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傳畢業生遭遇特殊畢業季 2020后浪“入海”后奔向何方?

2020年06月23日09:19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聞與傳播專業畢業生遭遇特殊畢業季2020后浪“入海”后奔向何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注定是一個特殊的畢業季,許多畢業生開啟了“雲畢業”“雲就業”的模式。他們沒有與同窗的相擁告別,沒有感受到人潮洶涌的校園招聘會,卻已經站在了分別的交叉口。

畢業季的到來,意味著就業的開始,疫情之下,許多行業受到沖擊,這給今年畢業的學生求職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今年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學生就業情況如何?媒體環境日新月異,新聞與傳播專業學子就業選擇有哪些變化?近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多位新聞與傳播專業的畢業生,了解他們的就業現狀和選擇思考。

疫情之下:影響明顯 在無奈中作出選擇

留學難以成行、大型招聘會取消、公務員招考推遲……2020年的這個畢業季的確太難了。

畢業后出國留學深造,是現在很多學生的選擇,但受疫情影響,留學形勢出現了很多不確定因素,給打算出國深造的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學生增加了不小的阻礙。中央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李櫻(化名),原本已經申請了英國利茲大學研究生,雅思成績和相關材料都已經通過,拿到了錄取通知書。但是由於疫情影響了簽証及入學手續辦理等問題,她現在隻能等一年再出國。

其實,疫情不僅對出國留學造成了影響,讓在國內選擇參加公務員考試的畢業生同樣無奈,肖迪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的一名研究生,目前她已經考上了老家教育局的公務員,但她仍有些遺憾地告訴記者:“今年的疫情讓我錯過了最想去的工作崗位,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我應該是回老家當公務員了。”在做就業准備時,肖迪做了“兩手打算”。去年10月,肖迪報名了公務員考試,進入了面試﹔12月,她又回生源地參加了選調生考試,考上了報考崗位。但是,相較於選調生,公務員考試中報考的崗位讓肖迪更加向往,“正常情況下,公務員考試3月就可以進行面試,疫情原因一直都沒有進行面試,而我選調考上的老家教育局崗位即將入職,所以選調生成為了我現在唯一的選擇。”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研究生徐青(化名),目前還在尋找合適的工作,她告訴記者:“目前我已經投遞了十幾份簡歷,多數是媒體行業的,比如出版社、報社和通訊社等,也有部分央企和國企。接到了幾次面試,但是還沒有接收到正式的錄取通知,感覺近幾年就業形勢比較緊張,再加上今年疫情的影響,就更難找工作了。”徐青原本有一個十分心儀的實習機會,也十分難得,她計劃在2月初回學校后就開始實習,這樣就能在畢業前得到轉正的機會,但由於疫情原因沒辦法回北京實習,最終錯失了這次機會,對她來說很是遺憾。

擇職因素:理想重要 生活也很重要

現在,媒體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新聞與傳播專業相關的就業界限也在逐漸模糊。記者採訪的畢業生中有人願意在未來之路繼續耕耘傳媒行業這片“熱土”,也有人在嘗試后選擇了轉身。那麼,影響他們做出選擇的原因是什麼,現在的學生求職就業更在意哪些因素,也許他們的回答不能代表全部人,但卻實實在在地反映出一些現狀。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李清芷通過前期在央廣網廣東頻道實習,目前已經拿到了轉正機會,准備正式入職,她在就業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地域因素,“當初來廣州讀書,我就是看中了廣州的地域優勢,這裡的媒體氛圍比較好,畢業之后就想留在這裡了。我們班同學留在廣州和深圳的還是比較多的,深圳主要是互聯網行業發達,很多同學都去互聯網企業了。薪資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這也是為什麼互聯網企業吸引了很多同學的原因,崗位匹配度也很重要,大家想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有人選擇留在媒體行業,也有人選擇了離開。“媒體行業在大城市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但是北京的房價確實讓我覺得今后難以立足,在多家媒體單位實習之后,我發現工作節奏快得讓我難以適應,和我想要的生活方式相差很遠,所以我選擇離開媒體這個行業。”肖迪很坦誠地告訴了記者她的選擇原因。在就業時,她更多的考慮是能否保証生活的質量,新聞與傳播專業相關的工作大多集中在大城市,行業前景需要考慮,但是能否在一個城市長久立足也需要考慮。肖迪表示,在她身邊,與她有同樣想法的同學不在少數。

認為自己在大學本科專業知識積累得還不夠,所以想要學習深造,是李櫻和她身邊與她共同選擇繼續求學的同學的想法。李櫻表示,本科她也去過奧美等傳媒類公司實習過,感覺自己如果工作還需要補足很多能力,尤其是覺得今后想要繼續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英語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就選擇了出國。

徐也晴則對記者表示,她身邊同學考慮的因素不盡相同,有落戶、工資、穩定程度等不同因素。但就她個人而言,更側重於工作的時長和穩定程度,所以更傾向於選擇去央企、國企,選擇相對穩定又能有自己個人活動時間的工作。

校方助力:多措並舉 幫扶學生就業

採訪中,記者還詢問了受訪學生所在學校對於學生就業的幫扶措施,學生們也都給予了肯定的回答,高校為幫助畢業生就業,積極開展了多種簡歷輔導講座、就業經驗分享會,為學生就業提供線上指導,也動員校友的力量,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其實,一直以來就業都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就業已經越來越貫穿在高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為了讓學生們成為“不斷線的風箏”,學校方一直在作著努力。

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趙麗芳向記者介紹,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就業工作體現出了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服務化、信息化等特點。全程化與全員化是指學生在讀期間,學院通過就業指導課、職業規劃課、導師下午茶、模擬招聘會、就業資訊速遞等形式,實現院內全員動員,並以學院的名義及時通過校友分會發揮校友力量,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擇業指導與幫助。

“專業化、服務化與信息化是指學院對就業數據、結構與問題進行專業分析,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微信群及時推送、發布就業資訊與指導信息﹔根據學生不同需求,分專題分形式,一方面增強就業指導服務的專業性和針對性,另一方面積極幫助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比如,針對不同需求,學院‘職屬新傳’校友分享沙龍組織公務員、傳統媒體和互聯網等不同主題的專場﹔針對考研復試學生專業教師提供模擬面試指導﹔針對簡歷比賽中出現的問題,校友評委從用人單位角度給出修改建議等。”趙麗芳說。

就業工作對於學校而言是一項系統工程,反映在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南京曉庄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孫濤提醒,幫助學生就業,必須結合本校、本院的辦學特色和優勢,結合目標區域、單位和市場人才需求的具體情況進行統籌規劃、綜合考慮,不斷調整,精准定位。“作為學校目前需要培養學生樹立靈活的就業觀,即先就業、再擇業﹔其次,按照OBE模式(基於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對學院的專業設置、培養方案、課程大綱、師資力量進行調整和優化,滿足目標市場對畢業生能力的實際需求。”孫濤說道。(見習記者 朱麗娜)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