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在全球戰"疫"中講好中國故事

陳東英
2020年06月01日06:58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全球戰“疫”中講好中國故事

習近平主席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團結合作戰勝疫情 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致辭中強調,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各國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風雨同舟。中國堅持以民為本、生命至上,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始終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現在疫情還在蔓延,防控仍需努力,要全力搞好疫情防控,發揮世衛組織領導作用,加強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恢復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國際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中國的抗疫經驗及責任擔當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譽,但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努力與奉獻視而不見甚至百般指責,全球輿論戰依然嚴峻。如果說,過去我們在國際輿論中常常以防守為主,那麼如今在中國經過全民戰“疫”並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成功事實基礎上,我們應化危為機,順勢而為,創新輿論傳播機制,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對內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對外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化危機為契機,讓世界了解中國

經過艱苦卓絕努力,付出巨大代價,中國有力扭轉了疫情局勢,維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世衛組織及相關國家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盡己所能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幫助。目前,中國境內的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中國的成功經驗為全球抗擊疫情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借此機會,我們應改變以往在輿論戰中“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況,把握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好轉的重大契機,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和中國特色優勢,展示中國形象,讓世界了解中國,增進國際認同。

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災難的斗爭史。病毒沒有國界,疫病不分種族。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各國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風雨同舟,展現了人間大愛,匯聚起同疫情斗爭的磅礡之力。人作為類存在物,必然是命運與共、興衰相伴﹔面對病毒這個人類共同的敵人,守望相助、合作抗疫是各國必然選擇。全球面臨重大疫情挑戰之時,強化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闡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將超越國與國之間的價值觀分歧,倡導全球團結合作、包容互助,共同維護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推進經濟復蘇發展。

精確設置議題,把握正確輿論導向

政治上,通過宣傳中國疫情防控的成功經驗,堅定“四個自信”,形成價值共識。結合疫情防控,深刻闡明我們為什麼要堅定“四個自信”,講清楚中國在全球疫情防控中的貢獻並及時與國際社會分享中國抗疫經驗。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高效的決策組織能力,闡明我們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理清其深刻內涵及內在邏輯,形成價值共識,從而在國際輿論中掌握更多話語權。

經濟上,利用“制造業大國”優勢,為穩定全球產業鏈貢獻中國力量,展示大國擔當。推動國內全面復工復產,盡快恢復產能供應,優先保障國內需求前提下繼續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展示大國擔當﹔平衡國內外防疫需求,積極擴大防疫物資出口,為世界疫情防控貢獻中國力量﹔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援助,共建“健康之路”。

文化上,提煉和宣傳以鐘南山等為代表的先進人物故事和中國人民團結奉獻精神,提升國人形象。充分發掘鐘南山等優秀醫務人員的先進事跡,把國內外人士對鐘南山的敬佩和尊重這一“信任資本”轉化成展示中國形象的“文化資本”。此外,通過挖掘和提煉中國抗疫精神,宣傳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科研人員、基層黨員和志願者等,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引導主流價值觀,形成文化認同,鞏固意識形態工作的心理基礎。

觀念上,借助全球疫情防控中的共同治理,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球疫情防控過程中,中國分享抗疫經驗、派出專家團隊支援疫情嚴重的國家、聯手多國開展科研攻關、穩定醫療物資供應鏈等,無不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命運與共、責任共擔、合作共贏,彰顯“類關懷”價值訴求。疫情無國界,事實再次証明,人類命運息息相關,隻有團結合作,才能戰勝病毒。

創新方式方法,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的主流輿論矩陣

打造國家輿論信息平台,搶佔新媒體高地。一是強調主流媒體引領。主動掌握輿論話語權,引導人民群眾形成共識,堅定戰勝疫情和發展經濟的信心。二是完善各級政府的融媒體中心體系。整合“網站+紙質媒體+微信微博+宣傳標語”等媒介資源,通過“網、報、端、微、視、屏”等終端同步推送,打通輿論宣傳的“最后一公裡”。三是完善疫情預警機制,形成“收集信息—分析輿情—事件處理—輿情回收”的輿情應對機制鏈條。四是強化網絡綜合治理,將網絡綜合治理作為政府社會治理的重要部分。

組建專家庫,及時掌握輿論話語權。整合新聞輿論精英、高校專家學者等,有針對性地在各種主流媒體發出中國聲音,不定期提供意識形態調研報告和預判分析。加強宣傳培訓,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者隊伍。扶持和培育一批堅持正確導向、了解溝通技巧的網絡專家,引導網民提高鑒別力,傳播正能量。

完善輿情研判機制、信息共享機制和風險報告機制。主流媒體和大眾傳媒協同發展,為把握輿論導向、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風險提供良好的傳播環境。

探索“媒體+基金+智庫”模式,為媒體融合發展插上資本與人才的“翅膀”。整合政府、高校、智庫、企業力量,推進重大融合項目建設。同時,提高意識形態大數據運用能力,及時進行科學的數據分析,第一時間發現潛在風險因素,利用海量數據分析預測風險源與風險高發區,提前做好應急預案,防止風險的擴散與蔓延。

無論何種輿論導向,都應建立在事實基礎上,做到有理有節地回應各種謠言與攻擊,遵循“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講好中國故事,營造良好的國內外輿論氛圍。(作者系廣東開放大學教授)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