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洗牌: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
不同於團購、O2O甚至共享單車的“一陣風”,直播行業看似新鮮,但洗牌數年數輪,橫跨PC和手機年代,當紅企業也從YY、9158變成陌陌、映客,再變成如今的抖音、快手。
因此,在不同年代不同差異理念的驅動下,直播行業“小甜甜”變“牛夫人”的沖突感尤為強烈,這種沖突感反映在企業命運層面,要遠遠大於用戶認知。
比如,直播帶貨的擁躉,可能這輩子都沒玩過YY、陌陌,但它倆絕對算得上行業老前輩,至今每年來自直播業務的營收雙雙超過100億元。
靠直播年賺百億元,說大不大,因為抖音、快手、淘寶直播都瞄著300億、500億甚至上千億元狂奔而去﹔靠直播年賺百億元說小不小,因為2016-2017年最火的映客,現在年營收隻有30億元露頭,一直播、花椒等同期爆款產品,基本沒了聲量。
還有體量更小的,比如天鴿互動,港股上市公司,旗下擁有國內互聯網最為老牌的直播產品之一9158。不過,天鴿互動2019年營收隻有5.39億元,在后來者抖音快手面前,老大哥變成了小弟弟。
看起來,直播是一門好生意,每隔幾年就能掀起一輪風口,造就幾個明星企業,也有足夠大的生存空間,讓不同層次的公司找到各自位置。
但對從業者來講,僅僅為了生存並舒服,而且越來越接近於零和博弈,想保住市場零頭不再容易。
倒退五六年,直播拉不開差距,受限於網速掣肘和設備局限,直播是少數用戶的喜好,模式也偏向於“顏值直播”,即帥哥美女驅動的娛樂秀場模式。
秀場模式下,平台之間形成默契,靠打賞抽成和廣告變現,業績天花板有限,成其大者就是陌陌、YY,或者在游戲這樣的細分市場變成斗魚、虎牙,彼此差距並不明顯。
但淘快抖打破了直播的邊界,它們分別從短視頻和電商市場切入,並在直播帶貨領域會師。這就讓直播走出了“娛樂局限性”,從文化產品變成了全網工具化產品,從小流量、窄渠道,變成了大流量、寬渠道。
模式的變遷和外延,對直播賽道的中小企業無疑是致命打擊,尤其直播帶貨的引入,等同於把全網網民都納入直播受眾,在產值和流量層面對其他模式進行降維打擊。
以前,秀場、游戲是直播的主流人群,但現在買東西消費成了主流。從社會性上講,消費永遠是第一剛需,規模效應遠遠大於秀場和游戲娛樂。
不夸張地說,抖音、快手日漸壯大,淘寶、京東固然受到沖擊,但最先淪為炮灰的還是老牌直播企業,因為它們賴以生存的秀場模式,在直播大盤中成了邊緣價值。
有意思的是,流量的零和博弈,不隻發生在直播領域,在多數互聯網細分市場,能擊敗固有霸主的,往往並非簡單拷貝。就像:財付通沒完成的使命,微信支付靠一個紅包游戲扭轉戰局,讓支付寶如坐針氈﹔搜狗搜索、360搜索奮戰多年,但讓百度最為緊張的是今日頭條﹔攜程也一定想不到,最大對手換了一圈,最后變成了團購起家的美團點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