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復合型VS專業型,全媒時代新聞人才培養看重啥?

2020年07月10日07:52 | 來源:中國記協網
小字號
原標題:前沿︱復合型VS專業型,全媒時代新聞人才培養看重啥?

  編者按:一石激起千層浪。5月15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從今年開始將“停本擴研”的新聞一經推出,引發了新聞傳播學界同仁和業界人士高度關注和廣泛討論。全媒體時代,究竟應該如何更好地培養新聞傳播人才?開拓復合型人才培養,還是深耕專業型人才培養?本期“前沿”邀請三位新聞業界學界資深人士,結合各自的研究和實踐,分享他們的思考和見解。

  培養真正意義的復合型人才

  金兼斌

  一、“停本擴研”的新聞教改是清華整體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調整的一部分。

  正如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強調的,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清華新聞學科需要著眼國家和社會重大需求來思考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此次清華大學“停本擴研”的新聞教改,並非是對新聞學科過去20年辦學模式和成績的否定,而是清華整體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調整的一部分,並非隻涉及到新聞傳播學院。

  簡而言之,作為學院和學科的“清新”學院依舊,學科依舊,但人才培養的產品線和供應鏈作出了重要調整:從今年開始,將停止從高中畢業生中直接招收本科生,今后“清新”將以研究生培養為主。在停招本科生的同時,學校大大擴大了新聞傳播學院的碩士生名額。今后“清新”無論是教學還是畢業生出口,將主要是研究生為主。

  二、這一調整,是對未來新聞傳播人才應具有的素養、技能反思的結果,也是對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反思的結果。

  重視本科教育,與重視新聞學本科教育,以及重視新聞學教育,是三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上個世紀90年代始,新聞傳播需不需要設立本科,是見仁見智的事。美國一些綜合排名最頂級的大學,包括常春藤盟校系列,鮮見新聞學本科設置,如涉及到新聞傳播學科,多是以研究生層次的人才培養和以研究定位的研究所形式存在。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成立以來,探索形成了卓有特色的新聞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今年,清華大學積極響應教育部開展的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即強基計劃),在“強基計劃”的各個書院中,新聞傳播學院將積極參與日新書院本科生的一些課組開設和教學工作,而部分日新書院畢業生,也會選擇到新聞傳播學院攻讀研究生。因此,清華大學停止招收新聞專業本科生,是在“強基計劃”大背景下,綜合考慮新聞學科特點和人才培養模式所進行的一種“順勢而為”,其目的是希望進一步加強清華的新聞傳播學科建設。

  三、今后“清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將著力強化真正意義上的復合型人才培養。

  今后“清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將著力強化真正意義上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學院成立之初確立的“面向主流、培養高手”,仍將是學院人才培養宗旨的最佳表述。

  具體而言,第一專業要扎實、厚基礎,而新聞傳播本身的訓練則要像刀刃一樣嫁接其上,要犀利。新聞傳播實務的訓練需要嫁接在什麼樣的“厚基礎”之上?筆者理解,一是人文基礎,二是科學基礎。新聞是社會的警報系統,不同領域的不同議題,對新聞記者的素質要求也會不同,這有賴於通過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方面的專業而系統的學習才能打好基礎。同時,當今事關國計民生的諸多新聞事件,無不涉及多個領域的前沿科技,沒有一定的科學素養和較為系統的相關領域專業知識積累,記者很難對此類具有科學背景的議題作出深入、得體、到位的報道。因此,面向未來、能有效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需求的新聞傳播人才,必然是具有厚基礎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可以預計,今后“清新”研究生的供應鏈將主要來自三種學科背景的學生:本校出自日新書院的以人文基礎為主的學生,本校其他學科包括各個理工學科專業的跨專業本科畢業生,以及校外免試推薦招錄的學生。有教無類,採擷不同學科有新聞理想的英才而化育之,與其他學科、其他大學的新聞院系形成新聞人才培養的階段性社會分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未始不是今后國內新聞教育生態的一種新氣象。(作者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與傳播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勢在必行

  宋建武

  清華大學此次調整,實際上是對新聞人才培養規格和培養方式的調整。

  清華大學從超一流的生源和各種學術資源稟賦出發,試圖培養大師級、領袖型人才。他們希望通過書院式教學,對能夠考入清華的為數相對較少、個人天賦超高的本科學生施行更加全面的寬口徑培養,使其具備更廣博厚重的知識基礎,從而更具有知識創造和領袖群倫的潛能。顯然,新聞傳播專業的本科教學體系,由於包含有諸多操作性課程,是無法適應這一要求的。客觀地看,像哥倫比亞大學、東京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都沒有設置本科層次的新聞傳播教育課程。

