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工智能大會 "兩馬一宏"直面AI質疑
時隔一年,7月9日召開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讓“兩馬一宏”再聚。不論是百度CEO李彥宏提出的“不該對AI產生悲觀情緒”的觀點、阿裡創始人馬雲觀察到的“去年人們擔心機器會取代人,現在我們研究怎樣讓機器盡快取代人”的現象,還是特斯拉CEO馬斯克有關“真正有效使用AI技術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的表態,都體現了從業者對AI的新思考。相比去年,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更具批判精神,但也未否定AI未來在醫療、自動駕駛領域的作用。從質疑到重構是新技術普及的必要過程,是“兩馬一宏”輸出的重點,也是中國AI落地的成敗關鍵。
人工智能非萬能
“作為企業家,我們不得不反思科技創新能否在關鍵時刻讓人類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運。”李彥宏在演講一開始就給AI發展潑了盆冷水。
他的依據是,“我們沒能在武漢封城的時候派遣大量無人車幫助人們解決日常生活問題,我們也沒能通過生物計算快速找到新冠病毒的疫苗,還沒能儲備足夠多的基礎技術和應用,來應對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擬全球化風險”。
這一點,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直言不諱,“這次疫情讓我們發現,AI只是個起點。疫情剛開始時,全部的工作都是人工做的,因為在資源調配上沒有數據,后期智能調配才起了作用,AI真正發揮作用是在城市智能化管理上,而不是醫療領域”。
疫情讓政府、科技企業、各行各業對AI的能力和邊界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如馬雲所言,“去年有人爭論機器會不會取代人,就業怎麼辦?現在最著急的是怎樣讓機器盡快取代人類的很多工作”,抑或是馬斯克的預測,“未來特斯拉工廠會運用更多AI化的軟件,但現在工廠想真正有效使用AI還需要花一些時間”。
正因為意識到AI的局限,李彥宏看到很多人對技術,尤其是AI技術產生了悲觀情緒,“目前AI所處的階段,是一個容易讓人產生迷茫甚至悲觀的階段,這是大多數顛覆性技術在加速普及之前的必經階段,就像互聯網在2000年后的幾年經歷的那樣”。
數據融合是關鍵
經過2020年上半年的考驗,AI應用就有明顯的可提升空間,尤其是在醫療領域。
張文宏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杰在提到AI的未來時,均強調了數據的重要性。張文宏的觀點是,“疫情后,我們需要反思將來AI如何改善城市管理:一是疾控公共衛生的數據,能否加快真實世界的數據收集?醫療機構的數據如何第一時間匯聚到大數據平台?我很不願意大數據把醫生替代掉,所以非常期待如何把線上數據和線下數據融合預警,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這一點AI能發揮很大作用,醫生也不會失業”。
所謂的數據融合,其實就是要打破數據孤島。不光在醫療領域,在車路協同、智慧交通、城市管理等幾乎所有的垂直領域,要實現AI化,都要先解決數據問題,對於AI而言,沒有數據就等於讓AI做無米之炊。
站在技術處理的角度,陳杰表示數據融合並不容易,“在防疫和醫療衛生方面的很多數據,AI還沒有完全用上。我們所獲取的不同時空的數據,如何進行有效地融合、處理,以及怎樣面對數據的涌現現象,是我們面對的問題。大量的數據真假難辨,怎麼整合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落地方向更實用
具體到落地,中國科技企業也積累了諸多經驗。以百度為例,LinearFold算法可將此次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二級結構預測時間從55分鐘縮短至27秒,提速120倍,可以更快預測病毒變化趨勢、提高疫苗研發的效率﹔人工智能多人體溫快速檢測解決方案有效降低了火車站、地鐵等公共場所工作人員被傳染的風險。
頭部互聯網企業支撐AI落地的技術開放平台、研發平台也越來越多。7月9日當天,騰訊COO任宇昕正式對外發布騰訊AI藥物研發平台“雲深智藥”,這一平台將幫助研發人員提升臨床前藥物發現的效率。騰訊已和多家藥企達成合作,將AI模型應用到實際藥物研發項目中,目前已有10余個項目,包括對抗新冠病毒藥物的相關研發等,在雲深智藥平台運行。
相比to B方向,AI的to C應用落地的方向更接地氣、用戶也更容易感知。
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微軟小冰、百度小度、小愛同學和B站泠鳶4個虛擬形象代表,共同演唱了大會主題曲《智聯家園》,這首歌由微軟小冰作曲。目前,微軟小冰根據一段文字描述或一張圖片,就能創作出一首歌曲,並依照其風格和節奏自動完成配器選擇、編曲及歌詞創作,一首3分鐘左右的完整歌曲的創作時間均在2分鐘之內。
從用戶可感知的作曲、演唱、自動駕駛、智能識別,到抽象的技術開放平台、基因結構預測算法,AI在經歷考問的同時,正從單向落地to C、走向to C+to B+to S(社會)滲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