具備的強情節特點,使許多行業創作者、投資者更願意著筆墨在案件本身的展示上,甚至出現了對犯罪過程展示不當、情感上出現游移偏差等問題。電視劇《獵狐行動》為涉案劇拍攝提供了寶貴經驗。該劇另辟蹊徑,以一個案件為綱,將能量投放到人物塑造和現實意義上,作者追求的不是案件的曲折與復雜,而是通過人物的選擇、處境、命運的變化,來呈現正義對情、理、法的拷問,用文學力量的筆觸,寫出了財富時代人的迷失與覺醒。

有專家談到,“獵狐”就是獵罪惡的根源,獵被腐蝕的根源,獵滋生腐敗土壤的生態。該劇用鮮活典型的人物塑造,揭示了人性的復雜。劇中楊建群的妹妹、夏遠的女朋友為什麼被腐蝕,被騙入圈套?為什麼能夠輕而易舉被利用成為經濟罪犯的幫凶?還有出自寒門、最看重警察名譽的楊建群為什麼會被拖下水?這一切才是該劇背后的藝術價值所在。

有專家具體指出,楊建群這一人物形象具有突破意義。魯迅先生曾說過,“死於自己敵手的鋒刃不足悲苦,死於不知何來的暗器,卻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於慈母或愛人誤進的毒藥。”楊建群從農村考上公安大學,是妹妹一直支持他讀書,承擔了照顧家庭的重任。他對妹妹心存感激,也心懷愧疚,所以一直遷就妹妹,直至把自己的未來搭了進去。該劇並沒有將楊建群黑化到底,即使在幫助妹妹時,他始終譴責自己的罪責,最終借審訊唐洪交代了罪行。而楊建群的妹妹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女孩,她的出發點是改善父母生活,她第一次拿到一萬元的時候,首先拿出五千元給父母匯過去。這裡有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人性當中值得肯定的善的因素乃至美的因素,怎麼會向惡轉化?怎麼會由美向丑轉化?編劇在塑造人物時,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二元對立,不是單向思維,而是把人當做整體,把生活當做整體,力求寫出它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抓住了人性的“灰色地帶”。

聚焦社會熱點話題

國家治理能力與日提升

與會專家認為,從《破冰行動》到《天下無詐》再到《獵狐》,涉案劇重新回歸熒屏。這三部劇當中所涉及的反腐、追逃、緝毒、電信詐騙、經濟犯罪等,都在與極具變化的社會現實相呼應。《獵狐》中對於股市、私募基金等金融概念的展現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通過通俗易懂的故事,讓觀眾更容易接受。它將專業性融入通俗的劇集當中,用普通百姓都能理解的人物行為和劇情去解釋犯罪、偵查和追捕的全過程,特別是於小卉和郝小強這條線,將股市暗箱操作展現得淋漓盡致,破除了觀眾對股市大神、股市天才的盲目崇拜。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經偵警察在百姓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專家認為,電視劇《獵狐》塑造了一批能夠代表國家形象的高學歷、高智商、高素質的經偵警察形象,填補了公安題材電視劇人物塑造的空白。同時融合犯罪、人性、理想、成長等多重因素,既讓觀眾了解到經偵警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塑造了一個個立體、典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將經偵警察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開展驚心動魄的跨國追討歷程搬上熒屏,展現了公安機關跨國打擊經濟犯罪的堅定決心和崇高使命,彰顯中國力量。尤其是在展現新時期我國警察走向世界,與境外執法部門開展國際執法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緝捕外逃經濟嫌疑人等方面,該劇對獵狐工作外方司法制度、中外互惠合作等問題進行了較好把握,體現了我國國力的日益強大和治理能力的與日提升。也有專家指出,劇中每當鏡頭切到美國洛杉磯時就有警笛響起,仿佛在提醒著我們,獵狐永遠在路上!

研評會由中國電視藝委會秘書長易凱主持。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楊錚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綜合處副處長周一希、中國電視藝委會副秘書長郭長虹及相關工作人員出席會議。會議視頻連線了公安部新聞宣傳局巡視員、副局長孫潔,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緝捕行動隊隊長雷浩,以及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偉國、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酈國義、《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劉瓊、《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高小立、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教授盧蓉、中國電視藝委會編輯部主任李躍森等專家學者與青年觀眾代表。出品方、播出方代表也通過視頻連線分享了創作經歷與播出情況。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