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旅游報王洋:跨越"距離"話旅游

《中國旅游報》記者 王洋
2020年06月02日08:59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跨越“距離”話旅游

這是一次特殊而有“距離”的全國兩會,由於防控疫情的需要,會議召開時間推遲了、會期壓縮了,上會記者名額從3000余人銳減至幾百人,採訪方式也從“面對面”的線下轉到“屏對屏”的線上。但對廣大媒體、“雲跑會”的記者來說,讓黨的聲音傳得更廣、播得更多、講得更深入,讓外界不斷感受新時代的中國信心與力量的報道要求卻不曾改變。

“雲跑會”的特殊情況,讓我這個兩會報道的老記者成為“編外”上會人員,被充實到兩會報道隊伍中。

在整個採訪過程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與其他媒體同仁一起組織的線上採訪活動。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喜歡將它稱為“自救式互助採訪”。

就拿5月24日晚8點開展的那場“脫貧攻堅”主題“雲採訪”為例,我們邀請到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史秉銳,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長黃炳峰,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盤州市淤泥鄉岩博聯村黨委書記、岩博村黨委書記余留芬等一同進入“雲會議”室,與來自《科技日報》、《農民日報》、中國網等近30家媒體的記者聊“脫貧攻堅”這個話題。大家推選一位“主持人”掌控全場,收集各家媒體的問題,“合並同類項”向嘉賓提問,並留下個性化問題請相應媒體單獨向某位採訪對象提問。我的關注點是旅游助力脫貧攻堅的作用和效果,因此,將問題提給史秉銳主任,他結合河南的實際情況做了非常精彩的回答,並在最后邀請大家去河南旅游時道,“你們來旅游就是扶貧”,這句話也為我那篇專訪點了題。

由於會期時間短,採訪報道必須及時、迅速,否則會延誤出版周期,這對今年上會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首場“代表通道”上,身著民族服飾、來自貴州鬆桃苗族自治縣的全國人大代表石麗平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她說“我站在人民大會堂,為繡娘、繡爺代言”,讓大家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她滿滿的自豪。

而事實上,在全國兩會像石麗平這樣的民族文化“代言人”並不少,為什麼不找一組來進行“回訪”呢?於是,我想到了同樣上過“代表通道”、從事竹編技藝的“90后”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為魚皮工藝品推介的赫哲族全國人大代表劉蕾,以及帶著水族馬尾繡上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宋水仙等“指尖技藝”非遺傳承人、“代言人”,著重了解她們近年來的履職情況,傳承民族文化的故事。令我感到高興的是,3位代表非常配合,有的甚至擠出晚上10點多的休息時間來接受採訪,一天的時間,我便完成了《傳承民族文化,三位女代表有故事》這篇報道。

在“雲跑會”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代表委員的敬業精神,他們的熱忱與盡責消弭了遠程連線採訪的空間距離感,“雲跑會”一樣可以有溫度、有熱度。

直播帶貨、民法典、企業紓困……無疑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作為旅游行業的權威媒體,我們也關注熱點,但仍堅持立足行業去延伸、去結合,從而凸顯媒體的獨特性。以直播帶貨為例,今年熱門的採訪對象不少,但我們更關注的是為旅游產品帶貨的代表委員。於是,當找到全國人大代表、銅仁市萬山區萬山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負責人華茜時,她熱情地說,“我是學旅游出身的,太適合回答這個問題了”,這讓我看到之前的努力沒有白費。

2020年全國兩會已經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透過兩會這扇窗口,民眾看到了一個信心如磐的中國,一個匯聚起磅礡力量的中國。作為時代的記錄者、報道者與傳播者,我感到莫大的幸運。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