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健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體系

——《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專家系列解讀(五)

2020年06月01日06:4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健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體系

  《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已高達93.1%,但在互聯網技能學習與應用方面,65.6%的未成年網民主要通過個人摸索學習上網技能。研究成果的一個重要發現是學校、家庭、社會層面對於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的重視程度仍顯不足,現有的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和教育也處於較為初級的階段。

  提高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是他們暢游網海的“通行証”。基於認知行為理論,網絡素養是人們對網絡世界的信息、事件和情境的認知和行為能力,具體包括信息分析評價能力、印象管理能力、道德認知和行動能力、情感體驗和審美能力等。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內涵會不斷豐富和完善。構建並完善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體系,需要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等方面努力,共同形成育人合力。

  第一,注重未成年人個人能力提升,實現“賦權”與“賦能”的有機結合。從我國未成年人個體屬性來看,年齡、學習能力、網絡使用自我效能感等均對其網絡素養有顯著影響。例如,當前利用網絡渠道和資源進行學習在未成年人中較為常見,一些中小學使用網絡課程作為課外輔導主要工具,也有一部分作業需要在網絡中完成。因此,未成年人的互聯網使用能力至關重要。未成年人要安全、文明、健康地使用互聯網,加強自我管理尤其是注意力管理是核心,需要分年齡段編制未成年人網絡使用指導手冊和干預技術,循序漸進地幫助他們提升網絡素養。

  第二,重點強化學校的教育主體作用,建設體系連貫的網絡素養教育融入式課程。根據未成年人的認知和行為特點,可分階段將網絡素養教育的不同內容融入各個年級與學科之中。目前,未成年人通過學校學習上網技能的比例明顯偏低,建議將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課程按年級劃分為4個階段:幼兒園-小學3年級以初步接觸與認識網絡為主﹔4-6年級開始指導網絡個人信息安全重要性以及個人信息保護方法﹔7-9年級著重形成對網絡空間的全面認識,學習信息共享和在線交流的社會規范,提升網絡信息鑒別能力、社交媒體使用能力等﹔10-12年級重點學習如何對待網絡欺凌、應對社交媒體壓力等。通過詳細的階段劃分,將網絡素養教育的不同內容循序漸進地貫徹到未成年人完整的教育體系之中。進一步在教師培訓和繼續教育課程中增加網絡素養模塊,編寫教師網絡素養教育指導手冊,使中小學教師掌握網絡素養教育的最新理念和方法。發揮社會大課堂育人作用,積極開展社會媒體進校園、進社團等活動,同時鼓勵未成年人進行參與式、交流式、拓展式的媒介體驗和社會實踐,從而將網絡素養理論與實踐生動結合。

  第三,有效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輔助功能,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合格的“導師”。家長首先要為孩子示范正確的網絡媒介使用行為,有節制地利用電子產品,使電子設備能夠恰當地服務學習、工作和生活。對於孩子的上網行為,父母要“適度”干預,比如與孩子商量制訂家庭網絡使用規則。家長應注重“情感”教育,對未成年人的上網行為首先需抱以寬容、理解的態度,建立與孩子平等討論和分享的良好習慣,通過孩子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溝通方式去了解其網絡使用的心理、情感訴求,從而進行后續引導。建設網絡素養家長課堂,開辦家長網絡素養教育培訓班,舉辦線上網絡素養教育講座和研討會,開發家長網絡素養教育課程與指導手冊,比如研制《數字時代背景下家長行動指南》。

  第四,匯聚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形成全員育人的良好社會文化氛圍。政府相關部門可借鑒國外關於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的經驗,盡快正式出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法規,明確政府、社會、學校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絡、提高網絡素養的法律義務和具體職責。鼓勵社會組織、企業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素養項目,推動實施綠色網絡健康計劃,處理網絡不良信息,提供熱線咨詢、指導、評價和預警服務。健全和規范各地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設。研制數字時代全民網絡素養教育規劃和行動計劃,營造全社會重視和提升網絡素養的良好氛圍。(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員、教育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主任 方增泉)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