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隱秘的角落》看網絡時代文化的自我賦能
最近,“去爬山嗎”成了一個梗,出處是《隱秘的角落》這部熱播的網劇。和“爬山”同樣刷屏的,還有關於這部劇中的角色、情節,以及所謂“暗線”的討論。人們樂此不疲地挖掘劇中隱藏的內容,從劇中人的一句台詞、一個眼神,乃至於劇中的一件道具入手,重新拆解和組裝劇情。作為一部優秀的網劇,《隱秘的角落》從敘事到演技都值得點贊。更值得注意的是,當它從一部網劇變為一個話題,就超越了作品本身而成為文化現象,體現出網絡時代文化生產方式的變革,也帶給人許多思考。
互聯網對於文化或藝術生產的改變發生在多個層面。自我賦能是重要的特點之一,而這又表現為文化產品的開放性、可參與性以及文化創造主體的多元化。當然,任何文藝作品都是可以多樣化解讀的。人們常說,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藝術創作和接受的定律。然而,在前互聯網的時代,這一千個哈姆雷特,絕大多數都活在觀眾心中。真正在舞台上“落地”的,隻有那一個或幾個,剩下的隻能是人們心中的一種想象。這種想象當然可以訴諸文字或和同好交流,但都會受到傳播渠道和社交方式的局限。回想上個世紀80年代,我們經歷過港台片流行的熱潮,也出現過電視劇《渴望》引發的萬人空巷場面。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管是普通觀眾茶余飯后的閑談或學者評論家的專業研討,傳播范圍相對狹窄,縱然《渴望》的結局也具有開放性,但無法形成如《隱秘的角落》這樣一波又一波的話題衍生效應。
而在《隱秘的角落》成為爆款的今天,由於互聯網興起及其對社會生活的深度滲透,情況發生了深刻變化。一部網絡小說或網絡視頻的完成,只是當下文化生產過程的一個途經點而非終點站。與此相應,藝術創作者或文化產品供應者提供的不僅是一個產品,而是一組話題,以及讓話題持續發酵的空間。以近來網上關於《隱秘的角落》的討論為例,其早已溢出劇情本身,也超越了原著與改編比較的維度,涵蓋了家庭、人性、成長等哲理話題,也包括影視創作技巧等的探討。這使這部劇仿若池塘的水面,每一個參與討論的人,都是在向池塘投擲石子。不論是在公號或論壇寫一個帖子,還是在視頻網站剪輯或拍攝一段短視頻,也不管是對劇情的解讀,還是對演員的吐槽,甚至只是寥寥數字的評論,都好比石子擊碎水面,激起一圈圈或大或小的漣漪,並終在互相沖撞中匯成波光粼粼的一片。我們的目光被這炫目的波光所吸引,水面本身反而隱退於后了。
由此可見,文化創造主體的多元豐富了文化產品本身的內涵,還拉長了文化生產的意義鏈條。意義生產,恰是文化生產最核心的內容之一﹔意義生產能力,則是衡量文化生產水平的重要標准。高爾基說過:“照天性來說,人都是藝術家。他無論在什麼地方總是希望把美帶到他的生活中去。”互聯網提供了把希望變為現實的可能。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創造主體的活力決定著文化繁盛的程度。因此,網絡時代的文化高質量發展之路,實際上是文化自我賦能的過程,也就離不開多元文化創造活力的釋放。需要格外指出的是,這並不意味著文化領域的專業力量無事可做,相反,這將對專業的文化機構形成倒逼之勢,要求其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以示范和引領的方式,鼓勵、支持、培育和引導多元文化創造主體以自己的方式進入文化建設各領域、各環節,從而增強社會文化的整體品質,提升全社會的文化獲得感和滿足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