  此次清華新聞教改,引出了一個大家更關心的問題,那就是,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科體系和專業教學體系應該如何建設?目前,對二者的區別和聯系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在高校裡,普遍把學科建設等同於爭取學科點和學位授予權這些顯性指標,而忽視了本學科知識體系的科學化、系統化這些本質問題,忽視了學科知識創新體制機制的建設和創新人才的制度性選拔、培養和使用﹔在教學體系設計上,混淆了創新型人才與應用型人才選拔和培養方式的不同。從我國新聞傳播教育的實際看,在科學認識這些不同的基礎上,實行必要的分流是當務之急。

  首先,學科建設任務應當主要依靠研究型大學的教師及博士生完成,考慮到天賦異稟的人才和創新機緣的稀缺性,在培養規模上應當採取少而精的策略,整體上壓縮數量,提高質量,在培養方式主要是跟著導師的課題走(不應區分所謂橫向和縱向課題,因為真正的橫向課題恰恰體現了社會需求)。

  其次,研究型大學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主要在碩士層次進行,不再區分所謂學術性碩士和專業型碩士,為了直接吸收這部分人員中的佼佼者在實踐中的知識創造,可以設置“專業博士”作為旋轉門,在這些人才在實踐崗位上取得較為突出成績時,吸收他們進入知識創新領域工作﹔本科層次培養的則是從事基礎性新聞傳播類工作的應用型人才,應該主要由各類一般院校和職業學院擔負這類教學任務。(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通識教育才是新聞教育的基底

  呂雁

  清華大學作為中國一流大學,其專業調整有其深刻的考慮。作為新聞從業者,我們在關注清華取消新聞本科時實際在關注什麼?竊以為,大家其實更多是在關注今天中國高校的新聞教育究竟該怎樣辦學,中國高校新聞專業對從事新聞工作究竟幫助有多大,新媒體環境下中國新聞媒體業界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新聞人才。

  新聞無學。這是很多媒體中人共同的認知,也是實踐的總結。中國新聞史上的著名人物邵飄萍、范長江、鄒韜奮、穆青,都非新聞專業出身,或者有新聞專業的背景,但是他們都無疑曾經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新聞人。這給我們提供了從另一個看待問題的視角。新聞無學並非真的無學,新聞規律需要總結,傳播規律需要研究,尤其是和技術緊密相連的新媒體新聞採編、發布、互動都需要通過高等新聞教育去學習,而且我國已經形成一大批優秀的新聞院校(科系),只是大量實踐顯示,新聞專業本質上是學習傳播、接受、制造、反映信息,對信息進行加工過濾,主要為媒體行業輸送人才,其職業要求涉獵廣、戰線長、內容多、接觸人雜,所有這些特征,使得新聞專業並非新聞媒體人才的必經之路,其專業學問並非新聞專業所必然。相反,無數事實表明,一個優秀的新聞記者,更需要良好的綜合素質,歷史政經天文地理十八般武藝都需要知曉。

  當媒體越來越細分,市場越來越專業,受眾越來越挑剔,人們越來越想獲得更加深入的媒體服務,目前新聞院校給予的本科學生的教育顯然不能滿足受眾讀者的要求——他們越來越需要更准確的法律服務,因此,有法律背景的採編人員比新聞專業的更專業﹔大家關注財富的積累,那些有金融知識、經濟學背景的人自然更讓人信賴。專業基礎知識扎實的新聞人,比如法學、金融、公共衛生等,必定在實踐中走得更遠更深。

  教育的底色是認知世界、發現世界,而通向羅馬的捷徑是通識教育,恰巧,高校新聞教育作為實踐性技巧性非常強的一門專業,我以為,有良好文史哲數理化科學知識和政治經濟金融文化為底蘊的教育才是新聞教育的基底。勇氣、熱忱、責任感是新聞專業必備品質,各科知識的積累是新聞發力的前提,專注更容易顯示一個優秀新聞人有別於他人存在的價值。

  從這個角度看,清華大學如果通過停招新聞本科生,相應擴大新聞研究生招生,而致力於整個文科教育的改革,倒不失為一件強化通識教育的極富意義的舉措。﹝作者系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湖南廣播電視台)宣管部副部長﹞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