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后疫情時代:新聞與傳播專業改革急需"顛覆性創新"

王保華
2020年06月17日07:09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后疫情時代:新聞與傳播專業改革急需“顛覆性創新”

近日,關於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兩則新聞撬動了社會對新聞與傳播專業發展與改革的思考。一則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20年停招本科生,今后將精力主要集中於研究生教育層次的培養﹔另一則是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號召廣大校友關注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其中最牽動社會神經的是:新聞與傳播專業研究生就業率僅48.53%,本科生就業僅有1/3。

人們在感嘆和反思的同時,不僅要問新聞與傳播專業是否到了要進行改革的關鍵時刻?新聞與傳播專業的畢業生是否真的沒有出路了?

就業窘境:是普遍現象,還是個別現象

招生和就業是高等學校的兩個“關口”。從世界范圍來看,新聞與傳播專業屬於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就業經驗對於做好新聞與傳播工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前疫情時代,由於新聞與傳播專業的自然屬性使然,隻要社會運行,新聞與傳播就會存在,尤其是在文化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新聞與傳播專業一直被社會認為是黃金專業,就業趨勢較為看好。但是,在后疫情時代,所有行業都面臨著重新布局和“洗牌”的沖擊。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所披露的就業數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從全球范圍來看,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導致用人單位不招工,或者減少招工﹔從傳媒領域來看,高等學校新聞與傳播專業人才培養不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

據職友集網站(職業搜索引擎,提供職位搜索、公司搜索、工資搜索等服務)數據顯示:新聞與傳播專業近3年(2017年6月4日—2020年6月4日)就業市場需求形勢呈現窪陷式特征,2018年和2019年是需求低窪時期,2017年和2020年是新聞傳播專業人才需求旺盛的年份。根據近30天的市場需求情況,在1103個專業中,新聞與傳播專業就業排名第141位,在藝術設計傳媒類57個專業中,就業排名第4位。因此,從整體上看,新聞與傳播專業不是最具優勢的專業,但是在一定范圍內,新聞與傳播專業仍具有較強的優勢。這些特征也與高校的專業優勢相關,如果新聞與傳播專業不是高校的優勢專業,其就業就顯得與往年相比異常困難。這也進一步証明,高校發展必須以特色贏得優勢。盲目跟風,設置雷同的專業,不顧高校發展實際的“沖動”必將帶來就業的窘境。

專業發展:是職業教育、精英教育模式,還是多元發展模式

當前,新聞與傳媒行業面臨的外部環境是極為復雜的。主要體現為:

首先,傳媒業態的變化決定了高校新聞與傳播專業改革的走向。技術驅動下的媒體變革要求高校加大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以適應新聞與傳播行業在內容生產、傳播方式、渠道運營、效果評價等方面的新需求,傳統的傳媒教育應向智能化轉移。

其次,新聞與傳播的意識形態屬性決定了中國高校新聞與傳播的價值取向。高校在后全球化時代要強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捍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實現情感認同、價值認同、國家認同。

再次,高校自身分層分類發展要求每一所高校的新聞與傳播專業應有自己的定位與價值選擇。針對當下的發展態勢,筆者認為,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取得B+以上成績的高校應堅持以精英教育為主,輔以職業教育的新聞與傳播專業教育模式﹔B+以下成績的高校應堅持以職業教育為主,輔以多元發展模式開展新聞與傳播專業教育,以適應社會人才市場對本專業的需求。

最后,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高校在新聞與傳播專業的人才選拔與就業上,要強化實踐環節對學生的新要求。雙一流高校可以適當壓縮本科生教育層次,擴大研究生教育層次,招收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學生。在就業上,高校要以實踐能力為核心,在強化通識教育的同時,加大新技能教育培養,如文案策劃、新媒體技術應用、數據分析、輿論分析、數據可視化等方面能力的培養。

就業選擇:是亮劍型,還是隨遇而安型

從當下和未來信息社會的發展來看,新聞與傳播專業仍然是被看好的專業之一。從就業來看,畢業生就業的去向是多元的,有高等學校、媒體機構、政府部門、企業等。從人才市場需求來看,在地域分布上,一線大城市需求仍然十分旺盛,如北上廣深等。從工作要求來看,工作經驗成為制約學生就業的瓶頸。從薪資來看,從6000元到2萬元不等。

就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學術屬性來說,是一個以實踐導向為主的學科,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學術素養,同時要具備較高的技術和實踐素養。

就業是一個雙方博弈的過程。在一定時期內,用人單位仍是買方市場,要求畢業生的品質是:對單位的認可、工作態度、忠誠、能力(合作能力、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一般遵循的原則是優中選優,尤其渴望高層次人才。畢業生是被選擇者,因此其內在功力是招牌。

從學生擇業來看,可以分為亮劍型和隨遇而安型。所謂亮劍型是具有較強實力的學生,無論是態度還是實力與潛質都表現出明顯的競爭性特質。所謂隨遇而安型就是找到一份安穩工作的類型。

總之,后疫情時代,就業考驗的是一個人的外顯能力,是機會之下的能力展示。新聞與傳播專業的畢業生必須做好應對的充分准備,苦練內功,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優勢,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高教傳播與輿情監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