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青記觀察":探索傳播研究新媒體路徑

趙金
2020年05月19日08:43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青記觀察”:探索傳播研究新媒體路徑

當前,在網絡和技術的加持下,媒體格局正在經歷顛覆式的調整,傳播秩序發生重大變化,新聞傳播研究領域需要關注的新問題、新現象越來越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傳播研究中,《青年記者》利用微信公眾號,推出疫情觀察系列文章,大膽嘗試了期刊內容和微信公眾號內容的融合與配合,初步探索了一條新聞專業期刊新媒體傳播路徑。

新聞類期刊的兩個平衡難點

作為立足新聞傳播實踐、探索新聞傳播規律、研究新聞傳播理論的專業性新聞期刊及學術性新聞期刊,如何改變傳統的辦刊方式和思維,以應對快速發展的傳播實踐,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種挑戰大體可以歸納為兩個平衡難點。

第一個難點是如何平衡新聞傳播研究的熱度和深度。近幾年,媒體融合深入發展,新聞與傳播業邊界趨於模糊,新的傳播平台和傳播形態不斷涌現。在專業化傳播向公眾化傳播轉變的過程中,出現了大量涉及傳播倫理、傳播規范、新聞原則等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在一些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傳播中,短時間內就會出現很多值得關注研究的傳播現象和問題。囿於約稿周期和出版周期,也因為版面限制,新聞專業期刊通常隻能做事后的實踐總結和理論研究,深度、廣度是有了,但對於信息傳播中出現的一些細節性、過程性的問題,往往難以及時發聲提醒,提供解決方案。新聞專業期刊應該具有的實務指導性和傳媒文化引導性難以及時體現。

第二個難點是如何平衡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和業界影響力。新聞傳播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新聞傳播研究既是理論研究,更是立足實踐的實務研究。尤其是在傳統媒體融合轉型處於探索階段、新的傳播形態和產品不斷出現的當下,業界更需要與學界建立起暢通的溝通和支持渠道。新聞專業期刊區別於高校科研機構所辦的側重於基礎理論研究的學術期刊,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通過選題策劃、組織約稿,給學界和業界以不同角度的啟發,達到良性互動的目的。但是,近年來,傳統媒體在轉型過程中出現了種種不適,很多新問題有待在具體實踐探索中尋找答案,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從業者的研究探討熱情。加之,不少新聞專業期刊向理論學術期刊轉型,進入學術期刊的評價體系,無形中抬高了門檻,不少來自實踐一線的研究文章難以錄用。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辦一本既有學術影響力又有業界影響力的期刊越來越難。在《青年記者》最近做的一個面向高校教師和新聞從業者的調查中,認為當前新聞傳播類研究期刊從總體上看“能夠將學術研究與業界實踐結合起來,對兩者的互相促進和提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的隻佔不到1/5,80%以上受調查者認為“雜志分化較為嚴重”,建議“學術研究性和實踐性需要更好地結合”。

這兩個平衡難點的背后,一方面反映出現在普遍關注的如何將新聞傳播研究與業界實踐更好地結合在一起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聞專業期刊的轉型發展需要提上日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傳播研究中,《青年記者》利用微信公眾號,對以新媒體路徑破解這兩個平衡難點進行了初步探索。

“青記觀察”的操作實踐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新聞人與醫護人員一樣,奔向戰“疫”前線。作為“逆行者”,記者把鏡頭對准了疫情嚴重地區的民眾﹔作為新聞專業期刊,也應做他們的關注者和支持者,與他們一起加入戰“疫”報道的行列。《青年記者》一直以“先進傳媒文化的倡導者”為己任,迅速做出決定:在微信公眾號“青年記者”上開設“青記觀察”作為戰“疫”傳播研究專欄,密切關注疫情發展中一線記者及各類媒體的傳播動態。“青記觀察”主要從三方面推出疫情報道系列觀察性文章:一是一線戰“疫”記者的採訪體會和優秀報道分析,為他們鼓與呼﹔二是及時總結各類媒體在疫情傳播中的成功經驗,反思其中出現的問題,為下一步的疫情報道提供參考﹔三是溝通學界的深入觀察和研究,為疫情結束后對整個疫情信息傳播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做好准備。

據此,《青年記者》編輯部每天晚上定時溝通當天疫情報道中出現的熱點文章、表現出色的媒體和記者、需要注意的傳播現象、輿論熱點和輿情發展趨勢,確定之后的約稿方向、作者,並分頭約稿。為進一步發現更多的好文章、好觀點,《青年記者》還在微信公眾號上推出了征稿啟事,收到了讀者們的踴躍投稿。

1月29日,“青記觀察”欄目開始策劃,2月1日推出首期文章,截至4月20日,“青記觀察”共推出80期。因為推出時間早,疫情發生伊始站在專業角度觀察疫情報道、信息傳播、輿情處置等方面的稿件較少﹔同時,得益於《青年記者》眾多老朋友和新作者的大力支持,稿件來源充足,主題呈現豐富,每天推出不間斷,很快引起了業界和學界的關注。多篇稿件點擊量在1萬以上,並被多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轉載轉發。很多讀者和作者,包括學界專家和業界總編給編輯部發郵件或者留言,對“青記觀察”欄目的稿件組織能力、選題策劃能力表示贊許,認為“此組文章反應迅速,推出及時,有指導性和研討價值”“有熱度有深度,學界業界都極為關注”。

探索中帶來的反思啟示

“青記觀察”欄目運作的成功,帶來的啟發是多方面的。新聞專業期刊發展中面臨的兩個平衡難點很難一時改變,也很難以某一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完全化解,但這並不意味著新聞專業期刊難有作為。比如,通過新媒體平台的差異化運營來弱化這兩個平衡難題,還是有較大的可行性。

首先,推出獨立於期刊內容的微信公眾號專屬欄目,做大微信公眾號的觀點影響力。具體說就是強化以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媒體內容的獨立性和獨特性,利用微信公眾號發稿快速、約稿體裁靈活、傳達及時等優勢,及時跟進傳播熱點,提煉策劃出需要關注的選題,將微信公眾號的“熱度”與期刊的“深度”結合起來。

其次,改變以往期刊和微信公眾號的內容供給關系模式,實現微信公眾號內容向期刊的“反哺”。現在新聞專業期刊所辦的微信公眾號,少部分是摘編其他來源的內容,大部分是對期刊內容的選登,一般是在期刊出刊后。今后,可以嘗試征得作者同意后文章先發微信公眾號,再擇優刊發在期刊上的做法。此次疫情報道期間,《青年記者》在2月、3月、4月,先后從不同層面組織了3期關於疫情信息傳播研究的專題文章,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可以從容做到,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青記觀察”欄目對此類稿件的積累。這種運作模式實現了期刊內容和微信公眾號內容的融合與配合,也可以使期刊更從容地組織業界與學界的互動。

當然,以上兩點的實現,離不開強大的作者隊伍和具有充分溝通和組織能力的編輯隊伍。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