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京青年報:自媒體段子不能打新聞擦邊球

毛建國
2020年07月29日06:55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自媒體段子不能打新聞擦邊球

近日,幾段“女孩考上清華后跪謝父親”的視頻火了,網友紛紛點贊,表示被感動得眼淚直流。但隨后有網友發現,該賬號曾連續發布多條視頻,考上清華的是同一個小姑娘,可她爸爸一會兒是“工地上的工人”,一會兒是“植物人”。 面對網友的質疑與指責,視頻創作者回應稱,我們是段子手,但不少短視頻號未經証實,盜用我們視頻當成新聞傳播,給我們造成很大負面影響,這個鍋卻要我們來背。(7月28日《揚子晚報》)

腦補兩個場景,一是植物人父親躺在床上,女孩告訴父親,自己考上大學了,“爸爸,我很想你!”二是父親正在撿瓶子,女孩找到了父親,激動地跪地告訴他,自己考上清華大學了,隨后父女倆抱在一起感動地大哭。社會需要正能量,人們喜歡正能量,這樣的場景當然感人,可是,當知道這一切都是假的,有沒有吃下蒼蠅的感覺?

“女孩考上清華后跪謝父親”能夠廣泛傳播,正是建立在人們的同情心基礎上,而其忽悠的絕不只是眼球。編造“女孩跪謝父親”的危害有多大?這種假的“正能量”,看似無害,實則傷害了人們的同情心,提高了社會信任的成本。

創作者反復表示這是段子而不是新聞,而且他們在賬號首頁上已經標明了做的是段子,但在當下的傳播語境,有幾個人看視頻前先去查找創作者主頁?這到底是故意為之,打新聞的擦邊球,還是大意疏忽,僅僅是因為“經驗不足,視頻上沒標明”?必須強調的是,在段子和新聞之間,是有明確分界線的,對於所有創作者來說,都必須恪守規則,不能逾越。

這幾年,段子創作很熱。從本質上講,段子屬於虛構式創作,可很多段子手,卻在創作中越過了線,利用輿論對於非虛構創作的信任和好感,游走在灰色地帶。一個明顯傾向,就是抓住社會熱點、痛點和興奮點,搞出一些似是而非甚至全假不真的東西。

這類現象並非現在才有,也非短視頻所獨有。去年1月,一篇名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文章刷屏,文章講了作者的一位寒門出身的優秀同學,高考考了市理科狀元,大學期間辛勞打工為妹妹攢錢讀大學,后因胃癌去世……文章后來被証實是造假。當時有人感慨說,這類文章突破了“無益”與“惡”的界限,利用慈善、同情等溫暖的情感欺騙讀者,正在試圖突破“惡”的邊界。該事件發酵之后,最終導致文章所在的某“現象級”大號解體。

這種“創作”既有“賣慘式”,也有“正能量式”,無論哪一種,都是對創作倫理的侵犯,最終都傷害了社會。非虛構創作與虛構創作有著天然的界限,非虛構創作必須遵守零容忍、零妥協的真實原則,而隻要是非虛構的作品,都必須清晰明確地標識出來,不能造成任何誤會。段子手有創作的自由,可這種自由不能違背創作倫理,段子手不能成為“假丑惡”的制造者。

一名創作者聲稱,“你們看韓劇哭得稀裡嘩啦的,怎麼不去找他們呢?”問題關鍵是,誰都知道韓劇是虛構創作,而“女孩考上清華后跪謝父親”卻穿著新聞外衣,最起碼讓人以為是新聞。自媒體段子不能打新聞擦邊球,這個共識如果不能堅守,勢必陷入深重的底線危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