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廬山戀》上映四十年 仍是中國影迷心中的傳奇

胡曉軍
2020年07月13日06:5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廬山戀》仍是中國影迷心中的傳奇

電影《廬山戀》海報 資料圖片

1980年7月12日,一部“風景抒情彩色寬銀幕故事片”在江西廬山首映,隨即全國公映。

一夜之間,這部電影風靡全國,各電影院售票窗前一票難求,場場爆滿。無論是劇情、場景、台詞,還是男女主人公的衣著、發型、用品,都成為當時人們口中津津樂道、熱烈討論的話題﹔片中的插曲、對白,在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聽到模仿之聲。

翌年,這部電影以近百萬的投票數雄踞榜首,獲評第四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觀眾超一億人次。

此后很多年,這部電影余溫未絕。

2002年,它被正式授予“世界上在同一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2018年,它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之一。

從它首映至今,已整整40年過去。它已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傳奇。而這個傳奇,仍在延續。

這部電影的片名,叫《廬山戀》。

永遠的《廬山戀》

長江之濱,鄱陽湖之畔,聳立著一座雄奇險秀的千古名山——廬山。

在廬山半山腰的牯嶺鎮上,有一座帶著百年歲月痕跡的歐式建筑——廬山戀電影院。它原是建於1897年的廬山基督教協和禮拜堂。20世紀60年代,廬山對它進行局部改造后建成電影院,原名為東谷電影院,后因《廬山戀》而改名。

《廬山戀》的首映,就是這裡。

廬山戀電影院經理錢一粟說,從1980年到現在40周年,這家影院每天循環放映且隻放映《廬山戀》,截至今年1月,已放映超過5萬場,觀眾達700余萬人次。

廬山戀電影院的老職工們都記得,《廬山戀》上映后,各地的人們因為這部影片紛至沓來。原本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於一身的廬山,一度成為戀人們見証愛情的愛情名山。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廬山戀》的劇情其實比較簡單:在廬山風光的烘托中,郭凱敏、張瑜飾演的青年男女主人公在山上相識相戀,這對曾是國共敵對家庭背景戀人的純真愛情,經過曲折,終於感動了雙方家長,化解宿怨后,有情人終成眷屬。

“《廬山戀》的出現,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人們對文化生活追求的必然。”錢一粟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人們的勞動積極性和追求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的熱情同時被激發出來。這部電影是時代的產物,更是人民群眾精神生活迫切需要的真實反映,尤似在沉悶已久的窒息中,扑面而來一股清新的春風,讓人回味無窮。”

59歲的廬山知名攝影家殷錫翔,1982年從部隊轉業成為廬山戀電影院的一名放映員,曾天天放映《廬山戀》。他說:“這部電影在實地取景拍攝,把廬山四季美景展現在觀眾面前,彰顯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獨特視覺,讓觀眾觀影后可追尋拍攝地,領略感受廬山美景與大自然的神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那特定的還比較保守的年代,影片中所展現的一些內容,如女主角各式各樣靚麗時尚的服飾、對愛情大膽卻又含蓄的追求、驚鴻一瞥般的親吻等,對觀眾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沖擊波。”

歲月變遷,《廬山戀》中傳遞的對永恆的真情和愛戀的向往依舊青春永在。

廬山文化發展的見証

如果說是廬山造就了《廬山戀》,那麼《廬山戀》也使廬山更具魅力。

“《廬山戀》常年入住廬山以后,就一直很火爆,成為廬山一道夜晚特色風景。白天游客在景點游玩,晚上回來看電影。廬山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電影裡都有,游客白天沒看到的,晚上在電影裡也能看到。”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廬山畫家王意帆說。

今年剛退休的王意帆曾是廬山戀電影院的一名美工。“我畫《廬山戀》電影海報近30年了。回想那個年代,在牆上搭腳手架子,用油畫顏料畫20多平方米的一幅海報,需要一周時間完成,亮相后可管兩到三年。”王意帆和《廬山戀》一起見証了40年來廬山文化和旅游的變遷與發展。

為了進一步擦亮“廬山天下悠”品牌,詮釋廬山自然山水之優美、人文歷史之悠久、旅游生活之悠閑的深刻內涵,廬山管理局已把行政管理、部分居民及其他不與旅游直接相關的功能轉移至山下,騰出山上的旅游優質資源,為游客提供寬鬆、舒適的游覽環境。

除以《廬山戀》電影大力宣傳廬山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外,廬山利用豐厚的文化積澱建設了石刻博物館、地質博物館、詩詞博物館等,並向游客免費開放。同時,廬山正推進廬山老別墅和歷史建筑的保護和修繕工作,做好“別墅游”文章,搭建文化產業平台,推出全域特色文化旅游線路,並籌劃舉辦廬山國際愛情電影周等一系列文化活動。

“男主角在樹林裡的英語朗讀‘I love my motherland,I love the morning of my motherland(我愛我的祖國,我愛祖國的清晨)’,是深情的而充滿美好憧憬的,掀起了人們建設祖國的熱潮。40年過去了,男主角手中那張未來城市現代化速寫,已經變成了現實。”一位游客在看完《廬山戀》后留言說。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