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化關鍵詞:表情包讓交流更貼近
表情包的出現,反映出互聯網社會中人們真實、飽滿、個性化的交流訴求與期待。表情包不僅好用,更要用好,促進健康、正向的網絡空間的營造與培育
上世紀80年代,一位教授在電子公告板上輸入了一串字符“:-)”,用以表示微笑。這張生動、親切的笑臉迅速傳播開來,可謂最早的“表情包”。此后,人們“視覺先行”,創造出各式各樣形象的表情符號。新世紀初,即時通信軟件不約而同地使用了一套視覺情感符號:這些造型可愛、神態各異的“小圓臉”具象地模擬出人們在不同情境下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頗具典型性,推出后風靡至今,成為流行符號。
表情包的出現,某種程度上彌補了網絡交際中“副語言”因素的缺失,容易拉近彼此距離,營造輕鬆自然的氛圍。當人們面對面交談時,傳遞的信息不僅僅來自具體的言語,還來自交談時彼此的語調、語氣、表情、姿勢、動作。這些非語言的信息載體統稱為“副語言”。
在早期網絡社交中,人們隻能依靠文字傳遞信息,線上空間很難為“副語言”提供一席之地。這樣一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無論是氛圍、效率,還是生動性、豐富性方面都打了折扣。表情包發揮出人際溝通中“副語言”的社交功能:提供額外的社交線索,增強言語信息的密度,展露彼此的情緒狀態,增強人際交流效率,等等。表情包讓人們在網絡交流時得以更加直觀、快捷地表達此時此刻的情感和態度。
當一個表情包被數量足夠多的用戶、差異性足夠大的群體共同使用時,這個表情包往往折射出一定時期內人們的共同關注和相似體驗。比如,2016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傅園慧摘得女子100米仰泳銅牌。她在接受採訪時喜出望外、率真生動的表情,被眾多網友截取為自己的表情包。一瞬間,“洪荒之力”表情包在網絡中廣為傳播。
還有些時候,同一個表情包對不同群體、不同人來說,含義可能並不相同。例如微信中“微笑”的表情,在一些人眼中表示內心的愉悅,在一些人看來則是禮貌性的社交回應。發送者和接收者身處不同文化語境,在對表情包的“編碼—解碼”轉義過程中就有可能產生不同理解。
表情包的出現,反映的是互聯網社會中人們真實、飽滿、個性化的交流訴求與期待﹔層出不窮的表情包,如同最早的那串“笑臉字符”,為網絡交流平台注入生機活力,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小小表情包蘊含著生動的主體情感,衍生出活躍的網絡語言。與此同時,作為人人皆可隨身“攜帶”的交流符碼,表情包不僅好用,更要用好,促進健康、正向的網絡空間的營造與培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